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文豪
摘 ?要: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表達意思、溝通感情的工具,是教師教講授知識的基本手段。在體育的實際教學中不同一般語言教學,教師通常運用一種無聲的語言——“體態語言”來幫助教學,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掌握了體態語言規律,有助于了解學生的信息反饋,調控自我情緒,駕馭教學航舵,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體育 體態語言 教學運用
大家都知道,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用來表達意思、交流思想、互通感情的工具,是教師講授知識、溝通情感、傳遞信息的一種最基本的手段。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看到的各種姿態和手勢來幫助講解,學生聽課時目不轉睛的神態,有時搖頭、有時晃腦、有時微笑、有時沉臉等,這些自覺不自覺地傳遞出來的動作和表情等特定的體態特征,稱之為“體態語言”。
人們在交談中,無聲的動作不僅起到點綴語意的作用,而且能起到形象直觀的表達效果,達到“無聲勝有聲”的功效。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學生的興趣、愉快、難受、痛苦和對老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或對學習內容是否有興趣以及是否學會動作技術等,通常都是不直接說出來,而是通過他們的行為舉止,面部表情流露出來,甚至有時是無意識的舉動表現出來的。那么,體育教師如何在體育與健康課教學中運用體態語言,發揮其對教學的正面作用,消除其負面影響呢?通過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與對體態語言的不斷研究,談談自己的看法和體會,以供同行參考。
一、運用體態語言要準確、規范、恰到好處
在體育與健康課教學中,體態語言只是教師進行教學時的一種輔助手段,傳授知識主要靠教師的口頭語言表達出來,因而在運用體態語言時一定要準確、明白、健康、簡潔、規范,不僅要求教師示范能達到優美、舒展、大方、輕松、自然、準確,努力給學生一個完整、美好的動作表象(體態語言),而且還必須嚴格按照教材的動作要領去示范,其它像提醒、評價、指揮等體態語言也要有明確的目的性,不要隨便亂用,充分體現教師應有的氣質和修養。比如,教師在做某一動作示范時,所運用的體態語言(動作和表情)過于夸張或者偏離教材內容所規定的示范要求,會使學生看不明白,擔心自己不能完成;或者給學生一種粗野、修養低、隨隨便便的印象;又或者給學生表現出松松垮垮、不莊重、不嚴肅的形象,喪失表率作用;很可能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導致學生不尊重老師的現象發生。可見,體態語言是否準確、規范、恰到好處,直接關系到教師的個人形象和對學生的感召力,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充分了解學生體態語言規律,掌握學生信息反饋
在教學中,單從某一方面或者某一角度了解學生的信息反饋來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我認為這樣的信息反饋是不夠的,也不太全面,更不科學。甚至談不上了解學生運動負荷,心理壓力。掌握運功技能等情況的信息反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并不是消極的個體,他們的心理變化和情緒反應會通過體態語言表現出來,通過這樣的信息反饋往往會造成教師以自己的主觀愿望去實施教學,因而達不到應有的整體教學效果,如生理、意志、品質、人格、美育等綜合效果。由此可見,也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
三、合理運用體態語言,有利提高教學效果
要提高體育與健康教學效果,教師除了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講解透徹外、完美的示范外,還要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心理變化和外部表情,更少不了在教學中合理運用體態語言。通常在教學中,學生并不是消極被動的受體,他們的心理變化和情緒波動是借助于體態語言表達出來的,教師要正確合理地運用體態語言,有利于創設教學的生動環境與和諧氣氛。教師的語言,行為不僅要影響學生的智力和能力,還要影響學生的情感、意志、品德等非智力因素。運用體態語言教學,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提示與信任,甚至從教師的一次微笑,一次目光的暗示,一次點頭中獲得巨大的學習動力和心理的滿足,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鼓勵。例如,我在上跨越式跳高內容時,為了使學生掌握好此動作技術,我充分運用體態語言對每一位學生給予點頭和微笑,示意學生完成動作或鼓勵學生繼續練習,對學生出現錯誤動作采取搖頭或擺手等體態語言加以提醒(如:助跑時我快速擊掌示意提醒學生速度不斷加快;起跳時在學生視線內快速做抬腿的動作提醒學生起跳,過桿時我迅速大吼一聲:“打腿”提示學生騰空越桿),使學生興趣大增,練習積極性高漲,較好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達到了教學目的,提高了教學效果,使學生基本掌握了跨越式跳高技術動作。
四、自我調節無意識的體態語言
在教學中,運用體態語言,要防止無意識體態語言的出現。教師心理、情緒上的變化,往往會通過自己的無意識語言不自覺地表現出來,對教學起到負面影響。例如,教師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挫折,不順心的事,情緒低落,心情不好,上課時示范無力,說話大聲呵斥,甚至粗言穢語,對學生亂發脾氣,沉著臉等,都會影響學生的行為和情緒,影響學生的記憶和活動積極性。但是,我們作為教師,面對的是天真活潑、富于好奇的學生,不管出現任何情況都必須加以克制,自我調節,不要讓無意識的體態語言表現出來,否則,就上不好課,特別是體育教師尤為重要,甚至會出現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荒唐舉措。因此,教師要自我調節好無意識的體態語言,盡量克服它的負面影響,這不僅需要教師清醒的理智,更需要教師深厚的道德修養和堅強的意志品質,也只有這樣,體態語言就會產生應有的作用。
綜上所述,體育與健康教學是“教”與“學”高度統一的過程,是“講解、示范”到“領會、活動”的橋梁過程;是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鍛煉身體的特殊過程。因此,教師在幫助學生獲得正確的學習方法,正確的技能、技巧的同時,并充分運用體態語言,可使師生情感流露,相互傳遞信息,從而提高“教”與“學”,“講”與“練”的效果,達到教學相長的教學目的。
(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第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