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婉菲
摘 ?要:在我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學體育肩負培養學生德、智、體綜合發展的重任。小學體育教育應關注小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水平,這就決定了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活動不能局限于單一地灌輸體育理論知識或者訓練運動技能,更重要的在于以體育運動為載體,培育健康心理、塑造強健體魄,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好習慣。本文通過分析小學體育創新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與應用策略,期望對體育教育改革有所啟發,全面調動小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讓他們在快樂體育中釋放自我、緩解壓力,獲得身心健康發展,提升終身體育發展能力。
關鍵詞:小學體育;素質教育;創新教學
“少年強則中國強”,良好的身心素養是小學生未來成長成才的基礎保障,而新形勢下的體育教育活動以培養小學生運動興趣、鍛煉身心素養為出發點,在強化體育運動技能的基礎上,也關注如何滲透體育精神、如何提升體育素養。核心素養教育對小學體育課程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發展要求,小學體育教育亟需轉化落后的教育理念與單一的訓練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一、小學體育創新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
(一)創新教學模式有利于磨煉意志品質
小學生正處于身體快速成長的特殊期,與此同時他們的心智尚未成熟,還沒有建立完善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亟需在學校教育中受到積極的影響與啟發,潛移默化地塑造良好的個性品質與人格修養。而借助體育教育的機會,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則能助力小學生獲得身心健康發展,在艱苦的體育訓練和激烈的體育比賽中磨煉小學生的意志品質,形成堅忍不拔的意志力,塑造勇往直前、不言放棄的體育精神,增強抗挫折能力,這對他們今后更好地面對學習與生活有積極意義。
(二)創新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團隊精神
縱觀現代社會發展,對復合型的優秀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與此同時,任何一個項目的成功都離不開團隊的共同努力,而對于從小嬌生慣養的學生來說,他們更傾向以自我為中心卻模糊了團隊意識。體育運動本身兼具競爭性與合作性于一體,如足球、羽毛球、籃球等都需要隊員之間的通力配合;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除了運用技戰術,還學會了如何融入團隊、如何處理人際關系,深刻體會合作的意義,培養良好的團隊精神,樹立集體榮譽感。
(三)創新教學模式有利于促進身心發展
創新教學模式凸顯了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體育的學科特色,一方面關乎小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培養自覺鍛煉的良好習慣,既能鍛煉身體,也能提高運動水平,增強抗壓能力,有利于今后更好地融入社會、適應社會;另一方面關乎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有效提升,塑造優良的道德品質,在多樣化的體育活動中體驗社會規則,培養競爭意識,生成創新動力,大家全身心地投入體育運動,愛上體育鍛煉,緩解內心不良情緒、放下學習壓力,使得當代小學生群體更有活力,精神充沛。
二、小學體育創新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實施以賽促教,調動參與熱情
想要提高體育教育的有效性,無論如何創新教學模式,歸根結底都要訓練學生扎實的體育基本功,掌握體育運動的基礎知識,強化技能訓練,才能提高運動能力,為終身體育做好鋪墊。如足球教學過程要強化足弓觸球、足尖觸球的訓練;籃球教學過程要強化原地運球、投籃的訓練等等。為了調動學生的訓練熱情,不妨多組織一些精彩的競賽活動,通過以賽代練模式刺激小學生的參與欲望。例如,練習“原地運球”時,將學生分成多個競賽小組,開展一場別開生面的“運球比賽”,比一比哪一組持續運球不間斷,堅持的時間最長。通過小組競賽,激起了學生的斗志,大家共同為了團隊榮譽而戰,運球過程中自覺地規范技術要點,調整姿勢,不斷加快速度,直到熟練地掌握運球技術。
(二)設計微課活動,規范動作要領
常規的體育教育模式多集中于室外進行,在開闊的教學空間里,難免有學生跟不上老師的節奏、聽不清楚老師的講解、沒能掌握示范的動作要領等等,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學習效果,而且也導致學生對體育運動逐漸失去了興趣。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發揮巨大作用,體育教育也能積極運用微課模式,老師提前錄制微視頻,系統整理體育運動的理論知識、動作要領以及示范動作,便于學生觀看、模仿與訓練。例如,練習“蛙跳”動作時,借助微視頻分解動作要點,播放視頻時每展示一個動作就按下暫停鍵,如此一來就能完整地、連貫地展現“下蹲”、“起跳”、“騰空”和“落地”四個動作流程,有助于學生抓住每一個細節,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短視頻的最后,又加入了一些常見的錯誤動作,如蛙跳時手腳動作不協調,讓學生自己分析這些動作錯在哪里、如何糾正,以此增強自身動作技術的規范性。
(三)組織趣味游戲,落實快樂體育
追求快樂體育思想,要多設計趣味的體育游戲活動。尤其對于天真爛漫的小學生來說,他們愛玩、愛鬧、愛動,以游戲為載體,給體育課堂注入新鮮、趣味的元素,吸引他們參與其中,既有利于提升教學效率,也有利于培養體育運動興趣。例如,練習田徑的“投擲”動作時,改變以往枯燥的訓練模式,導入“快樂的紙飛機”游戲情境,先展示一組飛機戰隊在空中飛行表演的圖片,再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大家自己折疊紙飛機并模擬飛行的隊形,各小組投一投、比一比,看看誰的飛機飛得最高、飛得最遠。通過游戲情境,強化了小學生的投擲技能,他們在實踐中掌握“肩上屈肘”的要領,體會最佳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正確揮臂、快速反應,動作連貫且簡潔明了。
由上可見,素質教育大環境下,體育教育改革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重視;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應客觀反思以往訓練效果差、學生參與度低的深層原因,立足核心素養教育的根本要求,考慮小學生的興趣愛好、運動能力與身心發展特征,探索有效的、新穎的、個性的創新教學模式,營造濃厚的課堂學習氛圍,吸引小學生主動學習體育知識、主動參與體育鍛煉,進而提升體育能力,塑造體育精神,為終身體育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晶.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體育個性的培養[J].讀與寫,2020,17(27):230-231.
[2]謝衫衫.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興趣的培養探討[J].參花,2020,(20):65-66.
[3]丁超.淺析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方式[J].考試周刊,2020,(71):113-114.
(浙江省義烏市荷葉塘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