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永團
摘?要:自從建立學生語文核心素養體系以來,全國各地幾乎每個學校都在通過各種方式,逐漸讓核心素養進入課堂。如今培養良好的核心素養成為老師對學生的教育目標,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構建學生的語文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實現個人價值。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培養;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1-0109-02
【Abstract】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students Chinese core literacy system,almost every school across the country has gradually let the core literacy into the classroom through various ways. Nowadays,the cultivation of good core literacy has become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teachers for students,so as to better construct students Chinese knowledge system and help students realize their personal value.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Training;Core literacy
隨著新課標的改革,每個學校對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也意味著讓學生的個人素養也得到提升。所以現在很多的學校都在改變以往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意在通過提高學生語文學科的素養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為初中語文老師,要給學生們正確的教學指導,找到一種適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模式,這就要求老師在進行語文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們的學習成績,還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掌握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可以讓學生靈活地掌握和運用知識,這才是老師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最終目的。
1.什么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我們常說,一個人的語文能力是一個人的基本能力,學生在學習語文上的能力有多高,很可能決定了他人生的未來走向。現在國家已經頒布的新課標,提出了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按照國家課程標準的表述,總結起來就是四個核心詞: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欣賞能力、文化素養。
(1)語言能力概述
具備較高的語言能力是掌握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學生在學習語文前,語文老師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如何進行語言的積累、表達、運用。每個學生只有具備語言的基礎,老師才能進一步深入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欣賞能力、文化素養。所以這就要求每個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一定要增加語言的積累量,擴大語言的詞匯量,而且還要較高的具備語言的表達能力。語言的表達主要分為兩種:書面表達和口頭表述,書面表達就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老師經常會給學生講到作文和寫作,那么寫作就是書面表達形式;口頭表達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和交談,但無論是口頭表達還是書面表達,我們都把它叫做語言的交際功能。還可以說成,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其實就是他們自身的語言交際能力,所以說具備良好的語言交際能力也是一種語文素養的提升。
(2)思維能力的概述
思維能力方面的核心素養就是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時,與所學習的數學、物理、政治、歷史等方面學科有所不同,語文學科需要有獨特的思維方式,它需要學生們用語文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和思考。
(3)欣賞能力的概述
關于欣賞能力,它是語文學科當中的關鍵一項,當老師拿出一篇文章,讓學生欣賞時,如果學生不能看出這篇文章的可欣賞之處,那么這就說明審美能力還有所欠缺,比如,一篇文章中講了牡丹花,其實作者不只是講述了牡丹的一種花形和種類,還用牡丹當做一種象征意義,這就需要學生們具備比較強的欣賞能力,這樣才能夠把作者所想表達的意思讀懂,并且理解,這就叫作欣賞能力。所以老師要想提高學生們的欣賞能力,前提就需要學生們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這對提升欣賞能力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于學生而言,具備較高的欣賞能力才會有較強的語文理解能力。
(4)文化素養的概述
對于文化素養方面,無論是哪個年級階段的學生,都需要具備文化素養。老師在給學生們講授語文文章的過程中,不僅僅只局限于這篇文章的題目和課文內的詞語,而是要把文章放大到一個宏大的歷史背景下讓學生進行理解,這樣也可以讓學生的眼光放長遠。語文的學習也絕不僅僅是為了應對考試,老師要想把語文教好,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提升,就必須要帶領學生從廣義上去理解語文的文章和詩詞。老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語文學習時,要善于讓學生們通過文化背景去理解語文,這也是提高學生們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所在。
比如,在七年級上冊有這樣一篇課文《皇帝的新裝》,老師要讓學生明白課文的深刻道理,在課文的結尾通過一個天真的孩子把皇帝戳穿,喜歡穿新衣服的皇帝因為貪慕虛榮,最后被兩個騙子給騙了,語文老師在對這篇課文進行講解時,要讓學生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深刻含義,整篇文章通過表現皇帝的虛榮和愚昧,來告訴學生,做人不能貪慕虛榮,也不能撒謊,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隨波逐流,還有很多的文學作品,都有文章背后的深層含義,語文老師要指導學生們通過觀察文章表面去理解作者所想表達的深刻含義。提升了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后,進而提升學生們的語文核心素養。
2.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內涵的方式
(1)培養學生語文的語感
首先,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比較豐富,在初中語文課文中,不能只是看語文課程中出現的幾個詞語,這不一定能讓學生完全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大意和主題。老師要想提升學生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就要大力地培養學生們的語言感覺。
其次,初中這個年齡階層的學生,他們還沒有具備完善的語言感知能力,所以,作為老師不能完全把傳統學習語言的知識全部灌輸給學生,或者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掌握知識。而是要教會學生們如何去感受文章的內涵,并通過閱讀來鍛煉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們在語文的實際學習和語言實踐運用當中不斷地積累,而且老師要讓學生們學會梳理文章的大意。
(2)培養思維和欣賞能力
初中語文核心素養就是語言學習素養中最關鍵的部分,學生的語言能力其實就是學生的一種思維能力,欣賞能力。語文老師在發展學生語言的同時,也是在提高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和欣賞能力。所以語文的核心素養的提升過程,其實就是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和欣賞能力發展和提升的過程,他們也就兼備了真善美的素養。老師通過培養學生學習和掌握語文核心素養的知識,也同時讓他們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3)積累后及時的練習
首先,輸入、積累、運用、輸出是每個學科學習的過程。然而積累和運用最容易被家長忽略,許多家長會覺得自己的孩子讀了足夠多的書,就是一種積累,但是學生在寫作時并沒有帶來想要的成果,語文的學習需要長期堅持閱讀積累并且及時進行語言的運用,才能夠事半功倍。作為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們自己準備一個摘抄本,在摘抄本上積累比較生疏的成語或者記錄精美的語言段落。在課堂上如果只是讓學生讀過一遍課文,沒有進行筆記記錄的話,語文語言的積累效果是不會提高的。
其次,老師在帶領學生進行作文的講解和寫作時,要注重培養學生們的表達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表述能力,同時老師還要兼顧對學生抒情散文的閱讀和訓練,讓學生通過對文章的閱讀,在文章中可以摘抄出好的語言,好的詞語,并且形成自己的語言進行口頭表述和書面表述,這樣在語文寫作的過程中也會有所幫助。
最后,老師還可以要求學生每個人都準備一本《現代漢語小詞典》,每天讓學生在這個小詞典上抄一些他們不熟悉的詞語,并且要求學生運用在自己的作文里,通過讓學生翻詞典的積累方式,加強書寫和朗讀記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知識儲備增多的同時也會記得更加扎實,并且在整個過程,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也會得以夯實。學生運用多種寫作技巧,再結合平時摘抄的句子,學生們的寫作能力和知識的表達能力就會顯著提高。
(4)重視閱讀提高品位
教師以及學生都需要重視課內閱讀以及課外閱讀這兩個方面。對于課內的閱讀來說,首先就是指的是教科書方面的閱讀。教科書是由多位專家共同編寫完成,也是編者精心選擇的課文內容,大多數文章文質兼美,所以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細心地去閱讀這些文章內容,去耐心品味這些文章內容,從中學習到更多的語文知識。而針對課外的閱讀來說,語文的課程標準已經明確指出了,一定要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對于學生的閱讀面進行有效的拓展,提高學生的閱讀量,也讓學生的閱讀品味得到提升。不同的學生也有不同的閱讀愛好,所以就是不能強迫學生閱讀相同的內容,對于課外閱讀來說,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地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比如男生大多喜歡科幻類文章,而女生大多喜歡情感類的文章,年齡比較小的學生就喜歡童話或者是神話等等,而少年更多的愛好現實偵探文章。因此,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不同的閱讀品位都能夠得到滿足和發展,在這種鼓勵欣賞學生的過程中,逐漸地引導他們去擴大自己的閱讀面,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語文閱讀興趣。
(5)注重“趣”激發興趣
針對語文學習來說,中國的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已經說明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是興趣引導學習的最好闡述,愛因斯坦也曾經提出過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可以明確的是,學生想要更加有效地學習語文,那么首先就需要對語文有興趣。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將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作為首要任務。
3.如何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國家教育課程的改革不只是改課程換教材,而是改變一種學習和教學的方式,老師要通過創新型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語文課堂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才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1)語文老師要設定教學情景
通過教學情景的設計,讓語文學科知識變得有趣,通過語文知識的情境化,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知識是有用的,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老師還要把知識體系進行架構,幫助學生更快速地記住知識點,并且學會語言的運用和遷移。語文老師在設定教學情境之后,還可以和學生分享一些生活中的話題,通過分享的話題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讓他們在反思中進行學習。把問題生活化后,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很可能會給老師很積極地回應。
(2)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
初中語文老師可以制定對應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設立不同的小組,進行合作學習,使他們相互之間成為合作的關系。老師根據本章的教學目標,給學生分配語文知識拓展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進行小組之間的競爭,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積極性和興趣,也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自主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這樣可以顯著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4.語文教學對老師的要求
(1)設立教學的目標不能脫離課標
初中語文老師要通過對課標的分解來設立和開展教學目標,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們的語文核心素養,作為一名語文老師,不僅只局限于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要掌握更多教學技術能力。并且還要不斷地進行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來增強自身的專業實力,不斷與時俱進,同時也要提高語文課程教學的領導力,提升語文教育的專業能力和自身的教學水平。
(2)學習獨立制定語文課程
語文老師要能夠獨立地發展語文課程。在制定教學方案時,不僅要設計好教學大綱、進行課程的分類,還要在進行語文學科教學時,讓學生清楚地了解應該學哪里、怎樣學、為什么學,而不只是告訴學生要想提高語文成績必須要做什么。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自己學會探究和思考,發散他們的思維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5.結束語
新課標的改革對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是初中語文老師教學的重點。老師要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教學創新能力,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思維,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啟發和引導學生。在提高學生語文學科水平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模式,這樣才會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蘇芬.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課外語文.下,2018(10):9
[2]于圍.論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刊期:中華少年,2018(0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