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嬌
摘 要:在高中音樂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中,我們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內容,改進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他們的體驗,提高他們在音樂活動的參與度,進而有效培養他們的音樂素養。對此,本文結合新時期職業高中音樂教學特點提出了改革創新的可行策略。
關鍵詞:職業高中;音樂教學;改革創新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也是培養學生審美素養、陶冶其性情的重要手段。在職業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參與到音樂教學中來,獲得親身的體驗,并能感受到音樂的無窮魅力。但傳統的職高音樂課堂教學以教師的“教”為主,忽視 了學生的“學”,不利于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不利于他們情感的發展。為此,我們對音樂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等進行了改革創新,以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音樂教學的效果。
一、創新音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職業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該不拘泥于教材,因為有些教學內容比較滯后于時代的發展,不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嘗試開發和整合優質的音樂資源,將其與教學目標結合起,有機融入音樂課堂教學之中,從而提升音樂課堂教學的吸引力。我們是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創新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的:
(一)增加規定名曲之外的音樂欣賞內容
古今中外,那些膾炙人口的名曲,都是音樂發展中寶貴的財富。在職業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我們一方面要帶領學生欣賞教材上已經提供的名曲,同時還要從課外搜集一些名曲,以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我們在向學生推薦這些優秀曲目時,特別是在教學中,一定要充分 發揮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創設視、聽結合的教學場景,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音樂體驗,帶領他們進入音樂的殿堂,提高音樂鑒賞教學的效果,提升學生的鑒賞力、理解力,提升他們的審美素養。如《第二十一鋼琴協奏曲》《第一鋼琴協奏曲》《馬刀舞曲》等都是有名的樂曲,我們應該推薦給學生,讓他們有機會領悟名曲的魅力。
(二)篩選積極的通俗流行音樂融入課堂
很多職業高中學生都喜歡音樂,卻不喜歡上音樂課,因為他們中有很多人認為,課堂上教 的都是一些“老掉牙”的歌曲,他們不感興趣,而流行樂壇那些通俗歌曲卻是他們的最愛。我們應該 抓住他們的這一特點,從他們的興趣出發,把通俗流行曲目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并與教學目標相結合,同時教師在選擇流行歌曲時,應該發揮歌曲的正面引導作用,通過學習這些歌曲能夠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影響,真正受到藝術的感染與思想的熏陶。
二、創新音樂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音樂的最強內驅力,也最能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因此,我們應該從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發展水平出發,不斷改進和優化音樂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發揮的空間。為此,我們嘗試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音樂。
(一)借用信息技術手段促使學生“主動”地學
在傳統的職業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僅僅講授書本上 的音樂知識,學生也只是被動地接受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卻沒有個人的體驗,未能真正提升他們的音樂素養。新的教育理念下,我們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整合教學資源,并制作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使他們可以利用各種資源主動探究音樂知識。特別是多媒體打造了一個視聽的課堂,有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主動感悟音樂、表達自己的理解,使他們真正沉浸在樂曲的優美旋律之中。
(二)小組學習音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職業高中的學生有強烈的學習音樂的愿望,如果教師只顧自己“教”,不給學生參與與主動探究的機會,那么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應該創新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滿足學生主動學習音樂的需求,而不是向學生進行單向灌輸。其中小組學習就能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體現他們作為學習者的主體地位,最終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在小組學習中,學生間可以相互演唱、演奏,并進行自評或互評,對于解決教學重點難點,改善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評價能力,提高了他們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整合學科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新時期,我們要堅持“整合”的理念,將相互聯系的學科結合起來,一方面可以增強課程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從多個視角來理解音樂作品。如在音樂節奏教學中,我們常常把音樂教學與體育教學中的體操動作建立起有機的聯系,幫助學生理解和感受節奏,感悟音樂。
總之,在職業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進行創新改革,首先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為此,我們要不斷創新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不斷改革教學模式,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親身體驗與感悟的平臺,進而帶領他們真正走進音樂的世界。
參考文獻:
[1]劉鑫.芻議職業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方法[J].黃河之聲,2016(16):45.
[2]金璐.對職業高中音樂班聲樂教學規范性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6(05):197-198.
(云南省昭通市大關縣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