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悅
【摘 要】 語文作為初中教育階段的一個重要學科,通過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不僅能夠促使學生語言表達、交流和溝通等能力不斷提升,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文化素養,為學生自主學習與自我發展能力的發展打牢基礎。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采用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營造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并主動改進語文教學評價模式,讓核心素養真正在教學中落地生根。本文將對初中語文核心素養進行概述,并提出了核心素養下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 核心素養? 初中語文教學? 有效性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所具備的學習能力、知識應用能力、適應社會能力、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當前,核心素養是我國教育界的一個熱點詞匯,傳統應試教育體制下的教學模式,難以適應時代進步與發展的要求,因此,教師要采取新的教育模式,在課堂上加強對學生能力與品質的培養。要求教師充分理解核心素養的內涵,將其作為教育的出發點與歸宿,在課堂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深入探究,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同時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滲透核心素養,讓學生在牢固掌握語文知識的基礎上,實現全面素質與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一、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分析
理解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首先要清楚什么是核心素養,為什么稱其為核心素養。其實核心素養就是學生應該具備的積極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必備的品質和能力,重點強調個人的綜合修養、合作參與、創新實踐等各方面的素質,其既重視學科基礎知識,又關注個體能夠適應未來生活發展需要的各種必備素養。語文核心素養是反映在語文科學教育中所必須養成的核心素養。《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可以將語文核心素養概括為語言的建構、思維的發展、審美的形成以及文化的傳承這幾個方面,強調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也就是說,語文核心素養要求學生既具備必要的語文知識,豐富的語言積累、熟練的語言技能、深厚的文化素養以及健康的道德情操等等,其內涵是十分豐富的,是一種綜合性的文化修養,其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和諧發展。
二、啟發式教學,借助多媒體進行展示
運用新媒體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對學生的學習有所啟發,還能加深學生的印象,這種教學效果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可比擬的,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可以結合課外的優秀作品。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實現教學互動,首先要做到真正地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如果說一節課下來,學生都鴉雀無聲那么這堂課學生就是被動的,但是只有學生有興趣學并且主動去學,才會達到高質量的教學效果。在學生交流討論的過程中,老師應該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率的學習。在課內、課外進行啟發和引導,課外學習倡導興趣和研究,課內教學則注重基本的語文能力。老師要結合班上學生的特點進行高效的教學,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堅持文學理論和現實生活相聯系的原則,根據學校的教學理念再結合學科特點,發揮自己講課的優點,適當地、科學地安排教學任務。既要繼承優秀的傳統教學模式,也要在這一基礎上不斷進行創新。因為時代是不斷發展的,而文學也是處于發展的階段。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更新教學觀念和轉變教學方式
更新教學觀念主要是指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將學生看作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則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引導和輔助學生自主開展學習;轉變教學方式主要是打破傳統填充式教學,教師應當結合學生認知水平、綜合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和適合的學習方法,同時鼓勵學生對新知識進行探尋,并對所學知識內容獲得更加深入的理解,從而推動學生全面綜合和個性化發展。如:教授朱自清的《背影》時,首先就可以讓學生閱讀文章,加以簡要了解;然后由學生對文章主要思想內容進行闡述;再者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最后讓學生以自己為例,分享父親表達愛的畫面。這一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
四、挖掘人文元素,培養核心素養
語文這門學科有著工具性與人文性等特點,在新課改深入推進的今天,教師更要注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征,充分挖掘初中語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為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創造有利條件。教師要從教材內容出發,將蘊含在其中的人文知識與人文精神挖掘出來,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人文教育,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也能夠具備更高的人文素養。這就要求教師要深入解讀教材,抓住其中豐富的人文精神內容,在課堂上適時呈現出來,確保在情感與心靈上引起學生的共鳴。例如:在課文《皇帝的新裝》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文章,并采取添加副標題的方式,讓學生深入探究其中的思想與內涵。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采取分角色朗讀、話劇表演等形式,讓學生更加全面認識皇帝這個人物形象。學生在分組討論與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他們逐步向現實生活拓展,感受到文章中蘊含的哲理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對皇帝作出全面而合理的評價。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以“一個( )的皇帝”為題進行作文,便于學生更深一步理解課文,也能從中獲得啟示,避免在生活中發生類似的愚蠢行為。
總之,著力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是新時期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的主線,貫穿于初中語文教學的始終。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意義,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努力從教學目標設定、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以及學習方式改進等多個方面入手,綜合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形成合力,在日常語文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般地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伍梅.基于核心素養重建的初中語文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12).
[2] 丁冬余.試論語文核心素養的涵義、特征及培養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學模式理論的分析[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