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文英
摘?要:毫不夸張地說,班主任是學校工作中最關鍵的一枚螺絲釘,二十年班主任工作,從陌生到熟悉,從反思到再實踐,我一直在探索。我深知班主任工作就是一個“愛”字。它會讓我轉變陳舊的觀念,改善不足的做法。
關鍵詞:班主任;尊重;引導;理解
一、從重視到尊重
剛任班主任時,我很重視學生,常常和學生一起聊天,一起游戲,各方面都以“為了學生好”為目的。雪天怕學生發生危險不讓他們上體育課;班級的事我都親自把關;認為業余愛好影響學習不讓其接觸;學習不好就找家長、留校寫作業……可是我發現學生對我的苦心不買賬還頗有怨言。
一次次與學生交談中,我逐漸改變了觀念。我重視學生卻沒賦予學生主權,只把學生當作我的產品,按照我的想法去加工成理想的形狀。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以人為本,把重視人、理解人、尊重人、愛護人、提升和發展人的精神貫注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全方位。換言之,教師要尊重學生而不僅僅是重視學生。教師與學生應處于平等的地位才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教師不因為學生特立獨行的個性排斥或污辱學生是對學生尊重的體現,學生可在教師對在自己的理解和接納中獲得尊嚴。
袁奇轉來我班時好動且學習成績差。他最多能安靜聽半堂課,后半堂課就會溜號。我苦口婆心講很多道理,但他滿不在乎。通過觀察了解,我發現袁奇雖然成績差,但是動手能力很強,樂于助人。于是,上課時我會在后半堂課提問袁奇,并安排他任學習小組組長,督促其他同學,適時表揚。袁奇逐漸改變了不良習慣,雖然成績上升不多,但變得積極上進,能主動完成作業。尊重學生的老師才能獲得學生的信服與依賴,才更有利于完成教育這個雙向活動。
二、從傾聽到引導
承擔教學任務,我常急于把知識、道理教給學生,因此多見灌輸、強加、告誡的教育行為。因為我們教育者地位優勢以及權威性還有一份急切的責任心,往往使我們忽略學生的聲音。一個孩子就是一個世界,班主任不能只站在這個世界以外對其進行猜測和揣摩,我們應靜下心來,成為他們傾訴的對象。
我逐漸轉變觀念之后,更重視對學生的了解,以各種方式傾聽學生的聲音,常常和學生們聊天,課間大家一起七嘴八舌地聊,放學后,單獨和某個學生聊。他們有時會問,老師你怎么不愛笑啊?有時會說,老師不厲害,所以某某才不怕你?有一年,校園里流行互贈平安果。一天,幾個孩子送來四五個平安果,都是買來的,還有孩子討論著也要去買。為遏制這種攀比和趕時髦的不良風氣,我當即嚴令禁止,并說不要浪費家長的錢。可第二天,講桌上還是出現一個包裝漂亮的平安果,上面有一張便利貼寫道:老師,你教會我感恩,我最想送你一個平安果,這是我自己做的,沒有浪費家長的錢!當時幾十雙眼睛望著我,想看我怎么批評這個“頂風作案”的人。有人嘀咕:“誰呀,這么不聽話。”“老師不批評他咱也送。”我懂學生感恩之心,怎能打擊可貴的情感呢?我對學生說:“如果你們想表示感恩之心,就像他一樣自己制作特色平安果,包什么都行,包個土豆,還可以稱為‘平安豆!”一句話把學生逗樂了。第二天,我的桌上擺滿了各式自制的圣誕節禮物。
對學生的愛讓我懂得傾聽學生心靈之語的重要,聽要耐心、平等,切不可表現出不滿、輕視、不耐煩。班主任只有傾聽才能準確、及時了解學生,才能找到正確引導學生方法,才能順利開展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才能讓我們所做的一切有的放矢,取得成效!
三、從了解到理解
一個愛學生的班主任是會理性地看待學生的優缺點,針對學生的個性特征,因材施教的,從不同的角度,用多把尺子衡量學生,為其量身打造發展空間。通過對學生多種方式、全方位的了解,我在工作中的增強了目的性,避免了一些工作失誤。
我教過一個叫楊婷婷的女孩,四年級我接手這個班級時,她是班里的尖子生,學習成績優異,又是文藝骨干,愛說愛笑,和同學關系特別融洽。可是五年級下學期開始,楊婷婷經常和同學發生矛盾,學習狀態不好,常常發呆。當時我很疑惑,一個假期的時間,是什么讓這個優秀的孩子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呢?
為了解楊婷婷變化的原因,我進行了家訪。看到楊婷婷因家訪感到為難的表情,我沒把孩子近來表現對家長說,而是家訪后和楊婷婷單獨進行了一次長談。也許出于信任,楊婷婷把事情原因告訴了我。原來,一個六年級男孩糾纏楊婷婷,要和她交朋友,但楊婷婷拒絕了。這事被同學知道了,有人說楊婷婷早戀了。為此楊婷婷和同學發生爭吵,害怕家長知道會打她,怕老師知道會認為她不是好孩子,學習經常溜號。
我首先對楊婷婷進行了開導,讓她知道我相信她也愿意幫助她。我找到六年級男生談話,告訴他交朋友應該把握尺度,不應該影響學習;然后我又召開了班會,和學生們聊了朋友關系的處理問題;制止謠言的散播。不久,楊婷婷又恢復了往日的笑臉,對我更加信賴。
面對青春期的學生,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存在,處理每一個問題我們都要深入的了解學生的情況,不要武斷的下結論,更不要一味地強制要求學生按照成年人的想法去做,理解學生的思想行為的形成原因,引導學生逐步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和人生觀,這才是對學生愛的表現。
總而言之,一個班主任,只要有自己愛學生的獨特的方式,就會形成愛的理論,愛是班主任的終極策略。我會繼續在我熱愛的班主任的工作崗位上做一個愛學生人民教師!
參考文獻:
[1]劉裕良. 淺談小學班主任工作幾點做法[J]. 教育界,2015,000(022):50-50.
[2]王萬水,曹鳳芹. 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幾點做法[J]. 中國教師,2016(S2).
(黑龍江省大慶市鐵人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