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杰 鄧綺琪 盧遠


【摘 要】本文基于中英兩國高中地理課程目標在實施緣起、對地理課程發展的影響以及目標價值導向上的不同,對英國GCSE課程制度下的高中地理課程目標與我國《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下的課程目標的研究背景、目標概況、目標體系、目標內容進行比較分析,從而提出增強學生對地理知識和地理情境的接觸、培育學生對地理過程和變化的探索精神、在適當增加地理實踐課時的同時培養學生應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全球意識與應對挑戰能力培養的觀點。
【關鍵詞】高中地理 課程目標 比較研究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42-0014-03
英國最新版的《英國國家地理課程》,把英國的中小學地理教育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關鍵階段一到關鍵階段四。在關鍵階段四,學生進入普通中等教育證書(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簡稱GCSE)的相關課程學習,學制為兩年,課程結束后參加線性GCSE考試,獲取相應的等級證書,以此作為升入普通教育證書高級水平課程和大學錄取的參考依據,相當于中國的高一和高二年級階段。課程目標是一門課程實施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評價課程實施效果的依據,在課程建設中尤為重要。英國GCSE地理課程目標對應我國的高中地理課程目標,本文將對英國GCSE地理課程目標與我國最新版高中地理課程目標進行比較,分析兩國地理課程目標的異同點并從中獲取一些啟示,以促進我國地理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一、中英高中地理課程目標比較的研究背景
1.目標實施緣起
我國實施新版高中地理課程目標,首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為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同時,這也是基于十幾年來我國高中地理課程改革與發展經驗的一次推陳出新,為后面地理課程的建設發展提供方向指導。英國于2014年頒布新的普通中等教育證書地理課程目標,2017年9月,所有GCSE考試科目全面實施新內容,此舉旨在解決當時英國GCSE考試制度、受控評價制度、教育體系不完善,以及民眾對教育信心不足、滿意度不高等突出問題。因此,在目標實施緣起層面,英國與我國有所不同。
2.對課程發展的影響
在對兩國高中地理課程發展的影響層面,主要從課程標準及其課程目標對教材編寫及學科建設的指導方面進行比較。我國高中地理課程目標于2017年頒布實施,基于此次課程目標以及課程標準,我國在2019年出版了高中地理四大版本的新教材,告別了基于2003年實驗版課程標準及課程目標的實驗版教材。同時,高中地理教師也必須研讀新課程標準與新教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備課教學。英國教育部在2014年4月頒布最新的高中地理課程綱要,規定地理課程只作為選修課程。根據課程綱要,學生進行地理學習和考試沒有統一的教材和考試大綱,需靠校外的各個考試認證機構根據課程綱要和課程目標自主開發相應的考試大綱并編寫相應的教材,供學校和學生選擇使用。
可見,英國的高中地理教材雖然同樣受課程目標的指導,但由于教材的編寫權交由各個考試認證機構而不能統一,因此教師對課程目標的內涵解讀難免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教材編寫的質量,地理學科的建設則更是雜亂無章。
3.價值導向作用
人地關系一直是地理學研究的重要主題,而地理教學也應向學生滲透正確的人地關系認識。我國高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通過學科知識的學習逐步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具備應對學習、生活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是我國地理課程目標的價值導向。面對人口增長、資源短缺、全球氣候變暖以及環境破壞和污染等問題,人類社會必須深刻認識到尊重自然規律、人地和諧共生的重要性。因此,我國地理課程目標突出培養學生人地協調思想和可持續發展觀念,同時促使學生從區域的角度去分析人地關系,通過培養學生的行動意識和能力,讓學生從實踐的角度去感悟人地關系的發展,增強社會責任感。英國地理課程目標是通過地理課程學習讓學生有機會去面對世界及各種挑戰,并促進學生成為具備全球意識、環境意識的合格公民。英國課程目標的育人價值側重培養學生的全球意識、環境意識,表述上較為簡單,我國則是側重在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層面,突出地理教育的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綜上所述,中英兩國高中地理課程目標在實施緣起、對地理課程發展的影響以及目標的價值導向上都有各自的特點并存在諸多不同之處,基于這些特點和不同,本文將從兩國地理課程目標的概況、體系和內容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
二、中英高中地理課程目標概況比較
1.中國高中地理課程目標
2017年我國頒布了最新版的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及其課程目標,該課程目標主要涵蓋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總體目標,即通過在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滲透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地理教育的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第二部分為具體目標,分別從學生對人地關系的正確認識、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綜合分析、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區域認知以及具備運用地理知識和工具解決地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等四個方面進行表述,是對地理課程總體目標的具體貫徹落實。
2.英國GCSE地理課程目標
英國教育部在2014年頒布了中小學教育關鍵階段四的GCSE地理課程目標,其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分別為學科目標、達成目標以及附加的進階目標。學科目標在總體上定位地理科目應當向學生提供機會,以便學生能抓住機會更好地認識世界、面對各種挑戰。達成目標主要是地理課程應該在關鍵階段三的基礎上,在地理知識和事物、對人地關系的理解以及地理實踐技能培養等方面能進一步拓展和加深。附加的進階目標實際上相當于我國的課程目標里的“實施建議”,主要是在KS3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全球意識、人地關系意識、過程性學習意識、綜合分析和獨立探究意識。
3.總體比較分析
中英兩國地理課程目標在總體上具有異同點。相同點是都側重對人地關系的正確認識和對地理實踐技能的培養,以及強調地理的育人價值。不同點是在總體目標上,我國是培養學科核心素養,英國主要是給學生提供面對世界挑戰的機會。我國地理教育應在兩者相同點方面繼續加強,同時也應借鑒英國對學生面對困難與挑戰方面的能力培養,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三、中英高中地理課程目標體系比較
1.目標體系
我國高中地理課程目標結構體系分為總目標和具體目標;英國GCSE地理課程目標結構體系則分為三個層面,分別為學科目標、達成目標和進階目標。
2.體系比較分析
比較二者結構體系,我國高中地理課程目標體系先是闡述總體思想,再分類對四個維度進行描述,從整體到局部,從一般到具體,同時又通過四個維度落實總體的思想,整個目標體系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圖1)。英國地理課程目標結構體系的三個層面,前面兩個層面屬于遞進的關系,即先提出整個地理學科的目標,根據學科目標再提出學生學習后的達成目標,兩者有前后順序。同時第三個層面的進階目標是對前面兩個層面的要求,即學科目標和達成目標都必須反映進階目標的內容要求(如圖2)。相較而言,英國的高中地理課程目標體系類似于我國的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的關系,而我國高中地理課程目標的結構體系更加緊密和富有邏輯聯系。
四、中英高中地理課程目標內容比較
在目標內容方面,我國高中地理課程目標的內容與英國互有特點。我國主要從學生能夠形成對人地關系及其影響的正確認識、能夠運用綜合辯證的思維看待地理事物和現象、能夠從區域的角度去認知和分析地理現象、能夠運用地理技能去獲取地理信息并使問題得到解決等幾個方面進行課程內容的表述。英國課程目標的內容主要是強調學生要增加各種地理情境知識,增強對地理過程的認識,能夠描述復雜的人地關系及影響,注重對不同區域與環境之間的動態聯系,側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究能力,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各種地理實踐技能和方法。兩國目標內容具有相同點和不同點,具體對比如表1所示。
五、教學啟示
1.增強學生對地理知識和地理情境的接觸
英國課程目標對區位知識、地方知識、環境知識以及社會、政治和文化等地理情境較為關注,我國課程目標則更多介紹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具體的地理知識和地理情境較少涉及。因此,我國高中地理課程目標可以在滲透學科核心素養的同時適當穿插地理基礎知識和地理情境,通過課程目標上對知識和地理情境的重視,引導地理教師和學生加強對基礎知識尤其是地理情境的了解與掌握,通過地理教育拓寬學生的地理視野,增進學生的家國情懷,增強學生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與保護意識,真正實現地理育人功能。
2.培育學生對地理過程和變化的探索精神
英國高中地理課程的進階目標強調學生對地理過程的學習進而讓學生深入認識地理過程變化特征,注重培養學生對地理過程和變化的認識與了解。我國高中地理課程在這方面也可以借鑒,在課程建設與教學評價中加強過程性、表現性評價,引領學生對地理過程與變化的思路建設,引導學生注重過程性學習,而不是只關注一兩個知識內容的習得。例如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地理實踐等的學習中,應更多地關注探究問題的研磨,鼓勵學生更多地參與地理實驗過程的設計與探究,培育學生對地理過程和變化的探索精神。
3.適當增加地理實踐課時,培養學生應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中英兩國的地理課程目標都較為重視地理實踐技能的培養與運用,但在具體教學內容的安排中,兩國都未足夠重視。因此,我國必須在中小學課堂的課時安排中,根據具體實際適當增加地理實踐課時,并在保障學生安全前提下統籌規劃,科學合理實施。我國有些地方已經開展這方面的實踐,例如這幾年火熱的中小學研學活動。但大部分都只是走馬觀花,并未能真正做到“研”和“學”。因此,只有增加地理實踐課時,并做好實踐課程的價值培養策略,讓學校和學生及其家長都足夠重視,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應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加強學生全球意識與應對挑戰能力的培養
在中英課程目標的深度比較中,對學生的全球意識和應對挑戰能力的培養方面,我國較英國關注得更少。當今世界,全球化已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大國之間的博弈更是日趨激烈。青少年學生是國家的棟梁,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必須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全球意識尤其是應對挑戰能力的培養。地理學科特有的性質與全球意識等方面的相關性較強,在地理教育中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全球意識培養,幫助學生樹立全球觀念,引導學生面對挫折與挑戰,并逐步提高學生應對各種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曾瑋.英國KS3國家新地理課程標準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9(11).
[2]丁堯清.英國最新高中地理課程綱要:普通中等教育證書(GCSE)地理學科內容[J].地理教學,2016(8).
[3]李玲玲,王舒琦.回顧與展望:英國GCSE考試制度改革三十年[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9(10).
[4]張家勇,朱玉華.英國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改革的緣由、舉措和特點[J].世界教育信息,2017(24).
[5]申敏婷,文喜福.中英兩國初中地理課程標準的比較與啟示[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9(10).
【作者簡介】吳永杰,男,南寧師范大學在校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學地理教學;盧 遠(通訊作者),男,南寧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地理教學論。
(責編 楊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