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大潮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生認識到了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注重課堂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課堂表現,并注重課堂教學效率。確實,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所以要想學生有更多的課外時間用于休息和發展興趣愛好,那么就一定要充分利用課堂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就一定要讓學生深入理解每一個數學概念和性質定理,掌握相應的數學思想和解題方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多措并舉,向45分鐘的課堂要質量,要效益,從而打造自主、高效且多維互動的小學數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效率;策略
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并構建了一定的基礎知識,且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能力與思考能力。然而在求學的道路上,他們依然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和督促,因此教師一定要把握好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與學生展開積極的互動,了解學生的思維特點與學習能力,并對其展開針對性的引導,探索創建高效課堂的方法策略,從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一、 導學案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凡事預則立,課前預習是非常重要的,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自主學習能力,他們已經能夠理解相應的數學語言和符號,并能夠展開自主的分析與探索。如果學生能夠在課前初步了解學習內容,那么他們就會在課堂上與教師展開積極的互動,進而就會收獲良好的課堂學習效果。然而部分學生的課前預習欠缺一定的條理性與深度,因此教師不妨在課前設計相應的學習方案,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課前預習的有效性。
例如《分數應用題》,關于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在導學案中呈現具體的例題,然后促使學生在課前分析問題,并嘗試著解決問題。具體例題可以是某輛車運送水果,第一次運了50千克,第二次運了70千克,兩次正好運了這批水果的23
,問這批水果有多少千克?解決以上問題的關鍵就是審題,學生需要自主分析題目中的等量關系,可以運用方程的方法加以解決,可以運用分布列式的方法加以計算。當然,學生們也有可能沒有任何解題思路,或者是解答錯誤。
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分享他們總結出的等量關系,引導學生分享他們的解題策略,引導學生反饋出他們在自主探究時遇到的問題。如果班級中的大多數學生都沒有解題思路,或者是解答錯誤,那么教師就要將這一類型的問題作為重點,引導學生將語言文字抽象成數量關系,并通過一定的數學算式表達出來。如果班級中的大多數學生都能夠作出正確解答,那么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嘗試著運用多種方法加以解決,并告訴學生如何檢驗計算結果的正確與否,從而有效發散學生的邏輯思維。
二、 小組合作,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小組合作是新課標中極力提倡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將其科學地運用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從而讓學生圍繞具體的學習內容展開表達、傾聽與整理,進而在班級范圍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重難點展開合作交流。如《圓柱》,這部分的重難點就是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其中涉及了圓柱的上下底面以及圓柱的側面積,還有圓柱體的高等多個基本知識點。小組合作模式下,每一個學生都要對日常生活中的圓柱體展開深入的觀察,可以是對筆筒展開觀察,可以是對圓柱體性的飲料瓶展開觀察,研究圓柱體的上下底面與側面,然后小組學生聚在一起,互相分享他們對圓柱體的觀察,并展開相應的交流,具體可以是上底面面積的計算,下底面面積的計算以及側面積的計算等,共同經歷表面積計算公式的探索過程,并整理出最終的表面積計算方法。
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小組競賽。小組競賽能夠增強小組學生的凝聚力,并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展開多樣化的競賽活動。如可以組織學生圍繞綜合實踐活動展開小組競賽,從而讓學生經歷數學模型的創建,并能夠運用數學的觀點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計算競賽,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平面幾何作圖競賽,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應用問題的解答競賽等。
三、 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數學科目是一門源自生產實踐的學科,很多數學概念和性質定理也是人們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加以整理和高度概括的,很多數學公式和法則是人們在大量的實踐探究中總結出來的,這也正是數學抽象的原因。因此小學生的生活認知能力有限,所以他們的想象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就會受到相應的限制。而動手操作的學習方式,能夠幫助學生直觀理解數學原理,能夠促使學生直觀感受相應的數學思想。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相應的動手操作,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首先,是新知探索方面的動手操作。例如《圓的周長和面積》,關于這部分內容,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的方式來加強理解與探究。以圓的周長為例,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會知道圓的周長等于圓直徑乘以圓周率,圓周率是數學家經過大量實驗探究得出的精確數值,但是圓周長的計算公式是否真地可以運用到每一個圓的周長計算中呢?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要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的方式對其加以驗證。那么學生就可以在練習本上畫出任意大小的圓,測量出圓的直徑,并通過其他方式測量出圓的周長,然后觀察圓周長與圓直徑的關系,進而深入理解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其次,是知識鞏固方面的動手操作。傳統的鞏固練習,教師一般都是引導學生結合教材以及教輔資料展開大量的習題練習。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不妨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的方式展開鞏固練習。如統計方面的內容,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經歷數據的搜集和分析的全過程。即促使學生制作相應的調查表,搜集原始數據,在對數據分析計算的基礎上制作成相應的統計表。
四、 優化問題設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科學恰當的問題是數學科目的心臟,雖然數學課堂上并不缺少問題,但是類似于“非是即否”的問題非常多,這類問題并不能引導學生展開深入思考,也不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因此,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優化問題設計,從而讓學生在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數學能力。
首先,教師要設計啟發性的問題。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圓柱體表面積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表面積的具體含義是什么?在之前都是學習過哪些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在這一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們就會想起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就知道表面積是指圓柱體所有外面的面積,進而學生就會想到圓柱體的表面積是指上下底面的面積與側面積之和。然后教師再次通過提問的形式來加以引導:圓柱體的表面積具體指哪些部分呢?上下底面是什么圖形?側面積是什么圖形?上下底面的圓周長與側面有什么關系等,從而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逐步展開圓柱體表面積計算公式的探索。
其次,教師要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如在引導學生學習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時,教師可以促使學生列舉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百分數,并讓學生解釋其意義。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所以學生會列舉出不同的內容,有種子發芽率,有產品合格率等等,只要學生能夠正確舉例,并能解釋清楚其含義,那么教師就應對其進行肯定。
再次,教師要展開追問。學生的問題解答中,或是給出正確答案,或是給出錯誤答案,而且正確答案的解題思路也有可能不一樣,因為有很多問題可以運用多種方法加以解答。因此無論學生給出了正確答案,還是給出了錯誤答案,教師不妨引導學生解釋他們的解題思路,從而幫助學生理清解題思維,并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分數應用以及百分數應用問題中,有很多題目可以運用多種不同的解法,因此當學生說出正確答案時,教師可以追問道:“你是如何計算出這個答案的?”如果學生做出了錯誤解答,那么教師可以追問道:“你分析出的等量關系是什么?題目中的某一句話應該用什么數學算式表達出來?”從而幫助學生找出錯誤原因,及時矯正錯誤思維。
五、 借助信息技術,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基于信息技術的多媒體課件能夠呈現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能夠圖文聲像并茂地呈現知識內容。而且基于信息技術的多媒體課件、網絡微課以及App等已經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出重要的輔助作用。因此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
首先,教師要借助信息技術,創設直觀的問題情景。如軸對稱的相關知識,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呈現相應的圖形,然后促使學生判斷課件中的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并讓學生畫出課件圖形中的對稱軸。課件內容都是教師在課前做好的,所以節省了課堂作圖時間,而且課件中還能呈現豐富的圖形,進而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
其次,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引導學生展開整理歸納。數學科目的系統性非常強,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定量的數與代數知識,幾何初步知識,量的計算以及計算的統計,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基本知識點展開一定的歸納整理,從而讓學生將整個小學階段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學生可以圍繞某一單元內容展開整理歸納,具體可以是圓這一單元,對圓的性質特點、圓的周長、圓的面積,扇形等基本知識點及其涉及的數學思想展開整理歸納。學生可以對小學整個階段的數展開整理歸納,有整數、正數、負數、小數、分數、百分數等等,并對各個數所代表的具體含義展開一定的整理歸納。學生還可以對小學階段涉及的計算展開一定的整理歸納。任何內容方面的整理歸納,當學生做出自主總結后,教師都要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呈現出已經做出系統整理的基本知識點,并讓學生展開對比分析,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六、 總結
總而言之,課堂是在師生互動中生成的,所以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活動既需要教師高效率的教,也需要學生高效率的學。因此教師要通過導學案教學,小組合作,優化問題設計,借助信息技術以及引導學生展開整理歸納等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創建以生為本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余杰.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問題的研究[J].學周刊,2020(9).
[2]王定碩.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起來:略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藝術[J].考試周刊,2020(20).
[3]顧成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自主探究式學習的實踐探索與嘗試[J].數學大世界,2019(3).
作者簡介:鮑宗付,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細巷鎮學區譚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