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學宏
【摘? 要】新的課標理念積極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互助”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獲得知識,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激發學生的思考意識,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自主性的培養,切實解決合作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堅持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積極構建“自主—互助”課堂,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自主—互助;構建
中圖分類號:G63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6-0036-03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actively advocates open and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cooperative inquiry learning methods. The teaching model of "independent and mutual assistance"? can enable students to switch from passive knowledge to active knowledge acquisition, enhanc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among students, and stimulate students Think consciously and listen carefully to the opinions of others. In the teaching of ethics and the rule of law in junior high schools, we must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y,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insist on considering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and actively build "autonomous-mutual assistance" classrooms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Key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dependent-mutual assistance; Construction
道德與法治是初中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對于提升學生的道德和法治水平有著積極的意義。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創新課堂教學方式,積極構建“自主—互助”教學課堂,不斷適應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
一、自主—互助課堂的內涵分析
“自主—互助”課堂主要是落實新課程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理念,有效改變當前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協作意識?!白灾鳌ブ闭n堂形式能夠切實改進教學結構,對教學關系進行調控,推動民主課堂的建立,切實提高教學效率。其主要的特征包括:
一是自主性。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要指導學生自主閱讀、分析、發現問題,最后進行歸納體悟,自主性的特點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地位的變化,每個學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學習起點,結合個人情況參與到學習中,真正做到“我的學習我做主,我的課堂我做主”。要想提高自身的道德和法治水平,就需要學生展開獨立思考,強化實踐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作用,對學習進行自主體悟、主動思考探究和觀察,還要走進生活和社會中,參與具體活動和實踐,把道德和法治的知識內化為素質能力。
二是互助性。主要表現是合作學習小組建設的形式多樣化,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作用,促使學生之間開展互幫互助,相互協作,提高學習效率。要把互助性融入小組學習中,通過建立健全制度機制,增強學生集體意識,形成互幫互助的濃厚學習氛圍。
三是學習型。“自主—互助”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讓課堂更加靈活,富有生機活力,學生要加強自主學習探究,養成團結互助的良好品質。教師要積極地引領學生開展討論,科學適時地拋出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新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創造性地運用教材,有效整合教學資源,引進生活中的活水將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出來。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自主—互助”教學模式的原則分析
(一)堅持教師主導作用原則
無論學習什么知識,都要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在學習中加強思考探索,使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教師在開展“自主—互助”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準確告知學生學習的目標和任務,合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對于學生自學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指導。在開展互助探究時,教師要讓學生掌握學習交流的重點,在互助中認真觀察和傾聽學生的意見,要及時進行指導,對學生互助中出現的成績和亮點進行鼓勵和表揚,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尤其是對于易錯易混淆的問題,教師要進行重點點撥,結合學科的學習特點和規律進行歸納總結,指導學生積極動腦思考,自主總結提煉,互相幫助、互相交流,歸類梳理知識點,指導學生高效開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強化學生主體作用原則
教師在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要堅持學生為本的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的需求,通過“自主—互助”課堂教學,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更好地達到教學的目的。要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大膽發表意見,在和諧自由的課堂氛圍中產生思想碰撞,自主開展交流和探究。要培養學生互助學習的意識,開展小組合作或師生交流,針對研討的問題展開思考,各抒己見,互相學習交流,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有效提升學生的互助學習能力。同時,還要做到學用合一、學用結合,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要強化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外顯和內化能力,助力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堅持開放性教學的原則
要打破傳統課堂的封閉教學模式,改變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按照學生的特點創設開放空間,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共同進步。傳統教學模式側重對學生的知識傳授,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重視程度不夠。開放性教學注重把創新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充分結合學生的特長表現和興趣,做好培養能力和傳授知識的有機統一。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學會學習,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同時,開放性還包括教學空間的開放性、教學方式和教學效果評價的開放性等,對學習落后的學生進行有效激勵,促使學生互幫互助,從而實現整個班集體的共同進步。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自主—互助”課堂構建策略分析
(一)強化師生互助協作,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同時,更要增強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積極構建“自主—互助”課堂。通過大量教學實例可以得出,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方面,師生兩人互助小組比4人、6人互助小組更加有效,4人和6人互助小組課堂回答中,通常都是組內的優秀學生做出回答,其他學生較少參與,從而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影響了良好課堂氛圍的形成。師友互助合作學習方式,可以把課堂分為多個小組,兩兩捆綁,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師生二人組成小組,共同學習討論,學生可以先回答問題,教師補充,此種學習方式可以促進師生間的交流。同時,教師要教給學生解答問題的思路和辦法,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切實增長智慧和能力。
(二)創新設計導學提綱,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科學實用的導學提綱不是知識的簡單相加,而是對教學重點和難點的解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備課時,要提前想到學生在課堂上可能遇到的問題,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總結歸納出最適合課本要求的題型,切實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水平。將教材的知識點轉變為自主互助學習的題目,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提升整體素質和能力。總之,要把導學提綱作為構建自主互助課堂的抓手,把整個課堂串聯起來,發揮導學作用,促使學生學習效果提升。
(三)開展課堂訓練檢查,促進高效課堂構建。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除了講授知識和科學指導外,還要開展課堂訓練檢測,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訓練的題目要具有高效性和目的性,符合新的課程標準,緊密結合考試說明,理出知識重點,確保學生能夠練在“關鍵處”。要難易適度,注重基礎知識,提高趣味性,使習題具有典型代表性。在學生回答后,可以點帶面,觸類旁通。課堂訓練作為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既能夠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又可以對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心理素質和智力發展進行有效培養。課堂訓練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練習設計能力,切實減輕學生的負擔,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結語
總之,通過對“自主—互助”課堂內涵、構建原則和構建策略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在新的課標背景下,教師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要切實轉變教學的思維理念,深入掌握“自主—互助”課堂的構建要求和基本原則,不斷創新教學方式,積極創設教學情境,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構建“自主—互助”課堂,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金丹霞.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自主互助教學模式的應用[J].長江叢刊·校園新語,2018(06).
[2]張紅.自主互助學習形式下評價方式的創新與實踐[J].江蘇教育研究,2011(26).
[3]王芝花.如何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有效開展合作探究學習[J].甘肅教育,2019(21).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