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吉峰
摘 要: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培養學生的美術基礎,特別是在色彩的識別和應用方面要多采用一些顏色對比強烈的方式來進行授課,讓學生能夠準確地辨別色彩,感受色彩。具體來說,教師可從色彩教學的廣度和深度著手,讓學生充分將色彩運用到自己的作品當中,并在學習中掌握有關色彩的一些專業知識。有了這些專業知識的指導,學生在運用色彩時就能夠更加專注而投入,自身的綜合素質就能得到有效發展,實現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美術;色彩教學;開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7-01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7.085
色彩能夠喚起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愉快心情,所以學生一般都喜歡運用非常艷麗的色彩來作畫。并且,小學生天真活潑,有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水粉畫的色彩艷麗、容易調和,學生學起來不費力氣,而且興趣盎然,極其適合小學學習。水粉畫可以讓學生通過繪畫的形式將他們的所思所想利用水粉畫表現出來,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抒發個人情感的渠道。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從水粉畫的學習入手,讓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自由的創作,感受隨心所欲創作的快樂。水粉畫在引導學生表達情感和思想等方面更加靈活,有選擇的余地,所以,很多小學生也非常喜歡用水粉來畫畫。由于水粉是通過水的多少來調節顏色的深淺,也可以混合不同的顏色調制成其他的顏色,會讓學生覺得水粉簡直太神奇了。因此,教師應通過畫水粉畫培養學生的繪畫興趣,并讓他們與顏色有更多的接觸,從而更好地掌握顏色的運用技巧。這就要求小學美術教師注重色彩的教學,并選擇合適的教學途徑和材料,考慮小學生在認知方面的接受能力,通過適當啟發和引導促進他們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下面,針對小學美術的色彩教學,筆者淺談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一、在教學中教會學生如何觀察和分辨色彩
小學美術教學中的色彩教學,需要學生多觀察、多比較,并在繪畫過程中大膽運用各種色彩去體會它們組合起來的效果?;诖?,要想提高小學美術色彩教學效率,教師要注意激趣,使小學生感受到色彩的魅力,從而有效激發他們學習色彩的興趣,主動投入五彩斑斕的色彩世界中。學生在興趣的帶動之下,才會有著更強的創作愿望。將激趣作為色彩教學的首要工作,可以避免枯燥、抽象的概念教學打擊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讓學生在感官上對色彩有最基本的感受,讓他們試著去分辨不同的色彩,感受色彩綜合運用的魅力。通過讓學生仔細觀察,分辨不同的色彩,可以讓學生有不同的情緒的感受,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相同色彩的不同物品以及不同色彩的相同物品,讓他們試著去感受,并通過語言的方式加以表達,之后教師再讓學生進行色彩的創作。學生經過探索和感受,能夠發現自己非常喜歡的色彩,這從他們平時的繪畫作品當中,也可看到一些端倪。所以,有的學生色彩是鮮艷亮麗,而有的學生是比較暗淡沉穩。他們對色彩的感受影響了他們對于色彩的選擇,所以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談一談自己對于色彩的運用理由。為什么會選用這種色彩或那種色彩呢?學生能夠談出來自己的很多想法。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給學生更多的鼓勵支持,讓他們多多參與,從而更好地認識色彩,分辨色彩,也能從創作的角度更好地運用這些色彩。
二、引導學生學會如何觀察色彩
色彩的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非?;A的工作,且不同的年級色彩教學側重點也是不同的。因此,在面向小學生開展色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重點讓學生學會觀察,從而實現教學的目標。小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往往抓不住要領,所以,在色彩分辨方面抓不住本質,所以,這也受到他們認知能力的限制和影響。因此要教會學生如何觀察,在觀察的時候注意分辨環境和對象。不同的事物在不同的環境之下,都可能在色彩方面發生變化,特別是受到其他顏色的反射或光源的影響,所以要讓小學生抓得住這些重點。為了讓他們更好地理解這些現象,教師可以舉一些身邊的例子。例如,讓學生觀察每個人的頭發,在陽光下頭發的顏色會表現出黃色,甚至有點偏閃光的顏色。讓大家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學生其實很難通過已有的經驗來回答這樣的問題。但是他們在繪畫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對色彩的選擇,將這種變化表現出來。這也需要他們通過仔細觀察來進行分辨,從而在創作的時候如實地反映。顏色本身是光線經過反射折射的進入人的眼睛,被我們的眼睛所感知的結果,不同的背景顏色對于光線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所以這些色彩進入我們的眼中也會被我們察覺到色彩方面的變化。對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思考,也要多總結在現實生活中事物的顏色變化是非常普遍的,特別是一天有24個小時,在不同的時間段,由于受到天氣以及太陽的位置等的影響,顏色都會有一些微妙的變化。教師要多鼓勵學生進行一些記錄,讓他們探索其中的規律,逐漸地抓住色彩的奇妙之處,從而能夠幫助他們運用色彩來進行創作活動。
三、制訂色彩教學的計劃,讓學生逐漸掌握其中的技巧
色彩的教學活動要分成大目標和小目標,并設定一定的計劃,循序漸進開展,讓學生逐漸掌握色彩的規律。從一開始的觀察分辨到后來自如地運用,學生要經過一系列的學習過程,才能很好地掌握這些內容。色彩搭配有一定技巧,不同風格的色彩搭配所表達的感情有所不同。在小學美術色彩教學中,教師應將講授、點撥、引導、訓練相結合,從色彩搭配的基礎訓練做起,遵循由淺入深、由分到合的色彩訓練方法。如讓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顏色進行搭配觀察搭配出來的效果如何,進而讓他們體會色彩在運用的時候是否要遵循一些原則怎樣搭配才讓人看得舒服,才給人帶來美感,所以喜歡色彩和運用色彩好像是兩回事,把自己都喜歡的色彩混在一起可能卻沒有很好的藝術效果。所以,小學美術教師要讓學生逐漸探索色彩的運用規律,通過嘗試不同色彩的搭配來感受色彩本身的運用方法。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內容,教師也可以結合一些圖片或錄像的方式,讓學生去感受色彩的變化。此時,也可以很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能夠把自己的搭配跟其他的人來講一講,分享自己心中的故事。特別要注意結合實際的變化,讓學生進行創作,讓學生能夠通過觀察發現四個季節,當中哪一種顏色是占主導的,從而在繪畫的時候能夠展現出這種特征,讓他們在繪畫的過程中主題更加的鮮明。所以識別色彩運用色彩要有一個漸進的過程,而教師也要按照這個過程來逐漸地開展教學,提高學生們的色彩運用能力。
四、提高小學生應用色彩傳情達意的能力
色彩本身可以傳遞很多的信息,所以也能給人帶來不同的情緒方面的影響,小學生在運用色彩進行創作的時候,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豐富的優勢,在表達思想和情感方面大膽地借助色彩來進行表現。色彩能夠有一定的感染作用,所以學生有自己在色彩方面的偏好也說明了這一點。在創作的時候,小學生經常會從自己所喜愛的角度,以及內心所激蕩的情感選擇色彩來描述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另外,學生在把握色彩的運用方面,也要進一步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讓他們正確認識不同的物品所傳遞出來的含義和價值,從而給他們選擇合適的顏色。當然,對于小學生而言,一切都不要限制他們創作的自由,要讓小學生學會創作,并且主動地進行創作。小學生經常能夠把自己的想象世界用斑斕的色彩呈現,所以這也反映出來他們個人獨特的生活經歷和對于人是和世界的看法和態度。伴隨著態度就會有情感,因此有一些事情在學生的眼中顏色是暗淡的,而有一些事情是燦爛的明媚的。要讓學生大膽地運用色彩去,展現他們眼中的實踐,也讓我們更多的人去理解,他們對于世界的感知。所以,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在語言的組織方面可能并不是非常的自如,但是在色彩方面經常會運用得恰到好處。教師要多給學生一些鼓勵讓他們能夠把這些習慣保持下去,使他們帶來更多藝術的享受。
五、要讓學生運用色彩去展現自己豐富的想象世界
小學生的想象力非常的豐富,而且他們思維的自由性發散性也具有很大的優勢,因此,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我們要鼓勵學生的這種自由發散的創作精神,讓他們能夠從喜愛的主題或色彩出發,進行藝術的創作。例如,教師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想象畫自己喜歡的水果,而有的學生將香蕉畫成了紫色、藍色,而此時教師不可認為學生畫的不對。學生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教師應多加鼓勵,學生會根據自己的想法,畫出不同顏色的水果,而教師要欣賞學生的創作作品,并且鼓勵他們的這種大膽創新。其實,人類社會很多的進步取得的成果,都與人類的敢想敢干有著直接的聯系,正是因為我們感想有著一定的憧憬,才讓這些想法激勵著我們朝著那些方向努力,所以原來覺得不可能的事情,后來也便真的成為現實。所以,小學美術教師要保護學生的想象力,保護他們創作的愿望和內在的動機。讓小學生接觸色彩來展現一個五彩斑斕自由自在的世界,展現一個自由馳騁的空間。所以,小學生也要不斷地提高自己在創作方面的能力與教師多溝通,在專業的技巧方面進一步的提高。當然,小學美術教師還是要發揮主導作用,給學生多一些激勵和指導,讓他們的色彩運用更具有藝術范兒。
總而言之,色彩教學在小學美術學科中處于基礎性的位置,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分辨學會運用,都是我們教師在素材教學中要實現的具體目標。特別是對于學生掌握色彩,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的變化規律,要讓他們在創作的時候考慮到一些細節的問題,不會簡單地用一種色彩去表現一種事物,還要讓他們用系統化、整體化的觀點或視角去分析周圍的事物,從而用自己的畫筆將這些特征表現出來。
參考文獻:
[1]王婧璟.小學美術教學中的色彩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17).
[2]鄭笑平.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的色彩教學策略[J].新課程(小學版),2018(4).
[3]王典.試析小學美術教學中的色彩教學策略[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7(10).
[4]陳曉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