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人們對美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初中階段是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必須重視美育,并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美育。簡單分析了初中課堂教學中美育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教育工作經驗,提出了美育在初中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美育;初中;課堂教學;應用策略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教育工作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除了對文化知識進行講解之外,教師還應注重美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幫助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的事物。當前,許多教師開始嘗試課堂教學與美育的結合,但是由于學科教學和美育的結合不夠緊密,導致實際教育效果無法達到預期要求,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必須強化自身的美育能力,探索初中課堂教學與美育的有效結合策略。
一、初中課堂教學中美育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美育重視不足
美育是初中教學階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對美育的理解不夠深刻,學校在制定課程計劃時,沒有將美育作為教學的工作重點。在應試教育思想的長期影響下,不論學校層面還是教師層面,都格外關注學生在考試成績方面的表現,忽略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錯誤地認為美育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的,不需要進行專門的研究討論,更不需要花費額外的課時進行教學。在對美育不夠重視的情況下,初中學校極少開展美育相關的教研活動,這就導致教師缺乏美育能力,從而影響到初中課堂教學中的美育效果。
2.學科教學與美育結合不緊密
在初中課堂教學中應用美育,這本身是一個不斷深化探究的過程,目前許多教師開始意識到美育的重要性,并嘗試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美育的內容,但是由于對美育特點的理解不夠深刻,導致實際教育效果無法滿足預期要求。教師沒有將學科教學和美育結合在一起,這就導致美育和課程教學之間存在一定的沖突,花費時間用于美育,導致課程教學進度受到影響。實際上初中階段各學科均蘊含著一定的美育素材,需要教師深入挖掘,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在美育與學科知識結合不緊密的情況下,初中課堂教學整體質量容易受到影響。
3.美育和德育結合不緊密
素質教育背景下,美育和德育是初中教學工作的重點,二者在工作開展思路方面有一定的相似點,如果將二者融合在一起,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培養優秀的思想品德。但是在實際教育工作開展時,美育和德育往往是相對獨立的,美育主要以美術、音樂等學科的課堂為平臺,通過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發現不同藝術形式的美,而德育主要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體現,二者之間沒有結合在一起,這在無形中影響了美育的實施效果。
二、美育在初中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強化教師的美育能力
教師是初中階段美育工作的實際執行者,為了有效提高初中美育教學的效率,學校必須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強化教師的美育能力,通過多樣化的培訓手段幫助教師轉變美育理念。從新進教師招聘的角度來看,人才引入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應聘者的學歷和教學經驗,還應從美育能力的角度出發,關注教師教學理念的狀況,將是否具備美育能力作為招聘的標準之一。從在崗教師培訓的角度來看,學校應當積極組織關于美育的教研活動,鼓勵教師進行跨學科研討,針對美育展開相關的交流,幫助教師學習先進的美育經驗。此外,學校還應邀請專家到校舉辦講座,針對學校實際情況做出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改變教學方式,強化美育能力。
2.推進課程改革,在學科教學中融入美育
課堂是實施美育的主陣地,不同學科有各自不同的特點,這就要求教師結合本學科特點將美育滲透在學科教學中。音、體、美這類藝術學科本身具有較強的美育功能,在滲透美育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從課程本身發現美育相關的素材,比如欣賞音樂作品和美術作品時,藝術能夠帶給學生美的感受,幫助學生獲得深層次的情感體驗;體育學科則應在體育鍛煉中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陶冶情操,將優美的運動姿態呈現在學生面前。語文、道德與法治、歷史、英語等人文學科本身具有深刻的人文內涵,在實施美育時,應當從語言的優美性出發,借助歷史故事、經典文學作品等素材,幫助學生強化對美的認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美的能力。
3.營造優美的校園環境,發揮環境的育人作用
環境能夠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初中課堂教學中滲透美育教學,教師還應借助校園文化的育人作用,將校園生活和美育結合在一起。從物質文化建設的角度來看,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在班級環境布置時融入審美元素,趣味十足的板報、精心裝飾的報告欄,學生可以結合興趣愛好,將喜愛的元素添加到環境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此外,良好的班級風貌同樣是美育的重要推動力量,教師必須以身作則使用文明用語,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幫助學生樹立榜樣,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綜上所述,在初中課堂教學中應用美育,這是對傳統教學內容的一次創新,也是提高初中教育質量的重要保障。作為新時代教育工作者,必須強化自身的美育能力,通過課程改革將學科教學與美育結合在一起,在良好的校園環境中陶冶學生的情操。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初中課堂教學中的美育滲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何如意.美育在青少年成長中的價值及培養機制[J].美術教育研究,2020(11).
[2]王文君.新時代鄉村美育教師隊伍建設的實踐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9(12).
[3]陳靜嬌.基于“新時代中華美育話語體系”談農村校美育教師的角色與功能[J].中國農村教育,2020(10).
[4]劉旭光.美育實踐對美學研究的要求:上海市羅店中學美育特色學校建設考察[J].美育學刊,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