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淼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重視,對于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關注也明顯提高。生活化教學法是新課程標準改革之后所提出的創新型教學方法,已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獲得廣泛運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數學教學效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還能夠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果以及教師教學效果。基于此,本文針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基本策略進行了深入探究,意在充分發揮生活化教學的作用價值。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基本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0-009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0.049
所謂的生活化教學就是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開展教學。小學數學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這也就說明了生活化教學法能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獲得有效運用。基于此,筆者將針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基本策略進行分析探究,意在充分發揮生活化教學的作用價值。
一、數學教學內容生活化,加深學生數學知識理解
小學數學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同時也高出于生活。小學數學教材當中的知識內容與生活實際之間存在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注重建立在生活實踐的基礎上,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將生活經驗轉化為數學知識。這能夠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生命力、活躍度以及靈活度。不僅如此,將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案例充分結合起來還能夠鼓勵學生走出教材,在生活實踐當中去發現數學,并且進行生活化的數學學習。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運用生活化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時,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將數學教學內容生活化,以此將生活化教學充分落實,進而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值得教師注意的是,小學數學教材雖然與實際生活之間存在緊密相關的聯系,但是有些數學內容卻不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也就是說數學知識并不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緊密相連,因此,教師應將其轉化成為與學生生活經驗息息相關的內容,進而真正實現數學教學內容生活化。
二、課前導入環節生活化,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課前導入教學環節一直以來都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第一個教學環節,同時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學環節。良好的課前導入不僅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主動性,還能夠促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促使學生學習效率得到提高。想要課前導入教學環節能夠充分發揮作用價值,那么教師應重視將課前導入教學環節生活化,具體而言就是運用生活化教學開展課前導入。首先,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探索與其相關的生活場景,然后再將生活場景與教學內容充分融合。值得教師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一定要重視生活場景的趣味性,因為只有具備趣味性的生活場景才能夠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在此基礎上,在課堂導入教學環節教師通過問題來啟發學生,引導學生進入到課前導入環節。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在課堂導入環節通過生活化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學習,以此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這才能夠真正使得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中,進而使得課前導入教學環節充分發揮作用價值,以此為接下來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奠定良好教學基礎,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三、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營造良好課堂教學氛圍
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是進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基本策略之一。不僅如此,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也是新課程標準改革之后所大力倡導的創新型教學方法。處于小學學習階段的學生具備好奇心強、年齡較小,容易受到新鮮事物所吸引的特點,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以此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探索欲望。在教學情境中,教師可以將以往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互聯系,促使學生更加輕松地理解數學知識。而想要保證創設生活化情境教學法的運用效果,將創設生活化情境教學法的作用價值充分體現出來,教師可以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生活化情境的創設。這不僅能夠使生活化情境更加具有吸引力,還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多媒體技術制作的課件具有圖文并茂、可操作性較強等特點。運用該技術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能夠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形象,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入到情境當中,引發學生與生活情境之間產生共鳴。另外,處于小學學習階段的學生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他們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這也就意味著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生活化情境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四、數學教材落實生活化,加強教學及生活的聯系
小學數學教材是開展小學數學教學以及實現課程教學目標的重要基本教學資源。在開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時,教師應注重建立在教材的基礎上,探索與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相關的生活化資源,進一步拓展教材范圍,加深學生對于教材的理解。不僅如此,教師還應注重建立在處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基礎上充分結合生活趣事、時事熱點等等拓展或者是構建教材內容,以此打破教材世界以及生活世界之間存在的隔閡,進而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許多研究者認為,在現如今時代背景下所實行的小學數學教材內容仍然缺乏一定程度上的生活色彩以及時代氣息,缺少處于小學學習階段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而數學教材生活化實際上就是指要與處于小學年齡階段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貼合,然后將數學教材的呈現方式多樣化,以此有效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應注重鼓勵學生針對數學教材內容進行積極思考,通過合作交流探究的學習手段使得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加豐富多彩,進而構建出屬于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
五、合理運用數學知識,分析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數學知識最終服務于生活,因此,教師應注重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隨時引導學生將所學習過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進而通過數學知識解決學生身邊的實際問題。這使得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當中存在的實際運用價值。另外,教師還應積極鼓勵引導學生針對身邊與數學相關的問題進行整理、收集、加工,然后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問題。在此基礎上,學生能夠獲得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生活實際問題的方法以及經驗,進而能夠感受到數學知識以及生活實際之間存在的聯系。值得教師注意的是,小學數學教學不應該僅僅是一個注重求知過程以及傳授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還應加強學生數學技能的訓練,積極引導學生通過數學的眼光去觀察世界,觀察生活。值得教師注意的是,在合理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點把握生活實際問題的難度,難度要適宜。如果生活實際問題的難度過大,那么就會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還會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進而不能夠感受數學知識以及生活實際之間存在的關系;而如果生活實際問題太過于簡單,那么就不符合學生的發展規律,不能夠使其充分發揮作用價值。
六、數學課后作業生活化,增強學生數學學習信心
在實際生活當中數學知識無處不在,而在進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重視在課后作業教學環節實現生活化,進而使得生活化教學能夠落到實處。課后作業教學環節是學生對于數學課堂知識的鞏固復習環節,同時也是體現數學知識應用價值的教學環節,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在數學課后作業教學環節落實生活化教學簡單來說就是指將課后作業以及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去發現生活當中的數學問題,進而將解決問題視為自己的作業,也可以將數學作業習題通過生活化的方式呈現出來。這不僅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數學課后作業難度,增強學生課后作業完成信心,還能夠激發學生課后作業的學習興趣,將課后作業的作用價值有效落實。另外,教師還可以布置生活化探究實踐性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得學生能夠理解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七、充分挖掘生活化資源,提高生活化教學有效性
在運用生活化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生活化資源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到實際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同時也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充分合理的挖掘生活化資源,進而提高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性。首先,教師應充分挖掘社會生活中的數學資源。社會生活是小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大課堂,學生可以通過報紙、電視以及雜志等途徑了解到非常多的信息,甚至于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游戲也可以成為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重要教學資料。其次,要充分挖掘校園生活當中的數學資源。校園生活是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資源,同時也是學生十分感興趣的內容,因此,在挖掘生活化資源的過程中教師應重視校園生活資源,充分挖掘校園生活當中存在的數學素材,將校園生活當中存在的數學問題搬運到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此使得學生獲得真實有趣的體驗。最后,要充分挖掘學生家庭生活當中的數學資源。家庭不僅僅是學生生活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學生進行知識學習的重要陣地。實際上每一天都會在家庭上演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只不過學生在進行數學知識學習時處于一個無意的狀態,因此,教師可以充分挖掘學生家庭生活當中存在的數學資源。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進而使得學生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并且還能夠真正做到寓教于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質量,進而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發展。因此,教師應注重針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基本策略進行探究。
參考文獻:
[1]劉毅鳳.淺析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開展[J].中國新通信,2020(16).
[2]秦紅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基本策略[J].花炮科技與市場,2020(3).
[3]蔣仕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才智,2020(18).
[4]劉文俊.淺析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如何有效開展[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2).
[5]郜敬芝.淺析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開展策略[J].學周刊,2020(13).
[6]廖章明.淺析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實施策略[J].數碼設計,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