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際間交往愈發密切,英語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家長和學校也更加重視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而高中正是有效培養學生英語素養的關鍵階段,因此英語被列為一門重要學科。但目前高中學生普遍存在一個問題,由于受到語言環節的制約,他們學習這門課程時常感覺到吃力。所以現階段高中教師必須深入思考如何提升高中英語教學的代入感和針對感。教學中的短板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法進行彌補,但還需要教師巧妙設計、探索實踐教學方法,充分發揮該教學法的優勢。
【關鍵詞】高中英語;創設情境;教學;思考;實踐
【作者簡介】趙會琴,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第一中學。
在以往的高中英語教學當中,教師受到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只注重最終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視了教學過程。而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英語教師的這種觀念已經不適合現在學生的學習。如今的英語教師需要根據這門科目的特點以及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興趣,開展科學有效的情境教學方法。只有這樣學生對于高中英語的學習熱情才能不斷被激發,也才能夠更加深刻理解以及掌握英語知識。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創設情境的思考
多年以來,高中英語教學都是“填鴨式”的,教師大量給學生灌輸知識點,學生死記硬背,完成教學和考試任務。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收效并不好,一方面,許多學生無法接受這種“灌入式”的教學方式,所以遲遲對英語課程提不起興趣,逐漸產生了厭煩的心理;另一方面,這種大量知識點的灌輸,無法讓學生良好的消化吸收其中的英語理論,只是一味地老師講什么自己學什么,完全沒有自己思索的過程。而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巧妙地創設一個情境,擺脫以往的教學模式,那么對于活躍英語課堂,提高學生積極性有著極大的作用。
1. 情境創設應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國教育一直強調的是,教學工作者不能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通過自己的授課,令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生活。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能夠如此全面關注學生的,一般都是班級的班主任。像是英語一類的任課教師,只關注了學生的成績,并沒有對學生進行全面的關注。或者說英語教師們想要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他們可能也沒有較為有效的途徑。
但是現在高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辯證看待問題的習慣。比如說學生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四Unit 1時,教師可以提問“What qualities can we learn from Lin Qiaozhi?”(我們可以在林巧稚的身上學習什么樣的品質?),教師先請學生講一講自己的看法,之后再幫助他們糾正語法上的問題。學生代表發言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講講自己的觀點,幫助學生樹立勵志的信念,促進他們努力學習。再比如,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八Unit 2時,教師可以提問“How do you assess the present cloning technology?”(你如何評價目前的克隆技術?),學生通過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他們辯證的思維意識就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地培養了起來。
2. 情境創設應該以“三維目標”為準繩。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教師創設一個好的教學情境需要始終圍繞的“三維目標”。這三個目標的落實與否,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緊密的聯系。教師如果沒能落實“三維目標”,那么他所設立的教學情境只能是走秀和擺設。教師在課堂上沒能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與學生具體實際脫離,那此時學生的語言產生必定是有限的、 孤立的。
教師在課堂上想要創立“三維目標”下的教學情境,需要為學習者構建一個概念支架,在構建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考慮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語言的輸出。只有為教學服務的情境,才能稱得上是好的情境,這是筆者多年以來一直持有的觀點。但是想要達到這一點非常不容易,這要求教師創設情境的時候,不能只依靠自己以往的教育經驗,同時要了解每個學生具體的學習狀況。所以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多了解,并且將這些信息收納整理,再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情境創設,吸引學生上課時候的注意力。
3. 情境創設應體現以“學生為本”。如今國家越來越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其實這也是“以人為本”思想在教育方面的一種體現。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雖然仍舊處于主導地位,但是需要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是一節課的主體。因此,英語教師想要在自己的課堂上,賦予學生學習的主動權和自主權,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進入生活、體驗生活、創造生活,這要求教師巧妙地創設教學情境,更多地帶領學生開展探究式的學習活動。
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的時候,可以多和學生進行交流,詳細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已有的知識經驗等,只有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才能有更加強烈的主體意識。比如說,學生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5 Uni t 5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熱身環節,開展急救知識的交流與討論。討論結束之后,小組成員派出一名代表,上講臺陳述各自的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主體參與性有了充分的考慮。
二、英語教學中情境創設的具體做法
英語教師在了解了巧妙創設情境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之后,就需要學習一些具體技巧了。因為理論知識懂得得再豐富,不能進行實際的應用,那么創設情境依舊是一紙空談,無法真正幫助學生提高。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了一些具體的創設情境方法,僅供大家參考與學習。
1. 精心設計課堂導入。對于一節英語課程,前期的導入環節重要。因為在這個環節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對于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提起興趣,并且按照老師的邏輯進行學習,所以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要對這一個環節進行精心的設計。
從某種角度而言,我國學生英語成績不盡如人意,主要是沒有一個適合的英語語言環境,因此無法對這一門語言感同身受。因此,英語教師在實施課堂引入的時候,就可以巧妙地創設一些環境。比如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4中有一篇關于“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r”(非語言幽默大師)的課文。在講解這篇文章之前,教師可以先提前了解一下學生們有沒有觀看過卓別林的默片,然后再聯系具體的課文內容,將課堂變成卓別林默片的欣賞課。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于課堂知識有了極大的興趣,并且由于情境比較真實,所以學生們對于知識消化吸收得也比較快。這樣學完一篇課文之后,學習到的知識點不容易被學生忘記,比以往的照本宣科教學方式要有效得多。而播放影片是最有吸引力的一種課堂導入方式,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可以在這方面下工夫,爭取不同的教學內容找到與之相適應的影片進行放映。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導入方式,學生對于英語學習會更加地有興趣,并且能夠牢牢掌握知識點,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輕易遺忘。
2. 課堂上創設生活情境。教師在課堂上,除了運用影視劇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英語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創設生活情境,調動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強化體驗感,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運用。筆者認為,如果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一個生動活潑的情境中學習知識,那么他們參與和體驗的欲望可以增強,學習的興趣也就更加的濃厚。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Unit1 “Cultural Relics”(文化遺址)前,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一個問題,Some of you think we should donate the treasures to the government while others hold the view that they should keep it by themselves.If you were one of the finders,how should you deal with this problem?(你們中的一些人認為應該把這些寶藏捐給政府,而另一些人則認為應該自己保管。如果你是發現者之一,你應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課程開始之后,教師將學生分為兩個陣營,一組是支持自己保管寶物的,另一組則是反對自己保管寶物的。而這兩個陣營還可以繼續換分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們進行自由討論,研究如何組織語言,可以講清楚自己的觀點。討論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請兩個陣營的代表輪流上臺陳述自己的觀點。辯論結束之后,教師要對每一位代表的表現進行點評,指出他們發言中存在的問題。這樣的活動,既能讓學生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也能夠讓教師對于學生的英語水平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之后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3. 引導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在課堂上創設教學情境,其目的在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程活動中來。因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所以他們在課堂上是否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在什么層面上參與其中,影響著他們的認知結果。所以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不要總是自己一個人在講桌前講課,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在開展小組合作之前,教師需要進行適當的教學鋪墊,簡單明了地告訴學生這次學習活動都有哪些要求需要完成,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告訴他們這個安排需要具體、合理。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八Unit 2 “Cloning”(克隆)這一章節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六個學生成為一個小組,針對What might b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eveloping cloning technology ?(發展克隆技術的優缺點)進行討論。學生們通過之前對課文的了解,很快就可以完成小組成員的分工,他們分別是 a leader(閱讀者)、a reporter(匯報者)、a note- taker(記錄者)、an agitator(鼓動者)以及all are listeners and idea- presenters(并且所有人都是聽眾和創意演講者)。分工完畢之后,教師不是在一旁圍觀學生們的討論,還需要參與到不同的小組中去,聽聽學生們是如何運用英語來闡述自己觀點的。有了教師的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不至于流于表面,走個過場,而是讓學生真的在小組中進行發言。每個小組成員發言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引導組內成員進行相互評價,確保學生都在認真參與這項活動。
三、結語
總而言之,以往的英語教學模式,確實能夠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但顯然已經不符合時代的發展需求。而英語教師通過巧妙創設情境這種方法,是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讓高中生學好英語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情境創設和其他教學方式巧妙結合,就可以取得較為優異的教學成果。想要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開展現代化的英語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學情境的創設。有了這種方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情感可以極大地激發,以往學生那種畏懼英語學科的精神也可以被放下,接下來他們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英語的學習和交流當中來。
參考文獻:
[1]孫翠娟.淺談高中英語教學如何有效創設教學情境[J].中學生英語,2019(4):79.
[2]俞萬祥.新課標下高中英語情景教學的創設與實踐[J].校園英語,2019(46):91-92.
[3]張璨.創設情境優化教學——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情境的創設[J].科幻畫報,2019(8):125-126.
353250033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