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來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動和新課改的實施,學科教學越來越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傳統(tǒng)的灌輸式課堂教學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要;高中數學是高中階段教育教學的重點學科,在數學課堂上探究性學習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學習模式,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不足,許多教師感到非常困惑,需要進行改進和提升。本文主要從高中數學課堂中探究性學習的困惑與思考兩個方面進行闡述和探究,希望可以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學思路。
【關鍵詞】高中數學;探究性學習;困惑思考
探究性學習是素質教育下被大力提倡和推薦的一類學習方式,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和探討,從而提升自己的自學能力,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一、對探究學習的闡述
探究學習指的是學生在課堂上通過獨立思考、觀察、實驗、小組協作等等方式學習和掌握知識的概念,理解知識的內涵。與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模式相比,探究性學習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的特點,在探究學習模式之下,教師更加突出和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可以充分地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對知識進行掌握和學習。在數學課堂上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不必僅僅拘泥于課堂之中,還可以通過課外探索等形式完成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這就使得高中數學探究學習突破了數學課堂的限制,更具有開放性。在探究學習中,學生不必向傳統(tǒng)的灌輸式課堂一樣被動地接受數學知識的學習,通過自主探究和學習,學生的自學能力可以得到極大地提升和增強,更好地完成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在探究學習中教師通常是結合某個具體的實踐問題展開學習,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增強運用知識的靈活性,具有極強的實踐性。
二、高中數學探究性學習的主要困惑
在高中數學課堂上貫徹落實探究學習策略方式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課堂時間緊迫;探究性學習顧名思義就是需要學生自己通過獨立思考和小組互相交流對知識進行學習和探索,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要注重過程,學生在探究交流的過程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但是實際上每節(jié)數學課只有45分鐘,時長有限,而每節(jié)課都有沉重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高中階段的學生需要學習的數學內容非常冗雜,教師必須要把控課堂時間在固定的時間盡可能多地完成教學任務。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充分給予學生時間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究,那么課堂時間不夠,完不成提前制定的教學任務,耽誤課堂教學進度。其次,能力培養(yǎng)與成績提升之間的矛盾;高中階段的學生學業(yè)負擔非常重,面臨著升學壓力,這個階段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各方關注的重中之重。而數學作為一門起關鍵作用的科目,數學成績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整體成績的高低,關系著學生是否可以進入理想的大學。因此,在這個階段學生成績的提升才是教師、家長、學校、社會等方面關注的重點,學生在長期的灌輸式課堂教學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思維模式,雖然探究性學習可以推動學生自學能力和協作能力的提升,但是這與學生目前形成的思維方式存在一定的矛盾,在短期內無法很快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的成績在短期內得不到有效的進步與提升,那么探究性學習模式在實施的過程中就會遇到一定的阻礙,遭到家長的反對。
三、探究性學習教學策略
(一)營造探究性學習的氛圍,加強課堂學習互動
教師在貫徹落實探究學習策略時應該注重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探究氛圍,促進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在探究時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有效了解學生在探究學習期間存在的各種困惑和問題,在學生探究完畢之后及時針對學生的困惑有效講解,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設計一切教學活動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出發(fā)點和落腳地是學生,因此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進行教學,圍繞學生的困惑和需要有針對性的展開教學。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對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探究數學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學生才更有動力在課堂教學中探索新知識,解決自己在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教師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與學生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積極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看法,放下自己的身段與學生成為朋友,這樣學生才敢和教師親近,愿意在課上和課下與教師溝通交流。面對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教師應該耐心地進行解答,無論學生提出了什么樣的問題,教師都不能發(fā)怒,認為學生提出的問題非常的低級。
以高三數學的《解三角形》為例,這一章涉及的是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識點,教師在探究課堂上可以首先通過微課視頻簡要的把正余弦定理的概念向學生解釋,重要的是定理的推理和應用。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展示正弦定理的證明方法,然后讓學生積極地動腦探討如何證明余弦定理。然后給予學生一定的課堂時間進行思考,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班級進行巡視,通過與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進行交流大致理解整體的思考情況,然后有針對地進行講解。
(二)課堂加強獨立思考,在合作中進行探究學習
在探究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獨立思考和小組探究學習相結合,首先讓學生獨立地對數學知識進行思考,通過獨立思考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鍛煉學生個人的數學思維,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之上,教師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數學知識進行交流,及時與小組成員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將自己存在的疑惑講述出來在小組成員的協助下解決自身的疑惑。
以人教版高二數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為例,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理解直線的傾斜角的唯一性和斜率的存在;學會斜率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師在授課時應該提前制定好教學目標,在教授新課時可以借助微課視頻對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的概念、求傾斜角的方式等等進行講授,讓學生初步了解這一課的相關知識內容,然后通過提問:當角a為鈍角時,直線的斜率怎么求?當角a在[0°,180°)變化時,斜率k如何求……?在探究學習中教師應該首先讓學生個人進行獨立思考,自己通過思考解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然后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問題的探討,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這一部分的重點知識進行交流和探討,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直接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融入小組討論中,通過自己探討的知識學生記憶更加深刻,比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效果要好得多。
(三)課后及時進行評價,幫助學生認識探究的不足
在高中數學課堂上進行探究學習之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及時進行自評和互評,通過評價及時了解自己在課堂探究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學生在探究學習中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每個小組成員在小組交流探討的過程中對其他成員的個人狀態(tài)、探究效果等等都有著一定的了解,這樣在個人自評和小組互評這兩種評價模式之下,學生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探究學習需要改進的地方,及時進行改進,不斷提升個人的探究能力。
四、結束語
探究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提升學科教學質量,構建高效數學課堂。教師在貫徹落實探究學習模式時應該積極探索有效的策略,解決自己存在的困惑和不足,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錦武.高中數學課堂中探究性學習的困惑與思考[J].名師在線,2020(18):38-39.
[2]王軍強.高中數學課堂中探究性學習的困惑與思考[J].試題與研究,2020(16):79.
[3]毛麗敏,王強.高中數學課堂中探究性學習的困惑與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