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艷玲
摘 要:新課程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轉變自身的角色,由學生學習的教育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促進學生參與課堂,做課堂的主人。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希望教師關心愛護所有學生,尊重學生差異,認識到學生是獨特的人,所以對待學生要分層教學。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初中學生因為學習壓力大,教師任務重,所以沒有很好地貫徹新課程改革提倡的內容,教學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故在分析英語教學過程中現存問題的基礎上,具體闡述如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和諧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英語;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2-015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2.079
建立高效課堂是每個教師都應關注的教學任務,但是更重要的是構建高效課堂的路徑,它需要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思路、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改進自己的教學內容,提升自身的綜合水平,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課堂體驗。
一、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現存的問題
(一)忽略學生參與過程
課堂是由教師和學生互動構成的教學活動,需要教師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學生注重自身的參與,但是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忽略學生的參與,覺得學生的參與不重要。因為英語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中考的分數比例比較大,是一門主科目,所以教師希望學生都能考上一個好高中,希望將更多的知識傳遞給學生,所以在講課的過程中會過分放大自己的作用,縮小學生的參與過程,學生不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僅僅跟著教師的步伐就行,做個乖學生。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良性的互動,師生互動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問題的設置,學生回答,但是在實際的過程中,教師很少提問,因為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教師希望自己運用好每分每秒,教師提問不是為了激發學生參與課堂,主動思考問題,而是為了拉回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認真聽課。教師沒有去考慮班級學生的接受程度,一味地進行填鴨式教學,學生也沒有辦法很好地消化,所以課堂效率低下。
(二)教學方式單調無聊
英語知識點比較瑣碎,又是一門外語科目,其邏輯體系與中文不同,學生從發音到書寫的整個過程中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所以教師應該循序漸進,盡量簡化英語的知識點,注重知識之間的聯系,突出學習的重點,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接受知識。初中生的思維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教師要根據他們的心理特征將自己的教學過程盡量豐富化,啟發學生的英語思維,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單調無趣,就是進行填鴨式教學,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而且因為教師人數有限,不能每個班都專門配備一個英語教師,很多時候教師需要教學多個班級,自身的教學任務重,就會忽略備課的重要性,所以在備課時不會仔細鉆研教材,了解教材的三維目標,加上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網絡上優秀的教學教案也十分豐富,有些教師會直接復制,沒有仔細研究其中的內容。
(三)教學內容枯燥重復
英語課本主要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視聽說能力,所以在課本中每一單元的形式都是一樣的,但是他們的側重點不同,培養學生的能力也不同,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仔細考慮章節之間的差異,就想著讓學生學會這些內容,所以在備課過程中忘記了研究不同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每一章節的學習,教師都是按部就班,一步一步進行,講單詞,背單詞,聽對話,講對話,練習對話,每節課都是如此循環往復,學生覺得沒有新鮮感,調動不起學習興趣,不愿意參與其中。
(四)忽略學生學習情況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人,他們每個人自身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不同,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的學習比較快,有的學習比較慢,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節奏緊張,學習程度比較差的學生沒有辦法很好地跟上教師的節奏,長此以往,學生落下的進度會越來越多,然后學習成績持續下降,慢慢對英語產生抵觸心理。而且教師在上課進程中不注重學生學習學情,在講課的時候就無法有效地突出學生想要學習的重點,只是自身認為的重點,所以存在著學生學習需求與教師實際教學過程中錯節的現象,教學效果不佳。
(五)啞巴英語現象嚴重
英語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可以掌握第二外語,能夠進行日常的交流。但是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注重與考試相關的內容,考試不考學生開口說英語的能力,只注重學生的聽力和書寫能力,所以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課本中有關英語口語鍛煉的內容都被教師跳過,學生沒有開口說英語的機會,課堂氛圍壓抑,大家不能進行有效的交流,學生只會寫,不會說,啞巴英語的現象嚴重。
二、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認真備課,高效課堂的基礎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教師不能信口開河,盲目地為學生講解英語知識,所以想要建立高效課堂,需要教師注重備課的流程,閱讀英語教材,了解每章節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學習課本的內容框架,設置建立完整的教學體系,注重了解教材中每節課的三維目標。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才能有效地設想教學環節,這門的課的難點重點在哪里,學生會在哪里產生疑問,他們的疑問點會是什么,他們的疑問如何運用本節課的知識進行講解,與前面的知識與后面的知識有哪些聯系,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構建英語學習體系。在教案設計的過程中,思考如何與他們進行有效的互動,才能讓課堂的效能發揮最大化,通過對教學過程的不斷設想,豐富自己的備課內容,為課程的正常開展做好鋪墊。教師也要認真準備教學課件,簡單明了地展現教學內容,幫助自己梳理教學流程,學生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師要注重加強自身的學習,不斷學習如何讓課件更加清晰簡潔,不要太花哨,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網上有很多優秀的教學資源分享,教師可以進行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課件。
(二)創新方法,高效課堂的手段
我們常常說沒有目標,我們就會迷失方向,在學習過程中也是,如果不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我們就無法建立高效的英語課堂,所以教師要好好思考如何綜合運用新課程改革強調的方法來完善我們的教學環節,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參與其中。在課程伊始,我們就要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思考如何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開端,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我們可以運用新課程改革中提到的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相關的情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置身其中,思考相關的問題。興趣是學習的第一驅動力,學生處于初中階段,求異心理開始發展,所以想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教師注重運用情境教學。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單槍直入,學生剛剛經歷過課間休息,狀態一下子調整不過來,教師要給他們一個緩沖的時間,促使他們進行英語課程的學習。教師通過創設相關的情境,比如故事情境、問題情境、生活情境,使學生有一個了解本節課程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所學的知識產生好奇,自然而然地就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運用問題情境,這是師生互動的主要方式,教師通過拋出問題,使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提高英語思維能力的發展。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應該注重問題的有效性,問題不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是為了促進他們的綜合能力發展,所以教師認真地根據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同時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問題不要太難,也不要過于簡單,學生脫口而出,沒有思考的環節也不行,所以要難度適中。教師可以研究中考的英語題目設置,思考他們的問題邏輯體系,運用這種思維方式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熟悉這種問題模式,可以方便他們更好地提高英語成績。
(三)創新手段,高效課堂的輔助
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普及,多媒體信息技術已經在很多學校廣泛運用,教師要好好地利用這種新型技術來豐富和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形式。傳統的黑板書寫對于學生來說沒有吸引力,學生就會跑神,小動作不斷,而且英語句子比較長,教師書寫比較費時間,對于每節課都很寶貴的初中生來說,這種方式不太有效。所以教師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現有多媒體資源,向學生展示課件,課件中重點內容會進行加粗,以加深學生的視覺記憶,無形中促進學生的學習。而且英語很重要的就是聽說能力的發展,這也是很多學生的弱項,運用多媒體可以引入音頻、視頻,簡化教學流程,學生更容易了解他們在聽什么,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緩解學生對于英語的恐懼,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教師要結合單元內容,尋找合適的資源,通過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學習興趣不斷增加,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提高,從而推動高效課堂的建立。但是教師要認識到多媒體只是一種輔助手段,不能完全代替教師的作用,所以教師要合理運用、合理規劃各種資源的播放時間,不要本末倒置。
(四)尊重學生,高效課堂的核心
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心愛護所有學生,教師應該轉變自身的想法,不要把學生僅僅看成自己的教學對象,他們也是我們的關心對象,我們要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系,在課下與他們進行有效的交流,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狀況,在課上對學生一視同仁,讓他們都可以平等地參與進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表現機會。教師與學生要形成亦師亦友的感覺,學生也會更加尊重教師,更加喜歡教師所教授的英語課程,教師也會更加認真地講解英語知識,兩者之間形成良性互動。
高效課堂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對學生來說很難的英語,他們需要一段時間進行適應,所以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幫助他們進行有效的學習。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認真備課,創新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轉變教學思想,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參與課堂,推動課堂逐步高效。
參考文獻:
[1]劉淑萍.新課改模式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和諧構建[J].中華少年,2017(12).
[2]盧文芳.新課改模式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和諧構建[J].校園英語,2018(10).
[3]吳超影.新課改模式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和諧構建探析[J].未來英才,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