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鳳英
摘 要: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可適應社會發展的、必備的品格和能力就被人們稱為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實現其個人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由此可見,開展音樂教學活動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教給學生專業音樂知識,更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能夠得到有效增強,實現其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核心素養;音樂教育;綜合素養
一、關于核心素養的簡述
簡單說來,核心素養也就是個人綜合能力的代名詞,擁有良好的核心素養就意味著具有有效處理和應對各種問題的能力。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增強,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社會競爭力。所以學科教學不應該只以傳授知識為目的,而是要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樣才能全面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
因此,基于核心素養的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應該要以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為主要目的,讓學生們能夠通過有效的學習逐漸提升自己的音樂鑒賞能力、音樂想象力和音樂表達能力。在進行音樂教學時,老師一定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教學基本原則,深入挖掘教學內容,不斷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增強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讓他們能夠學到更多的音樂技能,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和創作能力的提升。
二、核心素養視野下音樂教學探索方向
(一)在教學實踐中探索
在音樂教學當中,老師們不僅要重視對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培養學生的音樂技能,更要注重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以此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實現對學生音樂視野的拓展,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儲備。因此,老師一定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改進,創造出最高效的教學模式,保障課堂教學的質量。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老師應堅持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教學的根本任務,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反應,根據學生的反應來做出相應的教學調整,促進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音樂技能和價值培養并重
音樂核心素養是由音樂基礎知識技能,以及個人的價值觀念所共同組成的,所以要想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音樂老師就一定要注重對學生價值觀念的培養。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時,老師們要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音樂技能進行培訓,從而提升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同時,老師也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引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們在不斷學習的過程當中逐漸提升自己的音樂感受和領悟能力,更好地體會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價值。因此,老師們要積極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他們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音樂學習當中,從而提升他們的音樂認知能力和鑒賞水平,促進其價值觀念的有效培養。
三、核心素養視野下的音樂教育教學措施
(一)開展多樣化教學
在教學當中,音樂老師要充分考慮到音樂教學的實用性,根據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將來有可能涉及的音樂領域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讓學生們能夠在音樂學習當中不斷深化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從而提升自己的音樂鑒賞和創作能力,為以后的音樂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老師們還要注重教學活動的多樣性,運用多樣化的音樂教學手段來開展教學活動,如演奏樂器、唱歌等,讓學生們能夠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教學活動當中,逐漸提升自己的演奏和唱歌技能,從而加深對樂器演奏和歌唱技巧的有效把控。在課堂教學當中,老師也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加入教學實踐活動當中,讓他們敢于大膽地用音樂表達自己,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和音樂表演的自信心。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樂是一門實踐性和綜合性都非常強的學科,它來自人們的日常生活,卻又比實際生活更能打動人心。要想有效地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老師就要大力開展音樂教學活動,實現對學生各個感官的充分刺激,從而提升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
首先,老師要堅持教學活動同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比如,音樂老師可以找一些當前網絡上非常流行的歌曲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興趣的帶動下自覺地加入學習當中去,從而實現對音樂知識的進一步掌握,促進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其次,在教學過程當中,老師也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指導作用,對課堂走向進行把控,引導學生們結合生活實際去正確理解和學習音樂。比如,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歌曲《辣妹子》,對這一歌曲進行詳細的教學分析,讓學生們對整個歌曲的構架和編排都有更深入的理解。不僅如此,老師還要進一步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聯系生活實際對這首歌曲進行講解和知識的延伸,讓學生們進一步掌握歌曲的創作背景,以及創作中涉及的地域特征等等,從而實現對學生知識的豐富和拓展,使其核心素養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最后,老師們還應該堅持趣味性教學的原則,改變以往枯燥的教學模式,開展更多有趣的教學活動,如聽歌寫詞、旋律接龍等音樂游戲,讓學生們能夠在參與游戲的過程當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點燃他們學習音樂的熱情。
(三)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要想在核心素養視野下有效提升音樂教學質量,老師就一定不能忽視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環境的熏陶對于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只有創造出濃郁的音樂教學氛圍,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愛,使之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老師可以單獨開設音樂鑒賞課程,在課堂上播放一些經典曲目,讓學生們先細細地品味歌曲的韻味,然后再引導學生來講述自己對這些歌曲的感受和看法,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之后老師再對這些曲目進行講解,讓學生們能夠學習到更多的音樂鑒賞知識,從而更好地運用到以后的音樂賞析當中。比如,老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我和我的祖國》《祝酒歌》等經典歌曲,讓學生在欣賞到優美歌曲的同時,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到這些歌曲創作的時代背景、風格以及編曲結構等等,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鑒賞能力。
(四)增強學生對音樂情感的把控能力
音樂是人類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學生要想充分地把握音樂作品的精髓,就一定要深入挖掘歌曲中所包含的情感色彩。而要想實現對歌曲情感的深刻體會,老師就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充分調動自身的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樂教學活動當中去。音樂老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方法,為學生們創建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讓課堂氣氛能夠更加活躍,讓學生們能夠在這樣的教學環境當中有效地調動自己的感官意識,對歌曲進行深入賞析,從而增強他們對音樂情感的把控能力。比如在學到《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時,老師就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相關教學資料的搜集,把相關的影視片段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出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歌曲中所描繪的愛國情懷,從而起到刺激學生感官的作用,以此增強學生對于音樂情感的把控能力。
(五)創新音樂教學模式
音樂老師應當創新音樂教學模式,把核心素養的培養充分滲透到音樂教學活動當中,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和綜合音樂素養。首先,老師一定要深化對當前教學模式的認識,意識到現有教學模式的缺陷和局限性,并對當前的教學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以起到提升音樂教學效率的作用。老師要摒棄落后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積極更新音樂教學模式,開展形式更加多樣、內容更加豐富的教學活動,實現對學生音樂能力的有效培養。
比如,在學習《黃河大合唱》這首歌曲時,老師就可以先引用鋼琴家郎朗曾經在黃河岸邊演奏過的鋼琴協奏曲《黃河》,讓學生們在欣賞大氣恢宏的演奏中充分調動起自己的感官感受,引起學生的共鳴,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進一步激發。然后老師再切入正題,引出教學內容,讓學生們帶著探索的熱情進入《黃河大合唱》的學習當中,從而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四、結語
在核心素養視野下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時,老師們一定要充分運用多種音樂形式開展教學,實現對學生各個感官的有效刺激,從而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另外,老師要幫助學生熟悉多種音樂形式并學會運用,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讓學生們感受到參與音樂學習的樂趣,從而實現對音樂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鄒采芳.探討基于核心素養視野下的音樂教育教學實施策略[J].教育天地,2019(18):167-168.
[2]李佩珍.小學音樂教育關于核心素養的培養[J].體育藝術,2020(17):236-237.
作者單位:
商丘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