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芯慧
摘?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為形成嚴密的數學邏輯和產生與實際的緊密聯系,根據學情捋順教法則顯得尤為重要,從而使數學學習真正發生,擺脫為教而教,為學而學。本文以從算式到方程內容為例,探討如何讓學習真正發生。
關鍵詞:初中數學;從算式到方程;教師教學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引導學生的“學”,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讓學習真正發生”應成為教學努力的方向。“從算式到方程”是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的內容,讓學生初步體會從算式到方程是數學的進步,同時應意識到本章的學習是小學階段簡易方程的延續,也是后續方程學習的關鍵性基礎。
一、設計新穎的課堂,把握關鍵
要使數學真正發生,自然且連貫的教學節奏不可或缺。在導入環節,用方程史話視頻引起學生興趣和思考;學案和導視圖的使用,使課堂高效完整。在小組展示環節,教師通過讓答案正確的同學給答案錯誤的同學講解,使得學生對該知識點有進一步的掌握,并且統計回答正確的人數,用數據說話,更具有科學性。課后總結采用教師將本節課知識點逐一詢問,進而學生回答是否掌握的方式,這使得學生在課堂結尾的總結過程中,讓知識點成串地映在腦海里,并且齊答也增強了同學們學習的信心,自然而然生成真正的數學。
二、發現真正的數學,思考在先
(一)為什么要學習方程
張奠宙教授提出要把握數學的教育形態,所謂數學教育形態就是把數學知識整理成有利于學生接受并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形態。要讓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從算式到方程是數學的進步,在大多數老師的授課過程中均設計對比算式與方程解決數學問題的利弊環節,如推算年齡、雞兔同籠、行程問題以及丟番圖等事例。經過探討得出結論,什么樣的問題適用于算式解法,什么樣的問題適用于方程解法,要讓算式的局限窘迫凸顯出來,讓學生對從算式到方程的理解完成自然轉場。
(二)教模型與悟模型
在數學的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一步步領悟到關鍵點遠好于教師向學生一味地灌輸數學思想與模型。以這次授課的方程為例,“為什么要設未知數”則成了最首要也是最關鍵的問題,切忌直接要求學生列方程必設未知數,這不僅會使學生對方程的學習產生疑問,也不利于接下來一元二次方程等的進一步學習,而應該引導學生利用假設的思想去列一個數學的等式,之所以有不知道的數值,所以才要用未知數來代替,這也就很好地引入了方程。其次,應從兩個角度進一步理解方程,即相同背景用不同模型表示,以及相同的模型用不同的背景表示。最后要引導學生用算兩次的思想來找方程的等量關系。
(三)如何確定重難點
想要確定重難點,首先要明確重點和難點分別來自教學環節的哪個部分。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在教學內容及解析的環節根據內容的重要程度確定教學重點;而教學難點則來自于學情分析,即通過對學生現有水平的分析來確定什么樣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是陌生的、是難以掌握的,并且要考慮到要怎樣設計教學環節以克服教學難點。
三、進修科學的教法,查找不足
(一)目標的設置與陳述
要區分單元目標與課程目標的設置,二者不可混淆。首先,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課程目標,是想讓學生通過三年的數學學習而達到的要求,它指出了學生達成目標時的思維能力、行為習慣等特征,但并不具體指明特定的學習,當課程目標具體化到特定教學內容時,就是教學目標。單元目標指的是課標中的內容與要求,而課堂教學目標又稱為“三維目標”指導下的單元目標具體化。
(二)教材的使用與改進
當我們拿到教材要利用它的時候,決不應完全依靠教材內容直接搬到課堂教授中,而是要注意創設數學知識發生發展需要,實現數學與生活聯系的情境。也就是應從數學知識發生發展過程的合理性、學生思維過程的合理性上加強思考,進而將轉變學生學習方式落在實處,使師生間從根本上將教材使用完成利用最大化。在具體使用過程中,首先在教學目標的制定時應該以課標為依據;其次,要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現有情況將教材中的呈現順序適當調整,使教學過程更完整;第三,要隨時抓住課堂生成,及時調整教學過程。
(三)問題的提出與作答
教師提出問題后應給予引導與提示,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不要把認為有價值和含金量的東西都自己講,反而讓學生思考討論更有助于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深入理解。同時要減少全班齊答和異口同聲的情況,部分簡單問題可采用此方法來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但使用多了不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教師在提出問題時要注意問題情境、知識脈絡、思想方法、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機融合。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讓數學學習真正發生,對學生和教師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教師通過根據學情對教材教法的了解與處理,做到知其所以然。在此基礎上,為學生的發展留有一定的彈性空間,讓學生親自經歷數學化的發展過程,促進數學素養的形成,學習真正的數學。
參考文獻:
[1]宋玉珍.讓學習真正發生 構建高效數學課堂[J].考試周刊,2019(64).
[2]楊乃旭.生成教學,讓數學學習真正發生[J].啟迪與智慧(中),2020(07).
(遼寧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