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營
摘 要:本文以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為例,詳細闡述了學校基于產教融合的校企深度合作的實踐探索經驗和做法,為構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依托的協同育人人才培養模式提供參考。
關鍵詞:產教融合? ? 中職學校? ? 校企合作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院校辦學的基本模式。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這為職業院校發展指明了方向,規劃了職業教育的發展前景。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強調,要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企業深度參與學校協同育人。
一、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背景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目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仍是職業教育中非常薄弱的環節。在很多地方,產教融合還只是停留在部分融合甚至是虛假融合的層面,學校培養的人才無法與產業實現無縫對接,難以形成產教完全融合的局面。校企合作則停留在學生實習就業淺層次合作方面,缺乏持久性,企業接收教師進行企業實踐、企業派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為學生授課、校企共建校內外實訓基地等校企協同育人方式單一,并且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兩張皮”“一頭熱”“獨角戲”等現象突出。
二、基于產教融合的校企深度合作的實踐探索
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的精髓和改革方向,對于職業教育教學而言,產教融合的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是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項系統性工程。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以創建省級示范性學校建設單位為契機,緊抓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圍繞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斷創新教學理念,在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上積累了一些經驗。
(一) “54321”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網絡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電子商務產業迅猛發展,電子商務專業面臨巨大的人才缺口。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與聊城市碩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確定了基于產教融合的“54321”人才培養模式。“5”,即共建、共享、共管、共評、共育;“4”,即聚焦、聚合、聚能、聚變;“321”,即前3個學期以學校教學為主,完成公共基礎課及專業核心課的開設,中間2個學期以企業為主,大力推進做中學、做中教,育訓結合,完成實戰性、生產性實訓課程,提升學生專業技能水平,最后1個學期進行頂崗實習。
(二)校企共建校內實訓基地
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專業實訓所需食材品種多、量大且具有不可重復利用性,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很難產生經濟價值,這些問題都是專業人才培養道路上的絆腳石。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與聊城大山坳餐飲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前廠后校、校企一體”的校內實訓基地,把企業后廚搬到學校。學校為企業解決了因場地和人員不足難以發展的困難;企業把資源、設備、企業文化等元素引入學校教學,并為學校提供高質量的實訓食材和有經驗的實習指導教師,同時還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實習崗位,幫助學校突破人才培養瓶頸。
(三)工學交替育人才
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根據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專業特點和聊城藍海禧華大酒店合作,實施工學交替教學,采取學生分組交換和特色化課程方式進行教學。所有參與工學交替的學生在完成理論教學任務的同時,通過企業崗位實操,檢驗了學習效果,并通過綜合分析,找出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在以后的學習中及時彌補,為下一步的實習和就業奠定基礎。
(四)現代學徒制試點
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與聊城大山坳餐飲有限公司在原有合作的基礎上,積極與企業對接進行現代學徒制試點,校企雙方聯合招生,確定試點學生,這些學生都拜師于聊城大山坳餐飲有限公司的骨干人才,按照校企制定的培養管理制度,各自履行職責,按照“學徒—學生—員工”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總思路,以實習計劃及實習大綱為統領,以企業用人需求與崗位資格標準為導向,以學生(學徒)技能培養為核心,以學校、企業的深度參與和教師、師傅的深入教授為支撐,探索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協同育人的培養模式。
(五)積極推進集團化辦學
在省級示范校建設工作的推動下,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聯合省內外10 余家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創建了“聊城市餐飲行業校企聯盟”。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還是聊城市第一職業教育集團副理事長單位。集團化辦學一方面便于學校緊密結合企業的用人需求,更好地開展豐富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另一方面也便于校企之間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更好地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為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深化產教研融合提供了寬廣的平臺。
(六)訂單式培養
為充分發揮學校辦學優勢,滿足企業人才需求,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和山東藍海集團確定了“冠名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每年根據企業和學生意愿確定藍海集團“冠名班”學生名單,校企雙方簽訂聯合培養協議。“冠名班”的教學活動采取共性教學與個性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在提供師資、教學場地、實訓條件等方面進行全面合作,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學和技能培訓。藍海集團每年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對表現優秀的學生發放獎學金。
(七)企業文化進校園
為了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積極推進產業文化進校園活動,汲取優秀企業文化,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學校把聊城義安成飲食文化引進校園。義安成魯菜館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高氏烹飪技藝”項目傳承人高文平所創,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還成立了“義安成高氏烹飪技藝傳習所”。在學校和企業的共同培養下,高文平老師也被評為“齊魯首席技師”。
(八)加強校企合作促進教學研究,提升教師技能水平,實現技術應用共享
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依托校企合作平臺,加強教師技能培訓,每年都派專業教師到合作企業進行實踐鍛煉,所有新教師都要先進企業實踐鍛煉再走上講臺。同時積極推動教學改革,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和創新水平。教師李偉和泉州三葉閩南菜有限公司等共同開發的職業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菜肴裝飾》,獲得2018年度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的教學研究也幫助企業解決了很多烹飪技術難題,形成以研促產,以產促教,真正實現產教研融合。
(九)專業方向動態調整
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通過與企業、行業專家多次座談研討專業發展方向,深入合作、參與企業調研,培養出更加適合市場和區域產業經濟發展的專業人才,并調整機電應用專業培養方向由培養傳統的工業制造人才向培養工業機器人方向人才轉變。
三、小結
對促進產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是一項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經濟在不斷發展,校企雙方在合作中出現的問題會不斷變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國家對職業政策的不斷完善,我國職業教育一定能構建起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依托的協同育人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高技能、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歐陽河,戴春桃.產教融合的內涵、動因與推進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9(4).
[2]曾益坤.關于校企深度合作推進產教融合的思考[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4).
[3]唐婧.關于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職業,2019(32).
[4]伍俊暉.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應用型人才培養[J].中國市場,2020(17).
(作者單位: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