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論述基于核心素養的班級文化建設策略:精心建設班級物質環境,提升學生的人文底蘊;民主構建班級管理機制,促進學生自主發展;開展主題班會活動,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開展特色實踐活動,培養實踐創新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 班級文化 物質環境 管理機制 主題班會 實踐活動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理念,是指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包括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和實踐創新六個要素。學生的發展需要班級這個舞臺,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以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為著眼點,于潤物細無聲中實現班級文化建設與學生核心素養的雙向發展。
我校以培養學生的“君子品質,家國情懷”為育人目標。筆者結合學校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背景,立足于學生個體發展特點,打造具有特色的班級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精心設計班級活動,從多個角度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精心建設班級物質環境,提升學生的人文底蘊
窗明幾凈、人文氣息濃郁的班級環境有助于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審美觀,陶冶學生的情操,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增厚學生的人文底蘊。班主任應精心布置班級學習環境,增強學生發現、感知、欣賞美的意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一)布置教室墻面
我班教室墻面兩側懸掛著兩幅書畫,由我班擅長書法的學生負責書寫;書柜旁張貼著學生的讀書推薦,每月更換一次;后墻面上張貼著凝聚班級力量的班訓、班規、班干制度和值日制度;前門旁邊的墻面上設置了寫著班主任寄語的班級公告欄。學生在布置教室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審美情趣,還提高了進行書法練習和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二)設計主題墻報
我班每兩個月進行一次主題墻報設計。七年級,我班圍繞習慣培養進行主題設計;八年級,我班圍繞學習方法介紹和青春期解密進行主題設計;九年級,我班圍繞夢想進行主題設計。以七年級墻報為例,設計主題為“我的秘密花園”,分成學習園地專欄、學習標兵專欄、班級個人目標專欄等板塊。學習園地專欄展示學科知識、學習方法、學生優秀作文等;學習標兵專欄張貼班級名列前茅和成績進步顯著的學生的照片、個人格言;班級個人目標專欄張貼班級每名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筆者引導學生自主設計主題墻報,潛移默化地滲透班級文化理念,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輿論氛圍,感染和熏陶班級里的每一名學生,促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起到文化引領的作用。
(三)管理圖書角
為了營造“愛上閱讀,享受閱讀”的班級氛圍,我班班干組織班級學生共同商討制訂《班級圖書管理制度》,并在班級中選出兩名圖書管理員,圖書管理員按照圖書的種類對班級所有圖書進行有序編號,管理圖書的外借和歸還。每個月,語文教師或外聘專家給我班學生做專題閱讀講座。筆者通過開展讀書活動,向學生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也時刻踐行學校的“君子品質,家國情懷”的育人理念,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
在班級物質文化建設方面,筆者注重做好每一件小事、完善每一個細節,逐步引導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朝著核心素養的培育目標發展。
二、民主構建班級管理機制,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自主發展”是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方面,班主任可通過班級自主管理予以培養。為了推進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班主任應在充分尊重每一名學生的基礎上,與學生共同制訂班級目標和班級制度,并設立班級“小崗位”,做到人人有崗、人人有責,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自主發展,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
(一)共同制訂班級目標,培養自主意識
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是讓班級成員能自主思考班級發展的方向,并要求所有成員努力朝著同一個目標攜手共進。筆者組織學生集思廣益,明確班級奮斗目標,讓學生對班級更有參與感和歸屬感。學生共同制訂的班級目標為:“希望經過初中三年的鍛煉,班級能成為一個積極樂觀、相互關愛、自主自立、合作共進、凝聚力極強的班級,班級內的每一名成員都有濃厚的人文情懷和健康的人格。”班級目標的共同制訂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意識,促進了學生自主發展。
(二)共同制訂班級制度,培養責任意識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科學、民主、規范、健全的班級制度是班級凝聚力的重要來源,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每個班級成員的思維和行為。班級制度由班級的管理組織制度、獎懲制度、日常規章等組成。筆者在學生剛入校時組織開展《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南寧市××中學校規》學習活動,目的是幫助學生快速地了解初中學習、生活中的各項要求,更快地適應和融入初中生活。當學生對學校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后,筆者再組織班干們商討擬定草案,通過召開班會課分組討論的方式,修訂并投票通過班級各項規章制度。經過幾輪討論,我班制訂了《××級×班班級公約》《××級×班班規》《××級×班獎懲制度》《××級×班班級操行分量化細則》《××級×班值日制度》《××級×班學習小組制度》《××級×班體育鍛煉制度》等。學生在建立一系列班級制度的過程中清楚了自身的責任與義務,增強了責任意識,提升了核心素養。
(三)設立班級小崗位,培養團隊合作意識
學生是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應把班級事務交給學生,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合作能力,讓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激發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責任感、使命感,為班級文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筆者在班級內設立眾多小崗位,如衛生保潔員、圖書管理員、公用物品保管員等,并且實施崗位輪換制,這樣做不僅能為班級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也能為全班學生展現自己的才能提供舞臺,順應了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
三、開展主題班會活動,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
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情緒不穩定、心理不夠成熟、價值觀還未完備地確立,教師要幫助學生有效地與他人溝通、養成正確的價值觀、正確處理情緒、恰當地處理情感問題、與他人順暢交往。開展主題班會是維護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渠道,班主任應設計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主題班會課,培養學生“健康生活”的素養。
班會課的開展既要有計劃,也要有步驟,更要突出德育主題。從縱向看,班主任開展班會課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需要,科學合理地安排班會內容,七年級班會課應側重習慣養成,注重小升初的脫敏教育;八年級班會課應側重青春期情感教育;九年級班會課應側重意志磨煉和考前心理疏導。從橫向看,班主任應根據學生的品德形成與發展規律,進行多樣化的班會課主題設計。
我班七年級班會課的主題有“習慣彰顯品質,細節決定成敗——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重要性”“你離成功只差一本筆記的距離——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性”“誠信是一面旗幟——段考誠信考試宣誓儀式”“今天你閱讀了嗎?——論閱讀的重要性”“全面復習,高效扎實——期末復習動員會”;八年級班會課主題是“青春萌動情”“我是男生”“我是女生”“我的時間我做主——論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做有責任感的人”“我與我的目標”;九年級班會課主題是“我和我的夢想”“做情緒的主人”“展開理想的翅膀”“挑戰從每一秒做起”等。
筆者通過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主題班會活動引領學生學會尊重、學會欣賞和學會合作,具備適應終身發展的關鍵能力,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
四、開展特色實踐活動,培養實踐創新能力
開展班級活動是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班級特色實踐活動的開展有益于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責任擔當精神,充實學生的校內外生活,加強學生與社會之間的聯系,使學生更多地體驗個人與他人、集體、社會的復雜關系,在實踐活動中將課本上的品德規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班每學期根據學校節日安排組織各項特色活動。學生先討論活動預案,集思廣益,再共同確定活動的時間、地點和具體的實施方案,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完成活動。一般來說,我班每年會開展三月學雷鋒活動、五月青年節活動、六月義賣活動、九月中秋活動、十一月藝術節活動等。以“學雷鋒·創三好”活動為例,筆者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活動內容和形式由各組學生獨立策劃,學生自由選擇服務對象和服務地點,兵分幾路,分別到社區慰問孤寡老人、為社區打掃衛生、看望紅軍爺爺、擦洗公交車站臺等。學生在活動中充分了解了“學雷鋒”的含義,領會雷鋒精神的內涵,在活動中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活動過后,筆者在班里召開主題班會,各小組發言人分享心得體會。學生紛紛表示在這次活動中收獲很大,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處處以雷鋒為榜樣。筆者多次組織學生參與到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班級文化建設的每一條策略均應圍繞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各項核心素養而展開。班主任基于核心素養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應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原則,在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美化教室、集思廣益制訂班級制度、開展多樣化的班級活動的過程中,幫助他們提升自身素養、展現自我風采,彰顯積極向上的班級精神風貌。
【參考文獻】
[1]卜冬旭.核心素養視閾下的班級文化建設路徑.江蘇教育,2018(2)
[2]王盟.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班級文化建設.基礎教育參考,2018(1)
[3]楊貴智,趙福,林趙凱.讓德育之花“綻放”校園 用德育之露“潤澤”學子.蘭州日報,2017-05-26
[4]關月玲.班主任的班級文化建設.咸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何歡歡(1983— ),女,廣西桂林人,大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班級管理。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