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菊林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群文閱讀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其作為課內外閱讀的橋梁,在提高學生閱讀思維能力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基于此,本文著眼小學語文中的群文閱讀教學,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閱讀策略,希望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6-0148-02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importance of group text reading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s a bridge between reading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 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students' reading thinking ability.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teaching of group text read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and proposes some effective reading strategies, hoping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ading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Group text rea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群文閱讀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質上群文閱讀就是教師和學生集體圍繞一個問題或者是一組文章進行閱讀構建,并最終達成共識。對于小學語文而言,閱讀始終是讓許多教師頭痛的問題,因為大多數小學生的專注力并不高,且對教師的依賴性比較強,基本無法對一篇文章的脈絡和框架進行分析。再加上語文教材中都是以單獨一篇文章的形式呈現,學生在一堂課中往往只能夠對一篇文章的框架進行掌握,但如果換一篇文章,就會不知所措。針對這樣的情況,群文閱讀興起并受到了廣泛關注。為了有效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分析和閱讀文章的能力,以下主要探討如何進行小學群文閱讀教學。
一、群文閱讀的教學價值
(一)有助于知識積累
群文閱讀有助于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和閱讀素養的培養奠定扎實條件。在群文閱讀中,如果教師引入一些比較經典的內容加以補充,則可以對現有語文教材加以彌補。不但有助于充實學生的知識體系,還能在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也會感受到更加鮮明的文本主題和內涵。
(二)有助于提高閱讀思維
在群文閱讀時,可以通過速讀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隨著國家對于教育事業重視程度的增加,也開始關注學生的速讀能力培養。早在20世紀70年代,法國就將閱讀作為獨立學科列入國家重點科研項目。而群文閱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在進行群文閱讀時,不管是學生的閱讀速度,還是思維能力都可以有所提高。在閱讀時,學生的大腦會跟隨文字變動,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二、群文閱讀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思維導圖開展群文閱讀教學
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需制訂對應的教學計劃,在教學中使用適合的方法。在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指出,教學應滿足學生的成長需要和國家人才培養需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奠定語文知識基礎的重要階段,在該階段的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在傳統方法的基礎上融入新型教學方法,如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掌握群文閱讀技巧。思維導圖之所以會在教育事業中有所應用,就是因為它的融入可以改變教學現狀,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最終提高整體教學質量,但在群文閱讀教學中的思維導圖應用,和閱讀內容、方法有著直接關系。
教師必須非常了解思維導圖,并知道思維導圖和群文閱讀之間的關聯,有哪些特征,并在后期的教學中調整閱讀內容。教師需按照教學實需有針對性地施教,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對各個環節進行全閱讀設計,同時,還需傳授給學生群文閱讀的技巧方法,這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終身閱讀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其選取的文章基本是以一個中心主題形成一個單元,這也是群文閱讀的典型體現。教師可以在完成一個單元的教學后,組織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這一單元中的文章通過一個或者幾個中心詞語發散開來,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和創造力,讓學生能夠將這一單元中的幾篇文章串聯起來,并分析他們之間存在的差異和相似之處。比如,講解魯迅先生的文章《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少年閏土》時,教師就可以把魯迅先生相關的文章或魯迅先生撰寫的文章融入課堂中,如《有的人》《一面》等。并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把故事背景、段意、核心思想等體現在思維導圖上,從而便于學生理解、吸收,更快地弄清楚人物的性格、心理。另外,教師在組織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群文閱讀時,可以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的形式展示自己小組的閱讀分析成果,從而提高學生群文閱讀的能力。
(二)尋找相似點,巧設比較式閱讀
群文閱讀的核心實際上就是以文為主開展的多文聯讀,換句話說,就是教師應根據新課標教材中的某篇文章,找到與其相似主題或者相似題材的若干文章進行比較閱讀,通過比較閱讀的方式,讓學生能夠關注到文本的相似點,并增加學生閱讀的深度和廣度。對此,在小學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尋找文本中的相似點,通過巧設比較式閱讀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這樣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對于需要閱讀的內容,教師可以進行編排,讓整個閱讀內容看起來更加清晰明確,教師也可以將群文閱讀的目標傳輸給學生,促使學生根據目標進行群文閱讀,構建學生的群文閱讀體系,養成群文閱讀的良好習慣。比如,學習單元課文時,可以通過“課中設比”的方法引導學生閱讀,可以從說明內容上進行比讀,或者可以從景物特色上進行山河壯美的比讀,或者從字詞的比讀中進行語言的推敲,從故事情節的思想情感表達上比讀。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比讀方式,將相關的資源進行拓展、延伸以及整合,從而起到鞏固、強化和完善的作用。
(三)尋找突破口,設置“主問題”
閱讀不僅是知識積累的過程,同時也是思維訓練、認識世界和情感體驗的一個過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情況下是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問題,但是往往教師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比較短,導致許多學生并不能回答出問題或者是害怕出錯而不愿意回答,很少有學生會主動回答問題。這種“一言堂”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話語受到限制,學習興趣容易被扼殺,并對學生的學習造成阻礙,最終只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還有一些群文閱讀課堂中,教師總是害怕學生不能徹底理解文本的內容,唯恐落下任何一個知識點,總是不斷地提問題,有的問題太細,有的問題又太爛。因此要想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設置“主問題”就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技術策略。隨著新課改的深入,“主問題”方法是群文閱讀教學中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也可以稱作“話題式”手法,主要的作用體現在新課標中的一個基本理念能夠生動形象地進行闡述。比如,教學《尊嚴》這一課時,教師先引導學生對“尊嚴”這一詞的含義進行理解,然后通過課文閱讀讓學生說說怎樣成為一個有尊嚴的人,讓學生各抒己見。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整體進行文章的品讀,最后結合群文《膝下有黃金》增強閱讀學習的效果,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結語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通過群文閱讀有助于知識積累、提高學生的閱讀思維。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利用思維導圖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尋找相似點,巧設比較式閱讀、尋找突破口,設置“主問題”等策略,為小學階段學生群文閱讀能力的養成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蔣麗萍.試論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20(51).
[2]梁園園.在小學校本閱讀中有效滲透群文閱讀的策略探微[J].課程教育研究,2020(50).
[3]劉春艷.小學語文第二學段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教育界,2020(50).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