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 要:隨著經濟、文化的進步,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信息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加強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對提升初中生的綜合素養至關重要。為了提升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合理創設問題情境,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能力。
關鍵詞:問題情境;信息技術;自主學習
一、問題情境創設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初中信息技術知識內容過于僵化、死板、生硬,需要教師用良好的教學技巧進行帶動,并呈現出教學的趣味性,才能使學生深入學習信息知識。問題情境創設作為一種良好的教學策略,充分體現了教、學、做的一體性。它不僅為教師教學開辟了新的教學空間和思路,還為學生搭建了一個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和鍛煉信息能力和素質的平臺。在問題情境創設模式下,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元素,并注重提升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通過利用具有趣味性、合理性、針對性的問題驅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和感悟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此外,問題情境創設對創新學習方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合作探究和討論交流中沉淀知識和學習經驗,對提升學生信息素養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
二、問題情境創設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1.保證問題情境的趣味性
初中生處于學習與成長的關鍵時期,教師需要格外關注他們的學習狀況。尤其是在新的教學理念下,教師需要利用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問題本身缺乏梯度,不具備趣味性,那么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甚至使自主學習、深度學習成為空談。以人教版信息技術課程“獲取圖片”教學為例,為了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筆者結合實際生活向學生提問:“同學們喜歡照相嗎?”“同學們對自己的相片滿意嗎?”“同學們知道怎樣制作圖片嗎?”利用這一系列問題,一步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而且在此過程中,格外注意與學生的互動效果。通過開展“誰做得好”的比賽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比賽意識,使下載、瀏覽、選擇、制作圖片等練習一氣呵成,有效提升學生的信息能力。
2.保證問題情境的合理性
將問題情境融入信息技術教學中是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有效辦法。在開展教學時,部分教師沒有注重加強問題與生活的聯系,導致學生不能深入問題情境理解問題,致使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筆者充分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思維能力等因素,并將生活與信息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學生深刻理解本節課的知識奠定了基礎。以人教版信息技術課程“信息交流”教學為例。為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情境,筆者首先向學生提問:“同學們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交流方式嗎?”此時學生積極聯想生活回答問題。然后筆者又提問:“同學們,網絡信息交流有哪些方式呢?”此時學生陷入沉思,然后給出自己的答案。筆者結合學生給出的答案,掌握了學生對信息技術的了解程度。然后圍繞“網絡信息”展開教學,實現了對學生的高效引導。
3.保證問題情境的針對性
為了保證問題情境創設的質量,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需要結合教情、學情,盡可能地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在確保問題針對性的同時,利用問題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將本節課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內容進行梳理,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通過借助問題牽引各個教學環節,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掌握知識。以人教版信息技術課程“加工多媒體素材”為例,由于本節課的知識內容過于復雜、煩瑣,筆者將網上相關教學視頻進行整合,制作出方便學生觀看、記憶、理解的微視頻。通過播放微視頻,并在暫停的節點上設計問題,如“我們都有哪些轉換文件格式的辦法呢?”等,在幫助學生回顧舊知識的同時,也為學習新知識埋下了伏筆。這不僅有助于調動學生的思維,還能幫助學生領會學習方法。
4.保證問題情境的探究性
保證問題情境的探究性,旨在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當組織合作學習時,需要讓學生充分發揮個體和集體的作用。這樣一來,學生既能發揮自主學習的效用,又能從合作學習中積累知識和經驗,從而穩步提升學習成果。為了提升問題情境的探究性,筆者開展了“小先生”活動。通過對學生進行分組,要求每個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探究任務。然后讓每個小組結合自己的研學成果,選派一名成員做“小先生”上臺操作和講課。通過給“小先生”更多的權利,讓他向其他小組提出問題,促進學生進一步交流,提升每個學生的學習成果。這種方式不僅能使學生發現問題,還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從而準確地掌握本節課知識。
總之,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科學、合理地創設問題情境,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通過聯系實際生活,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促進學生以更好的狀態完成學習任務,全面提升信息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張玉紅.芻議問題情境創設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20(7):185.
[2]孫淑蓮.情境創設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