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行民族教育政策能夠培養多民族共同發展的意識,同時增強民族之間之間互相團結的精神。不過關于在實行民族教育方面的政策,還暴露出很多的不足,比如:對少數民族之間還是存在有文化差異;少數民族和通用語言之間的關系也沒有得到及時解決;學生在畢業之后的就業原因也是一大問題,因為文化的差異存在所以這些問題都存在互相關聯;需要了解和認識民族文化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根據問題發生找到原因,切實制定問題解決方案。
關鍵詞:多元文化;民族教育;發展模式
充分了解和認識少數民族在發展中的瓶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少數民族經濟發展,同時增強民族教育,把更多的民族教育政策得到實踐和落實。實行由國家認同的教育理念,也要注重歷史發展中具有的民族特色,所以需要堅定發展政策。準確認識到少數民族在發展中代表的作用,是能夠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的重要方法。民族團結是能夠共同促進發展的重要方式,需要加強民族之間的互動,增強共同發展起來的觀念,面對發展中遇到的難題,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案進行解決。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對民族教育政策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思考,以科學嚴謹的角度來設計解決辦法。
1 對民族教育發展中的問題進行剖析
民族教育具有獨特性,因為民族文化和民族經濟發展都有關聯,所以這些因素也是影響民族教育的原因。不過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教育都存在有這些問題,但是往往這種原因是比較常見的,因為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特色,所以少數民族發展需要符合少數民族本身,這也是在實行少數民族教育時需要考慮到的一點原因。
現在全球經濟多元化發展,為了更好的保護民族文化實行,讓更多年輕人知道和了解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校園當中和學生親密接觸是可實行的方案。增強學生和民族文化之間的了解,使更多年輕人喜歡和熱愛民族文化,把民族文化實現傳承,培養出民族文化接班人,真正做到民族文化的傳揚。在民族文化發展中有幾點非常重要的內容不可忽視:一方面是少數民族具有的特色在發展中要一直得到保持和體現,因為在長久的歷史發展中,民族特色是經過長時間的傳承演變而來,民族文化本身的特色不可丟失。這個教育因素非常重要,少數民族文化本身發展基礎是由中華民族文化作發展而來,所以分辨出具體是由哪個文化變化而來也很難,他們共同匯聚出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在發展中都需要有時間的經歷,以及歷史的沉淀,在人們當中廣泛傳播,優秀的民族文化被更多人接受和傳承,而相對低層次的民族文化則被人們排斥和拋棄。優秀的民族文化可以更好的促進當地社會發展,并且形成一種正能量的文化傳播,非常有利于社會發展,人們對這方面的意識也因此變得更加文明。文化傳播之間并沒有明顯的界限,優秀的民族文化更能吸引人,使更多的人們愿意了解和認識它。
2 研究有關民族文化發展的問題原因
民族文化發展過程中出現問題,需要盡快對問題原因進行分析,避免造成文化傳承問題,影響民族文化傳承思想,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不正確的文化發展。正確實施和解讀民族教育政策,為了更好實行民族教育政策,提高各個名族之間的團結,在有關民族教育方面實行了多方面政策,更加注重對民族文化之間不就在的差異性進行商店,不過民族文化存在差異性也是需要遵守社會基本發展制度,不能夠超越普通教育所達成的共識。民族教育政策必須體現出國家實行教育的基本認識,體現出國家充分尊重民族發展的意識,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教育觀念。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教育特色,這些教育特色在符合國家教育的基本方針上進行實施,能夠更多的體現出民族團結意識。國家實行的多個教育政策,都可以充分體現出完全尊重民族文化發展,并且對民族文化發展提供各方面支持,使民族文化被更多人了解,
3 解決民族發展思路使用合適的民族教育
民族教育在民族發展中起到重要發展作用,如果沒有對民族文化采用及時合理的解決方案,容易造成錯誤的教育理念,這樣的發展情況非常不利于民族地方發展,長期發展下去,也非常容易發生民族之間問題,并且也不利于民族團結。需要對民族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清晰的認識到,同時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這些方案首先需要符合國家教育發展思路,具體的發展思路有以下幾方面:首先傳承民族文化需要充分意識到符合社會發展,并且尊重當地人的習俗,把國家教育政策理念作為發展基礎,并且符合少數名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無論是從哪個方面發展,都要切實展現出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少數民族真實的生活以及發展表現一致。展現出當地少數民族的生活特色,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真實物質條件。然后尊重當地生活方式,因為社會經濟發展和教育特色各方面的發展有所差異,所以不變動少數民族具有的特色教育前提下,對民族文化發展制定科學方案。通過有關資料的調查和研究可以了解到,有些學校在課程教育中實行有少數民族教育課程,不過學生對這方面的學習興趣比較低。對出現這樣的原因進行相關研究,因為當地對旅游特色的大力開發,經濟發展水平也越來越好,很多在當地擁有的生活方式因為經濟開放也作出了改變,人們對外界的了解更多,交流文化也因此得到了改變,所以學生對外界文化興趣程度更高。針對出現這樣的問題,不僅要保留當地文化發展特色,也要有其他優秀文化的融合,這樣教育政策能夠更加社會發展,同時讓學生可以更多了解和認識到外面世界的發展,非常有助于民族團結的優秀精神。
4 結束語
民族文化具有優秀的民族特色,能夠體現出當地人在長遠的歷史發展中表現出的歷史沉淀。也是在多元化民族教育中體現出實行民族文化的優勢,在社會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使不同文化之間相融合被人們接受和學習。所以對民族教育研究要根據時代變化,以及教育理念發展來進行制定。
參考文獻
[1]何一成,陳恢軍.西部地區民族職業教育發展著力點[J]. 民族文化,貴州民族研究.2015,(04).
[2]旭紅, 蔡迎旗. 多元文化視角下少數民族課程教育資源的開發策略[J]. 貴州民族研究, 2018, 39(11):236-239.
[3]余佳茵. 多元文化視域下的民族教育政策定位研究[J]. 新一代:理論版, 2019, 000(004):P.10-10.
作者簡介:張亞兵1985年5月,男,漢,山西洪洞,教育學碩士,百色學院 講師,高等教育或教師教育。
(百色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5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