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張雷
【摘要】如今人們的觀念已經隨著社會的進步發生了很大改變,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也開始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最近幾年來,人們對傳統文旅產品的了解已經不再是停留在原始的意識層面,逐步往更高精神層面轉變,基于對當地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深入探究傳統文化的內在特性,以及時對傳統的旅游產品更迭,并對新的旅游產品賦予更多的文化內涵以及時代特點,而正是這種帶有新的傳統文化符號的商品也得到廣大消費群體的熱愛。在這一大背景下,需要深入探討和研究傳統文化本身所具備的文化烙印,詳細闡述旅游產品設計所涉及的傳統文化元素,以進一步推動文旅產品市場的擴大,進而推動傳統文化重新煥發其新的生機與活力。希望能夠對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傳統文化;文化特征;旅游產品;有效應用
【中圖分類號】J5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24-100-03
【本文著錄格式】王丹,張雷.傳統文化元素在旅游產品設計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民族博覽,2021,12(24):100-102.
中國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擁有著極其豐富的資源,各民族之間的勞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極大的豐富了我國的傳統文化,給我國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生機。伴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各民族通過自身的智慧創造出了極具本土文化特色的產品或者理念,最終藝術品的呈現是在基于傳統文化的延續并運用時代特點所形成的一種新的文化產品。傳統文化的運用不僅能夠完美展現產品的特性,更能突出產品的好壞。在對傳統產品再現的過程中,亦單純的忽視掉對傳統文化元素的合理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落入老套的桎梏,很難在一定層面上保障個性的完美呈現,進而導致對相關的價值的損害。因此,新的旅游產品的設計必須在尊重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合理運用傳統文化元素,推動旅游產品的更迭和創新。
一、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
傳統文化是一種薪火相傳的多民族文化匯集而成反映民族特性的文化,集中表現為極具鮮明民族特點的思想文化或者是觀念形態等。這一種文化的存在也體現為民族文化千年的結晶,并具有如下幾個特征:其一,世代相傳。所謂的世代相傳實際上指的是在某些時期有短暫的中斷,但這種中斷實際上也是一種改變中的延續。其二,民族特點。傳統文化源于生活,源于歷史文化的總結,是我國所獨特而存在的,區別于其他民族文化。第三,歷史悠久。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勢必經過了幾個時期的變化和進步,經過了歷史歲月的沉淀所形成的優秀民族文化。第四,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傳統文化是民族的,勢必也是某地區生活、思想、生產等方面所形成的地域文化[1]。
二、傳統文化元素的基本體現
(一)文化符號
文化符號的概念泛而廣之,其中包括能夠代表傳統文化的主體和客體。從人的角度出發,文化符號就是指當時社會中的杰出人物,例如毛澤東、周恩來等,這些人物在當時特殊的歷史環境中造就崇高精神品質不斷激勵人們勇往直前,在歷史的發展中形成了一種文化符號,每當提起這些人物,人們就能自然的想到所存在的文化意義和其中的深層內涵。從物的角度出發,文化符號就是歷史背景下人們的可用之物,例如毛主席的茶杯等,都能夠成為如今人們聯想到文化的載體,除此之外,例如豐富多變的川劇變臉承載的一個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底蘊。從事的角度來看,文化符號就是能夠源遠流長的文化載體事件,例如井岡山會師和紅軍長征等。
(二)文字符號
文字符號也有多種展現形式。當時社會中的宣傳語、領導講話等都屬于傳統文字的展示形式。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人們大部分都用宋體或黑體等一些比較粗壯緊湊的字體來標寫宣傳語,每當人們看到這樣的字體,就會聯想到與傳統文化有關的宣傳標語。另外,顏真卿的字體和書寫風格殊之,也已經成為傳統文化的主要代表;還有雷鋒同志常常掛在嘴邊的“為人民服務”,深深烙印于人心并廣為流傳。在文化作品中,文字作為一種最基本的文化載體,不僅僅是在書籍、圖畫以及人們的語言中有所展現,甚至在衣服和其他裝飾掛件中也有著靈活的運用。如今文字符號在旅游產品的設計應用主要分兩種,一是直接將不同形式的文字印在產品上;另一種就是先利用現代技術對其改造,將流行的網絡文化元素和傳統的文字進行有效的結合,用一種幽默的方式來展現其中的藝術[2]。
(三)圖畫符號
圖畫是在特殊的歷史長河中從各個領域為進行文化思想宣傳和地域文化傳播所畫,傳統的圖畫往往是來自于民間藝人進行的創作,所以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社會研究價值,并受到人們的青睞。但是傳統的圖畫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也深受人們的青睞,會大量印刷來讓人們欣賞,所以大部分人都沒有保護意識,使其在當時的背景下沒有得到完好的保留;如今圖畫已經成為一種被保護的文化遺產,是讓當今的人們了解和感受當時歷史事件的文化載體。另外,旅游文化的圖畫一般都會使用紅色和黃色來進行制作,也會配以軍綠色或黑色,這些顏色也已經成為當下紅色旅游文化的代表,成為最典型的搭配形式。
三、如今傳統文化元素在旅游產品設計中的現狀
首先是有惡意競爭的現象,由于當前的旅游市場較為景氣,越來愈多的旅游開發商打著原本不是當地文化的幌子進行旅游資源的開發,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傳統文化之間的相斥性,同時旅游市場的繁榮自然也會拉動旅游產品的需求增長,當具有傳統文化元素的旅游產品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之時,開始大量的仿造甚至是購買其他地方的文化產品來充斥自我市場。這種行為使產品自身的創意性大大降低,而且會有版權方的經濟糾紛,就加重了惡意競爭的行為。 其次,人們自我的產權意識保護相對有所薄弱。如今,人們經常會在外出旅游時購買一些認為極具當地特色的紀念品,但隨著這一市場的逐漸開放,也使得產品的同質化現象加重。最后就是對傳統文化符號的濫用,中華文化有著上千年的發展歷史,其中的文化符號都是祖先智慧的傳承,而如今的文創產品中并沒有將傳統符號的深刻內涵進行體現,導致產品的設計表里不一。
四、生態分析的視角下對旅游產品設計應用傳統文化元素
旅游產品在旅游業中是承載區域文化形象分布、購買需求、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促進規模經濟和產業鏈健康協調發展的重要擴展支架之一。 文化符號,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的品牌產品,制定一般規律的疫苗接種和應用,塑造可復制和借鑒的理論成果,為在現代旅游產品設計中使用傳統元素提供理論依據和科學保障。 在具體方法的研究上,國內科學家開始把重點放在投資智能生態計算的概念上,因為旅游產品設計研發的基本理論、旅游產品設計的引入和應用更加科學、具體,為刺激旅游產品、特色發展以及整體旅游平衡提供了更現實的基礎。 與世界發展趨勢相比,我國旅游業起步較西方發達國家較晚,旅游業發展相對緩慢,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體系不夠成熟,區域發展不平衡,市場成熟度必須提高,發展也受到限制和影響,普遍反映設計水平低,產品質量差,市場統一,區域文化特色和使用力弱,品牌效應不強。相關產品的設計和開發嚴重依賴自然資源的利用和薄弱的環保意識。圍繞當前旅游產品的設計缺陷和改進目標,基于智能生態計算和市場調研的概念,分析了在旅游產品設計中使用傳統元素的重要性和優勢,通過產品分析和文化解讀,代表了旅游產品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價值和優勢。 馬鞍山的當地旅游資源作為事件研究,分析了亞美尼亞旅游產品設計的主要生態和融合傳統文化元素的策略。在當地旅游產品的主要形態和市場情況中,相關數據都是通過市場和產品調研獲得的。 對研究的基本指標進行客觀分析和協調,得到科學嚴苛的數據分析總結,并將研究結果應用于進一步研究,參考旅游產品進行下一步設計。
五、將紅色文化應用在文創產品中的途徑
(一)充分尊重“源”文化
所謂的“源”文化是在基于地域自身文化的基礎上合理高效的挖掘其中的文化元素,不管是去往何處進行旅游,無非就是尋求的一種差異化的文化、生活等。旅游產品自身就存在這一特性,旅游產品本身就是在尊重當地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經過后續的挖掘和重現所進行 博顧客眼球的文化產品。比如,株洲醴陵的瓷器工藝享譽盛名,大力進行相關旅游產品的設計和開發,不僅具備當地特色,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大力推進醴陵瓷器文化的傳播和發展。當然這種文化產品的設計和開發絕不是在抄襲別地成果的基礎上進行,更重要的是自身所具備的特點的運用,注入新的時代內涵,才能在競爭激勵的旅游市場中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并贏得顧客的口碑。
(二)充分利用現代化材料
在旅游產品中應用傳統文化元素,首先就要通過現代化的材料使兩者進行有效融合,才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如今很多材料都無法展現這一特征,不能使產品的設計理念得到顯現,就會讓人們對這些旅游產品產生不好的印象,所以必須通過使用現代材料和科技來改變人們的第一印象,讓極具傳統文化元素的旅游產品以更豐富的形式展現在人們面前。例如,可以將傳統文化符號和水晶結合在一起,通過傳統雕刻藝術使其更加具有藝術性,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3]。
(三)宣傳正確的理念
傳統文化所體現的絕大部分都是較為積極健康的理念,對人們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在應用傳統文化元素來進行旅游產品設計的時候,也必須注重宣揚這種正確健康的理念,在設計時首先要讓作品具有環保性,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另外還要對細節處進行仔細處理,讓這些充滿內涵的傳統文化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給人們帶來積極的正能量。
(四)注重審美和實用的結合
在運用傳統文化元素進行旅游產品設計時,不單單是要考慮到產品自身的美感,而且還必須提高實用性能。旅游產品是從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相互來滿足人們的需求,如果產品的設計者過分注重自我對于產品審計的美學審視而忽略了旅游產品的實用功能的話,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人們將其用來紀念而不是正常使用,這樣也就使這些產品失去了自身本有的價值。所以設計者必須改變自身的理念,例如,可以用組合分離拼接的方式來進行收納福包設計,在應用傳統文化元素的基礎之上滿足了人們贈送親友和對美的需求,不僅滿足了人們對其日常使用的功能,還有效避免了資源的浪費。
(五)注意傳統文化的實際應用
設計者需要明確傳統文化挖掘與選擇范圍。在將傳統文化元素應用到旅游產品設計研發之前,設計者需要對傳統文化做出全面、深入地調研與分析,特別是需要關注傳統文化在飲食、建筑、服飾、宗教、音樂等多個層面的表現形式,從而為設計元素的挖掘與選擇奠定良好基礎。具體而言,可以運用到旅游產品設計中的鄂倫春傳統文化元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類:一是獨特的自然環境元素。聚居地的自然環境對傳統文化發展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如僅一塊樺樹皮就在人民生活生產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并發揮著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自然景觀也可以運用到旅游產品設計當中,從而促使旅游產品呈現出地域獨特性。二是獨特的歷史人文。在發展過程中留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如民風民俗、禮儀規范、宗教信仰等,這些內容是鄂倫春傳統文化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旅游產品設計者需要重點挖掘與篩選的內容。三是獨特的物質文化遺產。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外,物質文化遺產也是鄂倫春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與此同時,這些文化元素在旅游產品設計中也呈現出了較高的應用價值,如傳統手工制品、工藝品等。
六、總結
概而言之,在當下的旅游產品設計過程中,將傳統文化元素和時代特點的融合必定是一場時代的大變革。現代旅游產品要想將其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元素和精神進行更廣泛的傳播,就必須和現代技術進行融合,使兩者能夠和諧共生,共同發展。將傳統文化應用在旅游產品中,不僅能更有效地發揚傳統文化,還能增強旅游產品的民族代表性,從而推動旅游產品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秀華. 生態分析視域下旅游產品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應用的研究[J].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20(1):125-128.
[2].戈子龍.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J].當代旅游(高爾夫旅行),2018(8):297.
[3].黃勇.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 旅游縱覽(下半月),2018(8):246.
作者簡介:王丹(1983-),男,漢族,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設計、包裝設計、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張雷 (1970-),男,漢族,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創新創業教育、經濟管理。
373850190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