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摘 要:混合式教學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多維度的教學模式,融合了互聯網線上教學和傳統課堂的線下教學,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具有一定的優勢,可以豐富小學生的英語知識面,開發優質的英語教育資源,有助于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小學英語教師要挖掘線上和線下共同教育的優勢,給小學生提供更多的英語學習指導,滿足小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能力提升,進而提高小學英語整體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小學生;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7-01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7.057
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強調學習過程,倡導體驗參與,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可見,小學英語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全體英語教師和學生給予高度重視。如今,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運用新興的信息技術手段輔助英語教學已經成為教師的共識,并且在日常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要熟練掌握信息技術的特點,開展充滿趣味性和實用性的線上教學,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做好線下教學工作,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巧妙地將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充分融合,發揮出混合式教學的優勢,開創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新天地,實現聽、說、讀、寫各項能力的全面提高,培養英語核心素養。
一、小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必要性
首先,受到母語思維的影響,小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容易犯錯誤,尤其是在字母、單詞的拼讀上,經常會出現漢語拼音的影子。而且小學生接觸英語的時間短,認為英語是枯燥的,難學的,因而不愿意花費精力去學習英語,導致英語基礎薄弱,英語興趣不足。當引入了現代化的線上教學模式,英語課堂不再枯燥乏味,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將英語知識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極大地提升了小學生的學習欲望,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其次,在一些傳統的英語課堂上,教師習慣延用舊的教學方式,把學生當成被動學習的工具,教師卻成為課堂的主體,師生之間出現了隔閡,使得學生對英語課堂感到厭煩。互聯網、微課等新技術的普及給小學英語教學增添了情趣,豐富了教學手段,讓小學生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學起英語來非常愉悅。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融合,強化了視聽訓練,構建了情境、交互、體驗、反思為一體的深度學習模式。
最后,現在的小學生都早早地接觸網絡,使用網絡,對網絡有著特殊的情感,運用小學生喜歡的方式開展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極大增強了小學生的參與熱情,他們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高漲,每堂課都有所收獲。利用網絡的多樣性功能,教師可以設計差異化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各取所需。線上教學為構建移動式學習環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助力智慧教學的推行,英語教師要因材施教,將信息技術貫穿于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二、小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線上線下相協調,彰顯英語口語的規范性
困擾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大難題就是學生的口語水平未見明顯提升,究其原因就是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看不懂、聽不懂、不會說的“啞巴英語”現象。要想打破這個尷尬的局面,就必須從教學方法上入手,讓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去說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運用,以創新的口語授課方法和更有吸引力的口語課程內容,為小學生的口語學習提供支持。
可以選擇的方法很多,比如創造口語表達情境,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視聽技術展現優美的語言對話情境,讓小學生受到心靈的啟發,引導他們去模仿、去實踐,提高英語語感和水平。可以在課堂上借助實物道具或者肢體語言等營造口語交際情境,教師給學生做好示范,按照由易到難的原則進行口語教學,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小學生的口語能力。創設口語拓展活動,每節英語課前三分鐘為口語展示時間,形成英語口語習慣,可以是個人表演,也可以是同桌對話。每周開展一次“快樂說”拓展課,先給學生展示英語資源,再開展各種口語娛樂活動,學生用英語唱歌,用英語做游戲,整個課堂充滿了歡聲笑語。創建英語口語第二課堂,學生在課后可以對口語進行深入的學習和運用,教師為學生提供資源,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激勵學生不斷上進。
(二)線上線下相融合,品味英語閱讀的技巧性
混合式教學將成為未來英語教學的新常態,在日常閱讀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師要融合線上教學的優勢和線下教學的特色,利用好英語教材,指導英語閱讀技巧,使學生消除緊張的情緒,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
眾所周知,英語閱讀方法與英語閱讀素質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點及目標,也是擺在小學英語教師面前的難題。閱讀課前教師將導學案發放給學生,要求學生按照導學案先進行自主閱讀,從多個角度去研究閱讀素材,從而完成閱讀任務和目標,將學到的英語知識運用到實際閱讀中,增強閱讀水平。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課前閱讀材料,通過這些材料來深化學生對英語的認知,鍛煉英語閱讀速度。閱讀課上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重點閱讀內容的思維導圖展示出來,學生看到思維導圖后豁然開朗,極大地提高了閱讀的效率,而且能夠快速理解文本內容,掌握文本所蘊含的情感。英語教師要及時為學生解答在課前自學時遇到的問題,使學生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思辨能力。閱讀課后教師引導學生觀看微課視頻,消除閱讀難點,做到及時復習,并且延伸擴展課堂所學所練,這樣就打破了空間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為混合式教學的開展提供了理想的途徑。
(三)線上線下相統一,探索英語作文的開放性
在混合式英語寫作教學模式下,小學英語教師一方面通過面授的方式給小學生講解英語寫作的基本知識,另一方面利用網絡為小學生帶來大量優質的寫作素材,使小學生的作文水平突飛猛進。
教師將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引入課堂,開拓了小學生的視野,也為寫作教學提供了便利,實現課上課下的有效銜接和小學生的深度學習。在平臺中有海量的寫作資源,這些資源有的是名師的總結和歸納,有的是小學生的真實英語作品,這對于開發學生的寫作思路有著推動作用。英語教師可以在教學平臺中展示作文教學課件,將網上指導、師生互動、學情分析、答疑輔導等作為教學重點,為小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促使學生共同進步。教師應注重信息化思維的養成,利用信息化手段變革英語作文課堂。學生可以在平臺上提交自己寫的作文,將碎片化時間利用起來。平臺會依次記錄并作出清晰的點評,以配合與寫作相關的線下課堂活動的展開。教師再結合平臺的反饋信息進行有針對性的寫作指導,對小學生在英語寫作過程中出現的書寫錯誤、語法錯誤和內容脫離實際等問題作出合理性分析,激發小學生的寫作熱情。當發現學生寫出優秀的英語作文時,教師要將其作為榜樣向全班學生展示,提供評價和鑒賞的實戰空間。
(四)線上線下相結合,體現英語作業的實踐性
作業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英語教師可以根據作業完成情況檢測小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調整英語教學策略,進一步增強教學效果。在新時期,英語作業的布置也實現了線上和線下的結合,強化了學生作業的效果。
首先要以線下作業為基礎,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適量布置英語作業,突出學習的重難點,還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提供層次性的作業。學困生選擇基礎性作業,優等生選擇拓展性作業,使全體學生都不掉隊。
其次教師要積極改變作業形式,靈活布置線上作業,不僅可以突出英語知識的趣味性,還讓小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得到鍛煉。線上英語繪本作業是小學生非常喜愛的形式,學生可以利用電腦進行觀看和閱讀,以全新的形式優化閱讀能力,增強英語自信。但是要避免學生過度依賴電腦,需要家長的監督和指導。教師設計了積分制,完成作業較好的學生可以獲得2分,完成作業一般的學生可以獲得1分,完成作業不好或者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不得分,最終學生可以用積分兌換禮物。
最后教師要多設計實踐性的作業,強化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如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英語知識制作英語手抄報或者宣傳海報等,開發小學生的心智,給小學生創造展示才智的空間。
(五)線上線下相依托,展示英語評價的多元性
教師應該擺脫傳統的教學觀念,探索學習英語的新方式,保證小學生語言學習的延續性。英語評價也需要采用混合式的評價體系,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能力。以前,英語教師只注重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沒有考慮到學生在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存在著以偏概全的現象,容易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如今,隨著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推進,教師采用了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小學生各個階段的學習表現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并且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合理的評價維度和方式,使教學評價切合實際,提高評價的精準性。
同時,教師應鼓勵小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允許小學生有獨立的見解和自我意識,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評價,引導小學生自我認識、自我分析和自我提高。在學生自我評價時英語教師應認真傾聽,肯定學生的進步,并給予適當的指導。學生也可以對教師的授課作出評價,提升評價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促進英語教學更加高效。
三、結語
總而言之,新時期的小學英語教學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給小學英語帶來了改變,將當前信息化教學與傳統課堂相結合,彌補了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弊端,使教師與學生有充足的互動時間和機會,有利于英語的拓展學習。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運用多種教學資源滿足學生的需求,使英語課程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
參考文獻:
[1]管敏.混合式學習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上),2015(34).
[2]許錦君.基于混合教學方式的小學英語教學研究[J].幸福生活指南,2019(11).
[3]劉晶.“互聯網+”視域下小學英語混合式教學實踐探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