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培儒
摘 要:在素質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體育課程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對小學體育課堂的現存問題進行細致分析,探究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改革需求以及新形勢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實踐策略,并提出針對性、科學性的改革實踐措施,以確保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價值的最大化發揮。
關鍵詞:小學體育;身體健康;游戲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0-017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0.085
體育課程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為了適應素質教育改革的新形勢,更好地開展體育課程,體育教師應積極對小學體育課堂的現存問題進行細致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科學性的改革實踐措施,以確保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獲得更好的效果,以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一、新形勢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改革需求
(一)重視程度上的改革需求
在傳統的教學中,大多數學校、家長以及學生等各方人員,認為數學、語文等文化課程比體育課程更為重要。在新形勢下,隨著“核心素養”“素質教育”等新型教育理念的普及落實,體育課程被輕視、被歧視的地位雖然有所緩解,但仍未達到合理的重視水平。具體來講,這一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第一,學校投入的不充足問題。小學體育作為一門活動型課程,對設施、用物、護具等教學資源具有較高需求,因此需要充足的資金投入作為支持。但從當前來看,我國大多數小學并未完全從應試教育的傳統理念中脫離出來,仍存在“主科”與“副科”的區分傾向。這樣一來,學校在制定發展方案與財政規劃時,往往會過分重視文化課程的資金資源支持,而疏于對體育課堂教學需求的關注與滿足。此時,缺乏投入支持的體育課堂難免陷入活動素材匱乏、教學形式單一的困境當中,難以達成高水平的教學效果。
第二,家長配合的不到位問題。體育課程的最終目的,并不是帶領學生完成某一場短暫的課堂游戲,或是教授學生掌握某一體育技能,而是引導學生從體育的角度入手,建立起正確的生活習慣、健康觀念與運動意識。因此,若想達成體育課堂教學的高質高效落實,就必須要獲得學生家長的日常支持。但反觀當前,大部分學生家長對子女處于過分呵護的狀態當中,不愿或不舍放手讓子女參加體育鍛煉,甚至會盲目夸大體育運動可能引發的安全隱患,進而在削弱體育教學生活延伸能力的同時,造成了學生“嬌氣病”頻現的課堂問題。
第三,學生學習的不積極問題。作為體育活動的實施主體,學生的主觀意識和興趣對課堂教學效果具有直接影響。反觀當前,受制于家庭教育、教師手段、思想觀念等多重影響,小學生對體育知識、體育活動的參與和探究興趣普遍處在較低水平,不利于積極課堂氛圍的營造。
由此可見,缺乏學校、教師、學生等各方人員的重視,共同造成了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低質低效的弊端現狀。因此,在新形勢下必須要加快轉變各方人員的思想觀念,從根本上強化小學體育教育的實效性與發展性。
(二)教學活動上的改革需求
第一,教學目標上的改革需求。教學目標是一切教學方案、課堂活動的前提與基礎,只有保證教學目標的正確性,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科學性。但從當前來看,部分小學體育教師仍置身在“強身健體”的片面誤區當中,并未充分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關注和培養。因此,做好教學目標的改革調整,是新形勢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發展的必行之路。
第二,教學方式上的改革需求。在傳統教學中,我國多數小學體育教學存在“兩個極端”的問題。有的體育教師會將中長跑、立定跳遠、蛙跳等傳統運動內容填滿課堂時間,進而使得學生持續處在高強度、高壓力的學習狀態當中,很容易會對學生的身體健康與學習情緒產生負面影響。另一類體育教師則相反,他們更傾向于將體育課堂當成學生放松的空間,并不會對學生的自由活動進行干涉,最終導致課堂時間的大量浪費,難以發揮出小學體育課程對學生培養的價值。在新形勢下,小學體育教師必須要加快轉變自身的教育方法與教育思想,堅決杜絕“兩個極端”問題的出現,致力于構建起教學氛圍愉悅化、教學方法科學化、教學形式多元化的高效體育課堂。
二、新形勢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實踐策略
(一)切實強化小學體育課程的受重視程度
據有關數據統計,近幾年我國少年兒童的貧血率、肥胖率、營養不良率持續上漲,每十個兒童中就至少有一人存在身體健康問題。在此時代背景下,做好、做強基礎教育階段的體育課堂教學工作,應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因此,要想落實新形勢下體育課堂教學的改革發展,就必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實踐:
第一,要強化學校整體對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視程度。學校在制定財政規劃、發展策略時,應將體育課程提升至與語文、數學等文化課程相平等的地位當中,并有充足的資金資源支持。具體來講,首先應根據學校當前的經濟條件與環境條件,開展合理的體育設施建設工作,如建設學生活動中心、體育館、游泳館、羽毛球館等,以此為體育課堂教學提供出更加專業、更加安全的活動空間。其次,應對現有課程結構進行適當調整,提高體育課程的開設數量。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進一步細化設置出游泳課、武術課等分支課程,進一步提高體育運動在學生學校生活中的時間占比。再次,應結合具體的體育課堂教學需求,購置充足、多樣的運動器材與學生護具,為體育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實踐提供條件。最后,應構建出體育教師人才的引入、培養與考核體系,促使體育教師隊伍的質量持續處于較高水平,以確保體育課堂教學的先進性與實效性。
第二,要強化學生家長對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視程度。為了實現體育課堂教學向學生生活的拓展延伸,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課堂活動向生活習慣的轉化,學校及體育教師必須要做好學生家長的思想工作,端正學生家長對體育課程的認知態度。一方面,應做好體育課程價值的宣傳工作。例如,可圍繞體育知識普及這一主題,開通專門的微信公眾號、微博官方賬號或學校官網板塊,并鼓勵學生家長進行日常化的關注與學習。這樣一來,不僅可端正學生家長的偏誤認識,提升學生家長對體育課堂教學工作的配合程度,還可向學生家長傳遞出更加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進而為學生構建出一體化、全程化的身體健康維護環境。另一方面,應建立起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有效聯系。在日常的教學工作當中,體育教師與學生家長進行定期溝通,使雙方全面了解學生課前、課中、課后的行為狀態與學習效果,從而在及時發現、糾正學生負面問題的同時,促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協調進行與優化調整。
第三,要強化學生本身對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視程度。在提升學生重視程度的過程當中,小學體育教師切忌采取理論化、灌輸化的說教方式,以免適得其反,引發學生的抵觸心理和煩躁情緒。而是要通過靈活、生動的教育方式,驅動學生的主動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潛移默化地將體育課程重要性滲透到學生心中。例如,體育教師可采取案例分析的方式,帶領學生觀察不同體育基礎影響下不同人的身高、體態、面貌,并引入身體成長、骨骼發育、新陳代謝水平等健康知識。由此,學生便會了解到體育運動的益處,進而更加認真、積極地對待體育課程。再如,體育教師還可充分應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播放出《體育人間》《帶你前行》《冰雪綻放》等優秀體育紀錄片,從而在發揮張怡寧、李妮娜、王蒙等體育明星榜樣作用的同時,引導學生了解樂觀向上、積極拼搏的體育精神,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情緒與活動參與熱情。
(二)科學實施豐富化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活動
我國小學體育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的體育教育活動應以“增進身體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四點作為學生的培養目標與教學方向。同時,“素質教育”“核心素養”等現代教育戰略、科學教育體系進一步對包含體育課程在內的小學教育提出了“健康生活”“實踐創新”“責任擔當”等綜合性人才培養要求。由此,在設計教學方案、實施教學活動之前,小學體育教師應先設置出綜合化、發展化的教學目標體系,并將這一體系靈活融入豐富的教學活動當中。
例如,從“增進身體健康”這一角度,小學體育教師應注重學生肌肉力量、身體協調性、反應能力、動作速度等多種身體能力的培養,進而針對不同的身體能力培養目標,合理配置沙坑跳遠、球類運動、蘿卜蹲游戲、短程接力跑等活動內容。同時,體育教師還需對運動與游戲的強度、時間進行合理控制,以免對學生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從“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這一角度,體育教師可設計出對抗競爭、情緒調節等多種功能的課堂活動,如拔河游戲、闖關游戲、太極拳練習等,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樹立積極的拼搏精神、競爭意識、自控意識等;從“增強社會適應能力”這一角度,體育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團隊性的游戲活動,如二人三足、袋鼠跳接力等,使學生在團隊合作中形成良好的協作觀念與社交能力;從“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這一角度,體育教師還應將科學的體育知識、健康理論、生活規范等內容引入到體育活動當中,全面實現學生知識眼界、生活素養的豐富發展。
除此之外,體育教師還應秉持持續學習、不斷創新的教學態度,積極采集和實踐有利的教育資源,將音樂、德育、傳統文化等元素與運動游戲、體育知識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出更新穎、更多樣的體育教育支持。這樣一來,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勢必會在變革實踐中得到持續提升,為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小學體育教育正處于重要的轉型階段,當務之急是解決應試教育的遺留影響,將素質教育、核心素養等現代教育理念落實到課堂教學當中。一方面,應通過宣傳教育、溝通反饋等手段,轉變學校、家長、學生等各方人員的偏誤觀念,將體育課程提升至文化課程對等的地位水平;另一方面,應強化培養目標、教學方法的豐富性,為學生構建出有用且有趣的體育教育環境。這樣就能使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獲得更好的效果,實現素質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趙正軍.新形式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J].當代體育科技,2019(29).
[2]酈圣楠.寓教于樂,趣味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課堂的應用探析[J].才智,2019(27).
[3]王洪發.開展陽光體育,打造高效課堂——小學體育教學初探[J].課堂內外(教研論壇),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