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媚
【摘要】隨著我國統編教材工作的不斷開展,小學低年段的寫字教學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提升,為了適應這種發展現狀,我國的基層教師在寫字教學方面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力求在低年級階段的寫字教學中利用各種新型的教學理念與方法發展我國的教育教學質量。因此,本文對小學低年段的寫字教學方法進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進一步通過寫字教學的途徑提升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統編教材;低年段;寫字教學
在小學的教育過程中,寫字能力的高低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會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在統編教材背景下這種影響將會被擴大。因此,需要教師重視學生寫字能力的培養,將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充分的運用,并且把先進的教學理念帶入到日常的教學環節,進一步通過寫字教學的途徑提高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
一、營造一個有益于學習寫字的環境,提高學生在寫字方面的興趣
興趣對于一個人的學習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要讓學生愛寫字,寫好字,氛圍的浸潤與感染很重要。當把學生的寫字興趣激發后會收獲很好的教學效果,對于小學低年段的學生而言,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力。相比于其他的高年級學生,低年段的學生因為年齡以及閱歷的限制,無法在單調的寫字學習上投入過多的精力,因此,需要教師在學生的寫字興趣上進行適度的引導。比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展示一些古代經典作品,并且結合相應的奇聞軼事使學生更加樂于去了解寫字方面的內容。教師在進行趙孟頫行書《入城帖》的教學時,可以搭配上作者的個人經歷,并且可以切合實際的進行情景的還原,讓學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到我國古代的書法內容,進而激發學生進行下一步學習的興趣。
在統編教材的背景下,需要教師結合課本的具體內容和學生的自身情況,采取最佳的教學方法來進行寫字教學。經過調研可以發現,小學低年段的學生往往擁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因此,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將書寫最美的一面進行展示,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書法的絢麗多彩。教師在平時的板書、批改作業的環節中需要做到真正的橫平豎直,整體工整。在學生的模仿學習過程中,要多進行表揚,在這樣的教學環節中,學生經過大量的練習收獲教師的表揚,獲得了內心上的滿足感,學習的興趣也就日漸增加。
在日常的批改作業中,需要教師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寫字的興趣。比如,教師根據學生上交的作業進行公平的評分,對于評分較高的學生可以采用一定的獎勵,可以讓學生在擁抱、糖果、小紅花三個中選擇一個,并且將評分較高的作業在班級的表揚角進行展示,以資鼓勵。在這樣的教學環節設計下,部分學生為了獲取更多的獎勵,便會在寫字的學習過程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學生中經過表揚的同學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培養學生的興趣比直接進行生硬的教學會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從學生自身加強了對學習的主觀性,為將來的多科目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學生未來的長遠發展也做出了很好的鋪墊。
二、在傳授正確姿勢的基礎上進行深層次的引導
習慣的養成需要學生進行長期的堅持與教師的合理指導,好習慣對一個人的未來發展可以發揮非常大的積極影響,但是養成習慣的過程較為艱難,因此,需要學生在寫字姿勢的保持和平時寫字時都保持較高的水準,進而促進寫字習慣的養成。
(一)改進原本寫字姿勢的問題,并及時的糾正姿勢的錯誤
通過對我國所有地區的學生進行調查,可以發現很大一部分的學生在寫字姿勢的方面存在著很大的錯誤,因此,導致我國低年級學生的近視率不斷上升。為了改善這種不良的現狀,需要教師在進行寫字教學之前把正確的坐姿和握筆的姿勢進行專項的教學,并且在日常的寫字教學中對存在錯誤的同學進行及時的糾正。在正確姿勢的寫字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疲勞將會得到很好的緩解,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使學生免受近視等多種疾病的危害。
除此之外,正確的寫字姿勢對學生下一步的寫字學習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在正確姿勢的書寫過程中,學生對于筆的把控能力將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進而在寫字時對速度和靈活度可以進行很好的掌控,從而更好地進行日常的書寫訓練,在長期的習慣養成中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因此,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姿勢進行有針對性的糾正與完善,如果長期采用錯誤的姿勢,將會對學生的未來產生深遠的不利影響。
(二)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有“金石可鏤”的恒心
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學生進行長期的正確訓練,這對教師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加大對學生的監督力度,進而促進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當代的小學生在寫字的過程中都存在著一個通病,那便是在進行書面展示和練字的過程中可以保持較高的水準,在進行家庭作業的時候便無法保持練字時的質量。
存在這樣的現象有兩個重要的原因:首先,小學生的家庭作業普遍較多,為了完成任務需要盡快的進行書寫;其次,小學生對寫字的認識不夠充分,認為在進行書面展示或進行練字時需要保證質量,在日常寫作的過程中便不需要進行認真的書寫。因為這種現象的存在,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正面的引導,比如通過講解王羲之在練字時的典故,來促進學生寫字習慣的養成,無論在何時何地寫字都需要保證相同的水平,進而在不斷的練習與應用中,逐步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制定符合現狀的教學計劃與方法
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會提及一個詞語“字如其人”,通過對寫字教學的分析也不難發現寫字與做人二者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寫字與做人都需要教師進行糾錯與指導,只不過寫字是學生進行的一種必備的技能。教師對學生進行寫字指導時,要精確到每一個字,只有在這樣的嚴苛要求下,學生的寫字技能才能得到切實可行的提高。也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學生的寫字指導:
(一)將練習的數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
在小學的教學階段中,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合理的教學環節。小學低年段的學生因為自身的種種原因,在進行練習時容易產生疲勞感,倘若練習數量過多的話,極易產生抵觸等不良心理。因此,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環節設計時,把需要練習的內容盡可能的精簡化,在不斷地練習同個字的過程中感悟寫字的真諦,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在這樣的教學環節中,學生在一點一滴的進步中會收獲大量的成就感,從而更樂于去學習新的內容,精簡化的教學內容也有利于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做出良好的鋪墊。
(二)在課堂教學中及時解決學生的反饋問題
課堂教學環節的進行中,學生對于不認識的字一定產生很多的問題,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教師需要進行及時的解決,防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降低。在進行生字講解時,教師需要對該字的形狀以及內涵進行充分的講解,以便于學生可以更好的了解這個字。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提出的任何問題都應該給予及時的解決,盡可能做到課上問題課上解決,從而在課下可以進行更充分的練習,才能從最根本上保證寫字教學的質量。
(三)家校聯手促進學生寫字習慣的養成
當學生離開學校后,教師便不能做到及時的監督管理,因此,需要家長配合老師的工作,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寫字習慣。小學生的自控能力普遍較弱,在學校有教師的監管,可以做到寫字習慣的保持,當回到家沒有教師的嚴苛要求后,需要家長補充教師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傳達寫字習慣養成的好處,進而在家校聯手的條件下達到學生寫字習慣養成的最終目標。
四、結束語
在統編教材的背景下,小學低年段的寫字教學在各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指導下得到了改善,從而利用良好的寫字教學為學生的下一步發展發揮積極的影響,為學生的未來發展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云晶,劉東海.激發習字興趣,提高寫字能力[J].吉林教育,2006(10).
[2]王海玲.論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J].環球人文地理,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