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陳長英
基金項目: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2019年一般項目“品牌聯盟店長商學院運行機制構建及路徑研究”(編號:2019SCG241);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2019年重點項目“現代學徒制育人機制下‘企業聯盟+工作室創新平臺的運行實踐”(編號:2019SB104);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新商科背景下行業學院運行機制創新與實踐路徑研究”(編號:jg20180831)
摘 要:互聯網的發展、數字經濟的變革推動傳統商貿服務業快速變革,使得以知識驅動、智慧驅動、數據驅動為發展引擎的新商業模式得以涌現,智能化商業、跨界運營成為了新的主流。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店長商學院”項目的開展,不僅深化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而且在跨行業、跨企業、跨專業的“三跨式”人才培養上探索出了產業學院構建的新路子。
關鍵詞:產業學院;店長商學院;校企合作
浙江省是現代商貿業、服務業大省,隨著新商業的崛起,加速了現代商貿業、服務業店長管理人才供給不足、質量不高等供需矛盾的升級,對店長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以下簡稱“浙江廣廈大學”)于2016年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設立阿里巴巴國際站代運營中心,培養阿里國際站店長;2017年1月開始與浙江德邦物流有限公司合作開設“德邦儲備干部班”,以現代學徒制模式培養物流門店店長;同年,與言幾又文創品牌合作,開設“言幾又店長班”,與義烏國際品牌聯盟合作開設“外貿店長班”等;2018年4月,在原有5個專業店長班的基礎上,聯合義烏國際品牌聯盟、言幾又文創品牌、德邦物流、順豐速運等企業成立浙江省內首個“店長商學院”(產業學院),實行跨行業、跨企業、跨專業的“三跨式”人才培養,探索了“引進來”、“走出去”、“校辦工廠”三種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為現代商貿業、服務業的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提供持續的人力資源。
一、產業學院的內涵界定
以“產業學院”為關鍵詞在CNKI進行文獻搜索,共發現85篇相關文獻,其中最早的闡述是在2003年《海峽科技與產業》(2003年第5期)“近期動向”欄目中“機構·人物”中一篇“***任工研院產業學院主任”的通訊報道。而之后的2004年-2006年,2008年,2011年-2012年這六年時間屬于研究空白期,沒有產業學院相關文獻。在2007年出現了首篇以高職院校產業學院為研究對象的學術論文《產業學院:高職院校實施工學結合的有效探索》,在這之后,學術界開始逐漸將產業學院作為校企合作的重要載體。到2015年,關于產業學院的研究文獻數量呈現出穩定不間斷趨勢,并在2018年數量達到最多。
這些文獻中,有超過80%的研究與應用型本科建設有關,相較而言,針對職業院校、職業教育類型的研究比較少。大多數的學者認為行業學院是高校與行業(或行業中的骨干企業、典型企業)緊密融合,以行(企)業生產鏈、產品鏈、技術鏈和服務鏈為對象,共同開展人才培養和科技服務的應用型專業學院(徐緒卿,2018);是以提升高校服務特定產業能力為目標,整合高校、政府、行業、企業資源,建立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兼有學生創業就業、技術創新、科技服務、繼續教育等多功能的、多主體深度融合的新型實體性辦學機構(蔣新革,2020);是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和產業服務功能,建立現代法人治理模式,實行市場化運作的高級二級學院或以二級學院機制運作的辦學機構(張艷芳,2018)。
二、產業學院成立的必要性
浙江省是商貿服務業大省,有全國首個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全國首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中國快遞之鄉、中國電子商務之都、世界小商品市場等,擁有走在全國前列的IT產業優勢、電子商務和外貿先行先試優勢以及綜合配套優勢。“十三五”以來,浙江省不斷提出并實施打造“一帶一路”戰略橋頭堡、推進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議,并將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這些都給商貿服務業的較快增長、健康發展、人才供給提出了新命題。
浙江廣廈大學所在的區域義烏是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城市,而建立“市場采購”新型貿易方式是改革試點的一項核心任務,隨著“市場采購”新型貿易方式的推進,誕生了“外貿店長”這一新的崗位,主要負責品牌聯盟下屬企業在義烏商貿城門店的業務推廣、客戶拓展、店員管理等工作。這個崗位不僅要求學生能熟練運用外語、精通外貿流程、熟悉國際貿易規則,還要掌握電商平臺操作、店鋪產品陳列、產品銷售等相關技能,是綜合性非常之高的多面手,目前還未有高校涉及此類人才的培養。同時,電子商務、物流等行業的快速發展,也使得行業對綜合性人才產生了大量需求,尤其是“店長”崗位的人才,如物流門店店長、國內電商店長、外貿店長等,這些行業的崗位都存在交叉的工作領域,在技能的要求上也存在較高的重合度。
三、產業學院運行實踐——以浙江廣廈大學店長商學院為例
店長商學院在運行過程中明確“企業主體、學校主導”的關系,理清了學校、企業、政府等主體之間的關系和動力因素,構建產教融合的價值網絡,幫助各參與主體獲取短缺性的互補性資源,讓校企合作走向“校企利益共同體”。通過建立資源共享、經費投入、技術支持等運行機制,店長商學院不僅在人才培養上,還在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等方面開展多維度合作。
1.確立店長商學院的服務宗旨
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育部等6部委聯合印發的《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等文件,聯合區域商貿類、服務類領軍企業,以促進現代商貿業、服務業職業店長人才培養為宗旨,發起成立“店長商學院”。學院本著自愿、平等、合作、發展的原則,在成員之間建立互惠穩定的協商與合作機制,圍繞培養現代商貿業、服務業店長管理人才這一核心任務,開展跨企業、跨產業、跨專業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店長商學院為平臺,充分發揮行業領軍企業平臺作用及成員單位的特色資源優勢,協同推進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通過資源整合、課程體系重構來改變各個企業、產業、專業單兵作戰的模式,實現資源共享、互利互惠,為現代商貿業、服務業的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貢獻力量。
2.構建基于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的管理體制
店長商學院管理體制建設主要是構建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形成穩定有效的產業學院決策機制、管理模式、管理權力。理事會由全體理事、顧問、戰略伙伴代表人組成,顧問與戰略伙伴代表人在議事過程中具有表決權。理事會主要職責包括:(1)審定與修改學院章程及內部管理制度、機構設置方案;(2)審定學院工作計劃、資金預(決)算;(3)審批新成員的加入;(4)確定理事長、副理事長、理事;(5)聘任、解聘學院院長;(6)決定學院組織的變更和終止;(7)聘請學院顧問;(8)確定戰略伙伴單位;(9)決定學院的其他重大事項。
學院下設秘書處。秘書處為學院常設辦事機構,負責溝通成員關系、落實學院工作計劃及其他日常事務。秘書處設秘書長2名(院校代表1名,企業代表1名),秘書處主要職責是:(1)擬訂學院年度工作計劃、資金預(決)算;(2)執行理事會決議,落實工作計劃及理事會交辦的其他工作;(3)負責學院經費日常管理;(4)工作總結與匯報等;(5)新聞宣傳;(6)其他日常工作。
3.開展校企多領域的對接合作
(1)搭建溝通平臺
完善理事會、秘書處、顧問團等組織機構,逐步建立和完善溝通渠道,形成穩定、高效的溝通機制;定期舉辦店長職業教育交流活動,搭建政、校、行、企多方對話平臺。
(2)促進供需對接
以店長商學院為平臺,圍繞商貿類、服務類行業企業所需的“店長”崗位培養為核心,深化校企合作,構建起學院相關利益方的產教供需雙向對接,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行業企業需求側的全方位融合。
(3)探索機制創新
以提高商貿業、服務業職業店長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通過深化校企之間的合作,推動現代學徒制深入開展,建立多方共贏的校企合作聯名學院(店長商學院)。學院定位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特色學院,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的標準、方案并建設相關的教學資源。
(4)推動資源共享
探討專業建設及教學管理的新路徑,在課程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就業指導等方面加強合作,實現師資、課程和實習實訓基地的優勢互補。
(5)加強隊伍建設
在保持人事關系不變及知識產權歸屬為原單位的前提下,推進成員單位間的教師(或企業導師)跨校授課、跨校指導學生等,實現優質師資共享,為專業教師到企業掛職學習創造機會,提高學院專業教師教學、研究與服務能力。
(6)開展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
以成員的優勢科研領域為支撐,結合行業與企業發展急需解決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聯合開展研究項目,積極為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創造條件,提升學院對行業企業的研究支持能力。
4.建立完善店長商學院校企合作相關管理制度
店長商學院制定出臺《店長商學院校企合作管理辦法》、《校企合作期間學生安全應急預案》、《店長商學院現代學徒制協議范本》、《現代學徒制項目家長告知書范本》、《現代學徒制項目進班申請范本》、《現代學徒制班級管理規定范本》、《現代學徒制校外實習安全承諾書》等,主動對接義烏國際品牌聯盟、言幾又文創品牌、阿里巴巴、杭州網創、順豐速運等一批行業知名企業,深度開展合作。目前“店長商學院”共有5個店長班項目,所有店長班項目嚴格按照統一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進行規范化、標準化管理。
5.重構專業體系,實現人才培養理念以及體系創新
面向阿里巴巴、順豐等企業,提取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對職業店長崗位和能力的要求,開發“通用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的課程體系,其中“職業店長”通用能力課程,交由“店長商學院”校內教師培養;核心能力課程由“店長商學院”各合作企業承擔。合作期間,校企共同開發了《職場認知》、《門店財務與審計》、《客戶開發》、《門店經營與管理》、《門店運營實戰》等課程,強化專業實踐教學,提高專業課與崗位工作對接度。此外,還與企業學院,如品牌聯盟商學院、德邦商學院等共建共享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講義、PPT等教學資源,推動了教師、教材、教法上的創新改革。
6.實施現代學徒制,實現人才培養路徑的創新
實施“1.5+0.5+0.5+0.5”的“四階段”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前1.5年以“學生”身份在校完成店長商學院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各項課程,為現代學徒制組班做好準備(工學交替階段);后一年分成“跟崗實習”、“頂崗實習”兩個階段,其中第一個“0.5年”以“學徒”身份到店長商學院各企業一線學習,由師傅一對一手把手培養成為學徒;第二個“0.5年”,經過學徒階段,開始跟崗實習,成為公司的準員工;最后一個“0.5年”,順利通過各項考核,成為公司的正式員工,從學生到學徒、準員工,再到員工,培養模式有利于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四、店長商學院運行成效
1.緊缺型店長人才培養成效顯著
依托本項目,學生在省跨境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統計調查方案設計等國家級、省級學科、技能競賽中獲獎30余項,在2019年全國高職院校電子商務技能競賽中榮獲一等獎,在2019年浙江省電子商務、市場營銷技能競賽中榮獲一等獎兩項,在2018年浙江省跨境電子商務技能競賽中,店長商學院學子以WISH平臺全省實戰成績第一、速賣通平臺全省實戰成績第二、第三的成績拿下兩個一等獎,培養了一批高素質高技能的店長人才。
2.產教融合模式優勢凸顯
依托店長商學院項目,累計完成橫向課題11項,橫向服務到賬近200萬,立項各類省部級廳級課題20余項,發表相關論文30余篇,立項省級及以上質量工程項目10余項,獲批浙江省特色專業1個、學院重點專業1個、首批升本專業1個,獲建設經費支持70余萬元。
3.成果輻射效果顯現
項目的實施在行業企業、高校以及社會中都獲得了較好反響。面向的行業從最初的物流業擴展至外貿、電商、文創、旅游等行業,合作企業由最初的1家增加到7家,招收學徒共計409人,因進入“店長商學院”之前要與企業簽訂現代學徒制培養三方聯合培養協議,故保證了就業率、專業對口率均為100%;店長成才率達80%以上,學生與企業滿意度均為95%以上,相關企業和課程等資源每年服務本校學生近千名。
該成果在浙江省商貿類專業帶頭人培訓班、2018全國跨境電商系主任(院長)聯席會、店長職教集團年會上進行分享,得到了行業專家學者及兄弟院校同行的一致好評。同時也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2018年浙江在線以“浙江廣廈學院成立浙江省內首個店長商學院”為題,對該項目進行了專題報道;2018年《線上銷售實戰訓練項目》創下了“雙十一”當天12.47億元的銷售額,被人民網、新民晚報、浙江新聞網、金華日報、東陽日報等媒體廣泛關注與報道;2019年再創新高,“雙十一”當天突破15.85億元的銷售額,在培養人才的同時,為企業創造了利潤,也進一步擴大了社會影響力。
五、結束語
為推動專業建設與產業、企業的結合,國家相繼出臺了《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等文件,旨在解決教育人才培養和產業需求“兩張皮”現象,提升校企合作層次。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店長商學院”項目的運行和實踐推動了該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往縱深發展,不僅在人才培養上,而且在專業建設、社會影響力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成效。
參考文獻:
[1]李艷,王繼水.我國產業學院研究:進程與趨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03):22-26.
[2]徐緒卿,金勁彪,周朝成.行業學院:概念內含、組織特征與實踐路徑[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18(01):1-6.
[3]蔣新革.產教融合視域下產業學院治理體系建設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20(24):30-34.
[4]張艷芳.論混合所有制產業學院的內含、地位和屬性[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34):50-55.
[5]徐月成,包尕娃.現代學徒制下外貿店長人才培養研究[J].對外經貿,2019(01):138-140,151.
作者簡介:陳晨(1984- ),男,漢族,江蘇宿遷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跨境電商、職業教育;陳長英(1983- ),女,漢族,浙江麗水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跨境電商、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