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
摘?要: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通過學科教育培養學生們的核心素養已然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務。教師不僅需要不斷地提升小學生們的學習能力,還應當全面培養小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們在學習中真正地感受到語文學科的美,從而培養良好的語文核心素養。朗讀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小學生必須具備的語言學習能力之一。在小學高段教學中,學生們不僅需要學會朗讀,還要通過朗讀培養良好的語感和語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教學;朗讀能力;核心素養
朗讀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當代小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小學生們在學習中應當進行一定的朗讀學習,從而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高。朗讀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課文中的內容,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表達能力,朗讀學習可有效地反作用于學生們的日常書面學習,對學生而言是一大助益。當代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創新朗讀教學的教育形式,開展高效教育模式,激發學生們朗讀學習興趣的同時,有序進行科學的朗讀訓練,快速提升學生本身的朗讀能力。
一、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朗讀教學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一直以來都很難得到有效的提升,學生們在面對朗讀學習任務時,有時候也很難快速地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大量的教學實踐調研證明,朗讀教學是極為重要的,卻也是被嚴重忽視的。一直以來,小學語文教育大綱中都沒有明確朗讀教學的實際要求和教育方向,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階段的朗讀只存在于早自習和課上對課文的簡單朗讀。朗讀時間并不充沛,很多學生甚至并沒有意識到朗讀學習的重要性,這樣一來,學生們在學習中,也很難真正地從朗讀學習里得到太多幫助和提升。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的時間非常少,加上語文課程本身所要教育的內容就非常的繁雜,也就導致了教師對朗讀教學形成一種忽視的態度。教師本人不注重朗讀教學,直接影響了學生們對朗讀學習的看法。此外,朗讀教學方式在當前教學環境下并沒有太多的創新,教育方式一直以來都比較單一,學生們的朗讀學習方式也非常的固定。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更喜歡將朗讀教學的素材放到課本上,學生們只是簡單地對課文進行朗讀,朗讀的題材和方式都能非常的單一,沒有太多內容。這樣一來,雖然也進行了一定的朗讀教學,卻并未真正地發揮出朗讀的作用,學生們的朗讀需求也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滿足。
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教學時間非常有限,這也就導致了學生們往往在課堂學習中并沒有太多的機會進行朗讀,大部分的學生很難在課堂上展現自己的才能,由此一來,學生們的朗讀熱情以及對朗讀學習的重視程度也就大打折扣。在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教學中,對于朗讀教學的評價一直以來都比較刻板,教師對學生們朗讀的結果并沒有太過全面的評價體系。一般來說,大多數教師在學生們進行朗誦練習時,所提出的評價方式非常的籠統,評價內容大多模糊,沒有太多的針對性。教師評價內容多為“讀得很流利”,“你讀得很有感情”,“讀得不錯”,以及“好的,我們來看下一段”這樣的話語,學生們并不能從教師的評價中得到太多有用的信息,學生們朗讀過程中的發音、語調以及對文章情感的理解程度也并沒有從教師的評價中體現出來。這樣一來,是十分不利于學生們進行反思和提高的,學生們的朗讀變成了一種流程化內容,朗讀教學本身的意義和價值并未因此得到完全的體現。
二、朗讀教學開展的方式
(一)調控朗讀時間
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開展朗讀教學,首先需要真正地重視朗讀教學的作用和意義,有效調控朗讀教學的時間,從根本的教育理念著手,積極及時地革新教育觀念,從而創建新型教學模式。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中,朗讀所占用的時間并不多,而實際教學中,有很多機會可以開展一定的朗讀練習。例如在學習《父親的菜園》一課時,教師可以再引導學生進行文章閱讀之后,拿出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們將剛剛分析出來的文章主旨消化一下,然后大聲地朗讀出來。學生們在理解文章的前提下對文章進行朗讀,也是一種思維的完善和提升,不僅能夠得到更多朗讀的空間,還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基本學習能力。
(二)豐富朗讀內容
在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朗讀教學,單純依靠課本中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應當適當地擴充一些朗讀素材,豐富朗讀內容,采取更為多樣性的朗讀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們的朗讀興趣,從而增強朗讀教學的效果。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當進行積極的創新和實踐,不斷地摸索更為有效的教育方法。例如在學習文章《九寨溝》的時候,學生們對九寨溝的景色有了深刻的認識和影響。之后,教師通過多媒體軟件,展示了一篇同樣題材的文章,并且引導學生們進行朗讀。朗讀時,學生們可以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也可以轉換身份和角度,以導游的角色,對九寨溝進行詳細的解說,體驗一次當解說員的樂趣。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地讓學生們成為課堂上的主人,在課堂上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是開展教育活動最大的意義所在。
(三)優化朗讀評價
優化朗讀評價,教師應當積極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對小學生的朗讀熱情和朗讀成果進行客觀的評價。在評價中,教師應當在真切地傾聽學生朗讀過程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鼓勵式評價。例如“讀得非常不錯,情感很飽滿,如果聲音再大一些,相信后排的同學能聽得更清楚了”,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快速地指出學生們朗讀中的優點和特色,還能夠委婉地點明朗讀中的一些不足,給學生更多的鼓勵。對于學生的一些大膽嘗試和朗讀表現,教師應當以平常心的態度面對,更多的給予肯定和贊賞,逐步引導學生們在朗讀學習中找到自我,更為舒暢地表達出來。優化朗讀評價,同樣是一種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藝術,教師應當在教育教學中,更多地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給予學生所需的幫助和引導。
綜上所述,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開展朗讀教學,教師應當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為教育目標,更多地以學生為主體,在教育教學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曾春秀. 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2):41.
[2]黃宏桂.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探討[J]. 課程教育研究,2018(52):145.
(四川省興文縣古宋鎮第一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