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明瑜
摘?要:在小學美術教學轉型的過程之中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備受關注,為了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提升美術教學質量及水平,許多小學美術老師著眼于學生圖像識讀能力培養的實際條件,積極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及教學手段,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之中促進學生圖像識讀能力的綜合提升,保障學生能夠主動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實現個性化的成長及發展。但是結合相關實踐調查不難發現,小學生圖像識讀能力的培養及提升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充分彰顯了這一能力培養的重要價值及作用,老師需要了解信息技術的操作標準及要求,關注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真實情況,給予學生針對性的輔導及幫助,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之中保證學生獲得更多的收獲以及成長。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美術;圖像識讀能力;應用與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1-0138-02
【Abstract】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art teaching,many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ers focus on the practical conditions of students' ability to read and read images,actively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ans,in the process of guiding and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ability to read images,to ensure that students can activel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to achieve personalize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However,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the cultivation and promo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to read images is a long-term experience?Cheng,in order to reflect the main value of students and fully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t value and role of this ability training,teachers need to understand the operating standards and requiremen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pay attention to the re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autonomous learning,give students targeted guidance and help,in the process of guiding and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get more harvest and growth.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Primary art;Image reading ability;Application and thinking
1.圖像識讀能力
圖像識讀能力主要是指學生利用視覺從畫面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包括學生自主記憶、主動聯想以及自主決策的思維活動過程,這一能力的培養對提升學生的表現能力以及接受能力意義重大,老師需要將恰當可行的圖像識讀策略以及思考技巧教給學生,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實現個性化的成長及發展。對于小學美術這門課程來說,學生圖像識讀能力的培養對提升學生的美術創作能力、鑒賞能力以及感知能力意義重大。為了促進小學美術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突破這一學科教學改革的困境以及障礙,老師需要堅持站在學生的角度,采取創新的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保障學生能夠主動接受優秀美術作品的熏陶以及感染,利用個人極強的圖像識讀能力提升自身的美術素養以及水平,真正實現個人的良好成長及發展。
學術界和理論界在對圖像識讀能力進行分析的過程之中明確提出,這一能力的培養能彌補學生的視覺感知缺陷。傳統的美術教學形式直接以基礎美術知識的學習和以創作技能的分析為依據,無視學生在美術創作過程中的真實情況,忽略了對學生視覺感官的有效刺激以及調動。為了實現學生圖像識讀能力的穩定提升,信息技術的利用必不可少。信息技術能夠突破時空的限制,以圖片展示,視頻、音頻的播放為依據,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官,保障學生能夠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研究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圖像識讀能力的充分提升。老師需要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條件,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積極彰顯美術教學中圖像識讀能力培養的重要價值及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及成長。
2.信息技術在小學美術圖像識讀能力培養中的應用策略
綜合上文的相關論述可以發現,信息技術與小學美術教學之間的融合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圖像識讀能力意義重大,小學美術老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抓住新時代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的重點以及難點,結合信息技術的操作標準以及應用要求,站在學生的角度適當調整教學思路與教學方向,將信息技術的利用與小學美術教學活動的開展融為一體,保障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實現個人的良性成長及發展,真正掌握圖像識讀的重要技巧和核心要求。
(1)明確培養原則及思路
信息技術與小學美術教學之間的融合對老師的要求較高,為了提升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老師需要堅持正確的教育教學思路以及培養原則,關注信息技術的應用技巧以及契合點,鼓勵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看待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針對性的教學,保障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老師需要明確培養原則以及培養思路,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接納學生不同角度的看法,讓學生意識到美術學習是一個開放性的過程,不存在標準答案,只要自己能夠主動的參與其中,都可以獲得相應的收獲。其中信息技術的利用能夠為教師開放性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多的便利,老師可以以學生圖像識讀能力的培養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邏輯思維習慣對所觀察到的事物進行簡單的描述,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行為習慣,讓學生在自主觀察以及信息技術的引導之下實現個性化的成長以及發展,從而真正提升個人的圖像識讀能力。從另一個側面上來看,明確清晰的培養原則以及培養思路對構建高效課堂,保障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利用也有明顯的作用,小學美術老師需要積極吸取同行的優秀做法和經驗,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要求及策略,注重前期培養原則的分析以及研究,結合圖像識讀能力培養的客觀要求,通過可視化圖形二維平面上的有效投影來積極彰顯信息技術的重要指導作用以及技術優勢,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意識,在潛移默化的引導之下實現學生圖像識讀能力水平的綜合提升。
(2)豐富教學模式及策略
老師所采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以及最終的教學質量和效果,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圖像識讀能力,在利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將豐富多元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融入課堂教學環節,堅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保證學生能夠獲得源源不斷的收獲以及成長。首先,老師需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色彩敏銳度以及感知力,鼓勵學生利用不同色彩的畫筆繪畫,記錄下個人的心路過程,采取寫報告以及整理筆記的形式加深學生對色彩的理解以及認知,引導學生完成個人的記憶路線,對色彩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從而提升個人的色彩感知能力。其中,現代多媒體教學中視頻音頻的播放以及圖片的展示所取得的效果較為明顯,老師可以通過演示文檔的形式來落實這一教學工作,實現教學策略以及教學模式的豐富化。其次,老師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不同的繪畫創作學習,讓學生通過繪畫來表達個人的真心實感,積極傳遞信息并獲取新的信息。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實踐形式對激發學生的繪畫熱情,提升學生的美術創作能力以及水平意義重大,學生可以在自主創作的過程之中提升個人的圖像識讀能力并產生更多的創作興趣及欲望。最后,老師需要關注學生視覺感受的活躍度,激發學生對圖像以及色彩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主動利用圖像以及色彩這些媒介完成其他學科的學習活動,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豐富個人的感官世界,進而實現個人的良性成長及發展,掌握適合自己的美術學習策略以及方法。
(3)指導學生的思考和圖像識讀過程
盡管素質教育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對于小學美術教學而言,老師的恰當指導仍然非常重要,老師需要關注學生的整個思考過程以及所涉及的不同環節,通過信息技術來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鼓勵學生學會主動詮釋以及分析不同的圖形,保障學生堅持正確的圖像識讀方向,自主完成不同的思考過程以及環節。為了避免學生出現方向上的失誤,老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展示學生所描繪的畫面,分析學生的思考過程以及思考環節,鼓勵學生說出個人的思考理由,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不同的圖像識圖以及思考過程,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分析的過程之中實現個性化的成長以及發展。除此之外,老師還應該著眼于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的培養現狀,以信息技術的利用為切入點加強學生的自主反思以及思維連接,讓學生分析圖片之中有趣的細節,培養學生良好的發展思維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產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意愿,進而在與老師進行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提升個人的圖像識讀能力以及水平。
(4)豐富拓展學生圖像識讀能力的培養資源
隨著信息科技的飛速發展,當前的網絡信息資源越來越豐富,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美術教學資料。要想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落實小學生美術圖像識讀能力的培養,小學美術教師就需要立足班上每個學生的美術作品識讀能力和興趣,將更多符合他們美術識讀能力的課外優秀美術作品引入到課堂中來,由此來豐富拓展有限的美術教材內容,增加學生美術欣賞的可選擇性,進一步增強更多學生美術圖像觀看、識讀活動的參與積極性。同時也為小學生鍛煉美術欣賞、圖像識讀能力提供更多的機會,有效利用有限的美術課堂教學時間來加強小學生美術圖像識讀能力的培養,鍛煉其審美能力。
(5)創新學生圖像識讀方式
要想在小學生美術圖像識讀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小學美術教師不能只是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一些美術教學課件,需要利用音樂、視頻和動畫等手段來加強動靜結合,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將靜態的美術圖像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由此來創新學生美術圖像欣賞和識讀的方式。同時也充分促進信息技術對相關美術圖像識讀活動的拓展延伸,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每個學生都全身心地參與到美術作品的欣賞過程中來。通過多方面、多角度的欣賞,增進他們對相關美術圖像造型、色彩、材質、肌理和空間等形式特征的了解,加深其對相關美術作品內涵的理解吸收,進而幫助學生有效形成獨特的視覺思維,培養其視覺能力,幫助其獲得自身的審美感受,提升其美術創新思維能力,最終落實小學生美術圖像識讀能力的有效培養。
3.結語
圖像識讀能力的培養對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意義重大,為了保障小學美術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促進學生的良性成長,小學美術老師需要轉變教學思路及研究方向,以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為依據,突破傳統美術教學模式的束縛以及障礙,保證學生能夠在一個更加自由且寬松的學習氛圍之下不斷調動個人的各項感官,實現個人圖像識讀能力的綜合提升。作為美術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圖像識讀能力的培養對老師和學生都是一個較大挑戰,傳統的美術教學不僅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還直接限制了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以及培養。對此,小學美術老師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技巧及要求,關注信息技術與學生圖像識讀能力培養之間的契合點以及內在邏輯聯系,在堅持學生中心地位的基礎之上促進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保證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實現個人圖像識讀能力的綜合提升。
參考文獻
[1]姚海玲. 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提高小學美術課堂中學生圖像識讀能力的策略研究[J].讀書文摘(中),2018(09):18-18
[2]黃群力. 如何在美術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J].華夏教師,2018.114(30):18-19
[3]孫曉麗.小學美術圖像感受能力的培養[J].中華少年,2018(02):139
[4]安孟克.小學美術教學中圖像感受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6(3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