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年
摘 要:自從開始推行素質教育,針對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始終是教育人員研究的重點。對高中學生而言,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在高考中取得滿意的成績。“問題互動”的教學模式是基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研發的新教學模式,在提升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方面頗有成效。文章研究“問題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及效果,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問題互動;核心素養;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9-00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9.024
高中階段的教學應試教育的氛圍濃重,想要同時實現提高學生成績、培養核心素養,往往缺乏充足的時間。高中階段學生要掌握多個學科的知識,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的提升被忽視得較為嚴重。隨著國家發展和市場對素質型人才需求的上漲,素質教育替代傳統應試教育已成為必然。相比其他階段的學習,高中階段時間更緊迫,學習壓力更大,高中數學的難度也有明顯的提升。應用“問題互動”教學模式是建立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之上,以解決問題為目標開展師生互動,實現學生學科素養和成績的同步提升。
一、什么是核心素養
高中數學的核心素養實際上是傳統教育的拓展和提升,涵蓋了學生應對學習過程中的挑戰和實現自身人生目標所需的素質和能力。擁有良好核心素養的學生,能夠獲得更長遠的發展,成為真正對社會建設有價值且有思想的人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教師借助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情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學習的過程不僅是學生知識積累的過程,也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過程。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最直觀的表現是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二、“問題互動”教學模式解析
“問題互動”教學模式雖屬于素質教育下產生的新教學模式,卻有和西方國家實驗室教育相同的內核。這兩種教學方法的共同點在于通過互動實現教學目標,針對互動式教學的研究已經持續半個世紀,漫長的發展歷程使這一教學模式趨于完善。過去很長時間里,為保證課堂紀律和教學速度,課堂教學以“填鴨式”為主,學生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內容,學習效率無法保證。“問題互動”的教學模式重點在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枯燥性和強迫性。學生的主體地位回歸,基于問題開展的互動也更具針對性。可以采用多種研究方法,不僅能幫助學生緩解高中學習的壓力,也能夠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為學生的長遠學習和發展打下基礎。
三、互動式教學常見問題分析
(一)課堂教學主體的保障
課堂上“問題互動”教學模式無法發揮預期的價值,根源在于學生主體地位得不到保障。“問題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是基于學生學習過程中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增強學生與教師和學生實踐的交流溝通,最終實現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并培養學科素養的目的。高中數學的學習任務繁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這種情況下,課堂上的“問題互動”教學不僅不能發揮預期的作用,反而可能因占用寶貴的課堂時間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調查發現,當前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還有很多教師未領會到互動式教學的精髓,教學模式的改變只停留于形式。實際課堂教學仍以教師單方面的講述為主,學生的學習素養和綜合能力并未得到有效的培養。
(二)課堂設計有待完善
課堂時間是應用互動式教學并發揮其價值的主體,良好的教學質量和效率與課堂安排密不可分。綜合分析高中院校的數學教學不難發現,很多數學課堂存在課程設計不合理,教學進度和效率難以達到預期的情況。想要在課堂上應用“問題互動”教學模式,遵循以往的課堂安排必然會出現不適用的情況。造成這種問題的根本原因依舊是傳統應試觀念的影響,教師想要在課堂上給學生傳遞更多的知識,選擇性地忽視了學生的感受,導致互動式教學的融入產生了反作用。
(三)教師素質水平不達標
綜合研究互動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效果不佳的原因,發現教師作為互動式教學重要的引導者,其本身的素質水平對互動式教學作用的發揮有關鍵性的影響。調查表明,時代發展變化迅速,一部分教師自我提升觀念較差,從業后沒有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素質水平。在此情況下,教師作為開展互動式教學的關鍵環節之一,素質水平的不達標成為限制互動式教學價值發揮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四、應用“問題互動”教學模式措施分析
(一)強調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互動式教學的實施建立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無法自主解決的問題上,想要充分發揮互動式教學的作用,首要的是保證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了解互動式教學的精髓,將幾種常見的互動式教學理念融入日常教學中。必須明確自身引導者的身份,圍繞學生、課程、課堂逐步展開教學。保障學生主體性的重點在于教學方式的改變,在真正提高課堂的互動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挖掘學生的潛力。實踐證明,互動式教學在培養學生素質水平和學習能力方面有良好的效果,教師應當將更多的課堂時間交給學生,充分強調自身的引導職能。在課堂開始引出問題,學生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會不斷發現新問題,教師負責提出新問題或調整問題方向,確保學習進度和效率達到預期。換句話說,教師只需控制課堂的大致走向,學生借助課堂時間研究并解決問題。對于比較困難的部分或者重要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增加示例的應用,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樣的課堂教學才能真正發揮互動式教學的價值,為學生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
(二)重視課堂設計
受傳統教學觀念和方式的影響,互動式教學的融合難以令人滿意。要想改善這一狀況,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研究并掌握學生的特征,將保障學生主體性落實在課堂設計環節。高中數學教師想要在課堂上用好互動式教學,設計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需注重學科特點的呈現和學習目標的制訂,確保學生能夠通過互動掌握核心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培養核心素養的重點,在于對學生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和學習方法的培養,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啟發,為學生掌握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奠定基礎。課堂上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發散思維,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和內容。只有這樣,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才能夠真正滿足素質教育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的要求。
(三)定期組織教師培訓
教師是互動式教學的開啟者,也是互動式教學應用在高中數學課堂上的主要調控者,教師自身的素質和能力水平是互動式教學價值發揮的關鍵。學校應當定期組織教師培訓和學習,確保教師的研究能力和教學能力能夠跟上時代的變化,滿足不斷增加的教學需求。
(四)重點培育學生的探索能力
提問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十分常見,合適的問題能夠起到推動課程進度,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探索欲的作用。高中階段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致不高,即使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實施情境教學、游戲教學等趣味性較強的教學方式,也無法很好地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更不要說建立較為積極的學科情感。在這樣的背景下,高中教師在數學課堂上應用互動式教學就更為必要。通過選擇合適的問題和提問的時機,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探索欲,實現學生學科情感的培養和核心素養的提升。問題的選擇應當基于教學內容,靈活使用各種教學設備,提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感。
(五)借助互動過程促進學生深入學習
基于實際情況分析發現,由于學生本身對數學學科的興趣不高,實際學習過程中又缺少迎難而上的精神。研究數學問題時,往往會由于研究過程的不順暢而放棄,以至于對所學內容一知半解。想要實現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教師應當善用互動式教學。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難點,針對學生可能感到困難的環節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地探索和學習。這種類型的問題應當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研究,為深入學習和更全面地掌握數學知識奠定基礎。
(六)幫助學生完善知識體系
互動式教學對于數學學科教學的開展有很強的輔助作用,特別是在知識點的講述和學生知識的鞏固過程中效果顯著。教師提出問題更好地發揮了自身引導者的職責,學生在互動過程中增強了協作能力,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更加透徹。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互動式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知識體系的完善。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將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串聯,在研究問題的過程中綜合分析,進而實現完整知識體系的構架和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以完善學生知識體系為目的的互動式教學,問題的選擇尤為重要。教師提出的問題應當能夠引導學生將已經掌握的知識應用到問題的解析過程中,從而實現對問題的綜合考慮。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復習了已有知識內容,還能夠理順不同知識點間的關系,長此以往必然能建立完善的知識構架,為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高中教師想要在數學學科的教學中充分發揮互動式作用和價值,還需要很長時間的探索和改進。數學學科的學習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涯可能產生關鍵性的影響,引導學生建立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一方面能夠增強學生高中階段的解題能力和邏輯思維,另一方面也為學生長遠的學習和發展提供助力。互動式教學相比其他教學模式在高中階段更有優勢,但是現有互動式教學在高中階段的應用還存在多方面的問題,教師需從自身素質、課堂設計和學生主體性保障等方面進行改進,以更好地發揮互動式教學在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方面的價值。
參考文獻:
[1]余碧波.高中數學核心素養與“問題—互動”式教學[J].華夏教師,2018(31).
[2]劉健玲.高中數學教學視角下的核心素養及學科核心素養理解[J].數學教學通訊,2018(36).
[3]涂圣義.問題解決在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培育中的作用淺析[J].數學教學通訊,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