摘?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對于大部分的數學問題,如果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強,那么就面臨著無法正確地審題,理解不清題目的含義,無法進行后續的解題過程的問題。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小學生數學閱讀習慣和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
一、 數學閱讀能力概述
在長期的小學數學教學研究中發現,對于數學閱讀能力可以大致地劃分為五個方面,有語言轉換能力、閱讀推理能力、聯想記憶能力、概括能力和總結反思能力等。
其中,語言轉換中的“語言”是指學生在遇到數學教材以及一些練習上的解決問題等多種題目的文字語言;圖形語言,如幾何圖形、圖表等;符號語言,如列的方程等。學生在遇到這幾類數學語言時,要能學會運用語言轉換能力,將教材、練習題中的這些數學語言進行轉換,找出最簡便的方法來解決數學問題。
閱讀推理能力是指學生根據材料或者題目中給出的文字信息,開發自己的思維,進行有條理地推理出新知識的能力,從一個題目或者材料中給出的現有條件來推論,運用平時在數學學習中學到的比較熟悉的知識、公式等進行合理的推理,并在草稿紙上進行演練推理過程。在進行閱讀推理的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這個能力通常出現在幾何面積的公式學習中,以及各種復雜問題的找規律的題目中。這樣還能開拓學生的思維,加強自身的推理演算能力,從多個方面進行推理,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
聯想記憶能力指的是學生聯系數學閱讀材料和題目中已經存在的認知結構,通過回憶自己積累的豐富的相關性知識進行類比,聯想記憶的過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用錯題本積累相類似的錯題來加強記憶,當下一次遇到同類型的問題時,能夠進行聯想,加快解決數學問題的速度。在考試過程中,這個能力極其有用,能夠加快學生的思考速度,讓解題過程更加流暢。
概括能力指的是學生對數學材料重新歸納、整理、組合、分析等能力。在學生學習新的數學知識時,首先進行認識、理解、掌握之后,加深對知識的記憶,然后通過總結歸納的方式進行知識點的概括,完善學生自身的知識體系,能夠達到隨用隨取的效果。在遇到一個較長的文字類題型時,能夠進行文字的提煉,簡單地進行概述,掌握題目所要表達的意思,抓住題目的中心,找到題目的切入口。
總結反思能力是指學生拿到閱讀材料時,首先要預估閱讀的目標或題目要解決問題的目標,然后制定相關計劃,接著實施策略,最后回顧過程,進行效果總結反思。這樣能夠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在閱讀完一個數學材料或者做完整個題目時,能夠自主地進行總結回顧反思,加強對這類題目的思考。現實的教學中,很多學生做完了類似的幾十個題目之后就不管了,沒有進行適當的總結和分析,全程沒有一個固定的思考流程,隨意地進行解題,導致解題不規范,學生沒有找到其中的本質規律,一再出錯,每次遇到同種類型題目時都跟新題型一樣。學生只要掌握了總結反思的能力,做一兩個類似的題目就能完全掌握要點,做完后能及時進行反思,總結運用的方法,記憶思考的流程,找到該類型題目的切入點。
二、 核心素養下小學生培養數學閱讀能力的策略
(一)加強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意識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意識還不夠強,大部分的教師和學生認為只要掌握了基本知識、公式、解決問題的方法就能提高數學能力。而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了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加強學生對數學文字的理解,這是解決數學問題的必要前提。例如,當學生遇到應用題、圖表題、較長文字題等這些較為復雜的題目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能力,將抽象的題目轉換成具體的關系式或者方程,讓較長較復雜的題目變得更加符號化。學生在閱讀數學題目的時候,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當中來,才能發現題目的細節之處,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口,對整個題目的解題思路有了一個大致的解題流程。教師只有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讓學生重視自身閱讀能力的提高。
(二)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閱讀預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材是最不可脫離的,教師要根據教材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閱讀的指導,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很多教師給學生布置了課前預習的任務,但是沒有督促和指導到位,將預習變成了一種形式,這樣對課堂的教學和學生的數學學習沒有任何益處。學生會覺得浪費時間,會厭惡教師布置的任務繁多,導致學生的心理出現問題,在課堂上不積極地配合老師的教學,對數學的學習失去興趣,從而導致數學成績的下降,數學的核心素養沒有提高。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閱讀指導,找到適合小學生的預習方式,盡量貼合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師可以將預習閱讀環節分為四步:第一步是指導學生初步了解下一節課所學習的主要內容和重點以及難點之處;第二步是學生閱讀完之后,開始仔細地閱讀課本中的一些基本例題,自己先理解課本例題的解題思路,如果遇到自己不能理解的,及時用鉛筆畫下來做一個記號,然后在課堂上,教師在講到這一塊的時候,學生就能重點關注,加強對這方面知識的學習;第三步就是學生自主思考該例題與上一堂課中講述的知識有什么聯系,是否運用到了以前所學的知識,這些例題新在什么地方等問題,加強與所學知識的聯系,拓展思維能力;第四步是練習測試,學生在預習完下堂課要學的課本知識之后,用一張草稿蒙上課本中例題下面的答案,然后自己進行答題。測試自己遇到這一類型的例題時,是否會做,學生可以回憶剛剛預習教材看到的解題方法,加上自己的理解進行答題。通過對比自己提出的解決方法與教材中給出的解決方法,來學習和體會到課本中的數學問題解決方法的好處和簡便度。這樣,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閱讀預習,就能讓學生真正地進行了有效的預習,而不是只走一個形式來應付老師布置的任務,讓學生能夠不呆板、機械地看書,而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加強思考。
(三)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文習慣
學生在進行讀文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拿筆標注重點部分和無法理解的部分,養成一個良好的讀文習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取邊讀邊勾畫的讀文方法,將重點部分用一些簡單的符號著重地標出來,如橫線、波浪線、問號等,要注意閱讀文中的數據、單位量詞、符號、公式等關鍵的信息。讀文時,遇到不懂的知識點或者詞語,教師引導學生可以先自主查閱教材、工具書以及參考資料等來解決疑惑,以此提高學習自主性。如果在讀文的過程中,看到了以前所學過的知識,但學生忘記了,可以將查閱到的相關知識或公式等備注到旁邊,讓學生加強記憶,理清思路。教師將這些讀文的方法教授給學生,就是真正地授之以漁了,有效地鍛煉了學生數學讀文能力。
(四)培養學生的讀圖習慣,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長期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發現,有一部分的學生在遇到習題的圖時,缺乏良好的習慣,無法正確提取里面的有效信息。這是因為當遇到帶有圖的題目時,不能去認真地閱讀和思考,沒有抓住題目的關鍵點,喚起解題記憶。這部分學生在進行答題時,造成審題不清,看錯或遺漏條件,讀圖能力較弱,解題速度較慢,導致整個解題思路都不對。因此,教師要加強學生的讀圖能力,在做完習題之后進行總結和思考,加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具體可以讓學生養成邊讀邊寫的習慣,例如,在遇到幾何題時,很多的幾何題目文字較長,學生在進行閱讀題目的時候,就很容易把自己繞暈,這時可以進行邊讀邊寫訓練。如果題目沒有給出幾何圖形,學生可以先畫出大致的幾何圖形,閱讀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在一旁的幾何圖形上標上數據、信息等,還可以在旁邊備注,要反復確認數據標記的正確性,這樣能就能夠讓幾何題目在幾何圖上一目了然。在進行分析和答題的時候,直接能夠在幾何圖上就抓住題目中的數據進行應用,而不用來回地翻看題目,浪費時間,避免條件的遺漏,學生通過讀圖觀察圖中的線、面形狀,結合思考,得出解題方法。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長方體表面積”時,對比放出魚缸與粉筆盒的圖片,讓學生認真觀察,學生讀圖發現魚缸是沒有蓋子只需求5個面就行,而粉筆盒是有蓋子的,需要求6個面,通過這樣的對比,加強了學生的讀圖能力。
(五)引導學生學會建表、讀表,提高讀表閱讀能力
教師可以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的閱讀習慣,在數學中很多的內容都是比較抽象和復雜化的,而且有些條件是比較隱晦的,如果閱讀的時候,學生只看到表面的文字信息,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思維得不到發散,這樣就不能真正地將題目中表達的意思理解出來。教師要讓學生讀懂、讀透,還要在讀題和思考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建表、讀表的能力。例如在小學中有很多的文言文的趣味閱讀題,“雞兔同籠”就是一個比較經典的例子,如果學生只是注重表面文字,反復閱讀幾遍也不會弄清題目所表達的意思,因此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養成邊讀邊思考的閱讀習慣,通過觀察這類題型,思考發現可以構建一些直觀的表將題目簡化。教師根據題目給出的數據,帶領學生一起列一個表,其橫向第一排條件是頭和腳的個數,豎向第一列條件是雞和兔的只數,表最下面橫排是題目給出的雞和兔總共的頭和腳的個數,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表中每一個數據,讓學生學會讀表、讀懂表,然后列出方程解決問題。學生通過跟教師一起建表、讀表,讓題目更直觀和清晰,方便學生理清思路來建立方程,拓展了解題思維,有效地提高閱讀和解題的速度。
三、 總結
總之,核心素養下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可以及時地找出問題的關鍵點以及切入點,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加強邏輯性,讓學生能夠在不斷的閱讀中,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游秀女.小學生數學應用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研究,2020(8):109-110.
[2]張春萍.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略探[J].新課程研究,2019(31):113-114.
[3]李玉軍.論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122+142.
[4]禤衛平.核心素養視野下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3):134.
作者簡介:
魏巧璐,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東薈花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