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等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新教材在每個單元都設置了“Reading for writing”課型,旨在以讀促寫。目前,多個省份已將讀后續寫題型加入高考范圍之內,以此考查高中生的英語整體實力。鑒于此,本文就如何提升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的實效性進行探討。
【關鍵詞】讀后續寫;以讀促寫;自主學習;文化意識
【作者簡介】王秋鳳(1986.08.26-),江西吉安人,東江廣雅學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引言
讀后續寫指的是預先截取出文章的一部分內容,然后讓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續寫。通常情況下,都是從記敘文中截取部分內容,因為記敘文故事性強、情感豐富,便于學生發散思維,也能很好地考察學生的語言功底。但是,高中生初學讀后續寫時,往往有畏懼心理,再加上掌握的詞匯量和亮點句型有限,不足以支撐他們寫出優秀的英語文章,所以教師需要采用一定的策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引導他們多角度構想文章結局。下文將對相應的策略加以陳述,以期助力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
一、創建情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高中英語教師來講,開展讀后續寫活動的最終目標不能僅僅停留在引領學生完成某一篇英語文本、某一段英語素材的續寫,而應當將其作為切入點,幫助高中生形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培養學生優秀的故事組織能力和英語語言表達能力,這樣才能為以后的寫作儲備更多的素材,提升學生的綜合寫作能力。
教師應該激發學生參與讀后續寫的興致,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環境中。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圖片、視頻、歌曲、笑話等輕松有趣的形式,為學生創設實效性強、新穎度高的讀后續寫情境,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講授“Olympic Games”這一課時,教師便可借助班級中的電教設備,向學生播放與奧運會相關的比賽視頻。這樣不僅能將學生帶入故事情境之中,讓學生感受到奧運會的比賽氣氛,還能讓學生踴躍討論,并在討論中加深對寫作主題的理解,為完成寫作任務作鋪墊。
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以后,老師可以適時引導,布置一些相應的任務,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講授“Global warming”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時間,自行查閱和搜集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資料,續寫英語書本內容中的“As the world heats up,the public simply goes cold”。這樣學生在查找資料時就會主動構思全文,思考如何對資料進行取舍。當然,如果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較差,老師應該提前給予相應的指導,告知學生如何選材、如何論述。比如,“Global warming”這篇課文的續寫,學生應重點突出全球變暖的形成原因,以及應當采取的有效措施。諸如此類的練習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也能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強化他們的綜合寫作能力。
二、以讀促寫,體會文章情感
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以后,教師可以采用問題法引領學生閱讀,指導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抓住文章核心要素,即什么人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發生了什么事,這個事情為什么會發生,又將會怎樣發展。其中,尤其要把握住故事的主角,以及推動故事進展的內在因素。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寫作主旨和動機,體會作者的寫作情感,品味文章的寫作風格。這樣,續寫的文章才有可能和原文邏輯一致、情感相融、文筆統一。比如, 2017年浙江省英語高考讀后續寫作文“ A Vacation with My Mother”。文章第一段寫的是“I had an interesting childhood. It was filled with surprises and amusements, all because of my mother—loving, sweet, yet absent-minded and forgetful. One strange family trip we took when I was eleven tells a lot about her.”通過這段話我們可以知道,這篇文章的主角是“my mother”,這篇文章講述的是“one strange family trip”,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告訴讀者他的媽媽是個怎樣的人,所以,媽媽的性格——“loving, sweet, yet absent-minded and forgetful”——就是推動這個故事發展的核心要素,而“interesting”“surprises and amusements”這幾個詞暗示了這篇文章一定有一個愉快的結尾。只有讀懂了這些要素,學生的續寫才能做到與原文一脈相承、無縫銜接。
三、擴充閱讀文本,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在高中英語課堂上,為了便于學生續寫,教師所提供的閱讀材料基本上都是記敘文。為了幫助學生適應不同的文體寫作,教師可以擴展閱讀文本類型,增加英語說明文、議論文等文體,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讓學生掌握各種文體的寫作技巧。另外,課本上有些閱讀文本遠離當今的生活場景,學生很難有代入感,所以,教師們講授讀后續寫時可以多選擇一些貼合當下生活情景的話題,特別是熱門話題,這樣學生寫作的時候更感興趣,也更有話可說,同時還可以增強課堂所學知識的實用性。
四、多記多說,提升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
對于高中生來說,寫作句型和表達的積累特別重要。很多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特別強,能迅速抓住文章的核心要素和主旨,也能編創出一個個邏輯緊密的故事,但是落筆的時候,卻“話在心里口難開”,不知道該如何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所以,在平時課堂上,老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以全英文表述文章,當學生遇到英語表達障礙時,老師應該及時給予幫助,這樣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外,在學生動筆續寫之前,老師一定要給學生提供一些亮點句型和高級表達方式,用來描繪活動場景、人物心理、感情、動作等。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能具有文學性和可讀性。除此之外,學生提交讀后續寫作文后,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習作進行及時講評,最好能提供優秀范文,這樣學生可以在學習優秀范文的寫作技巧和語言的同時進行對比,及時了解自己的不足和改進方向,從而強化學生對高考寫作要求的理解,了解寫作中該注意的事項。
五、加強文化滲透,形成文化思維
為了提升讀后續寫課堂的實效性,讓學生的寫作更貼合英語語言的表述習慣,高中英語教師不但要教會學生正確的英語語法和結構句式,還要在課程中滲透英語文化元素,使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明白英語典故,懂得英語表達的歷史演變及表述習慣等,如此,從而才可以培養學生形成英語文化思維。例如,教師為學生講解“A taste of English humor”這一課時,就應向學生教授英式幽默和美式幽默的一些普遍特點,以及與英語幽默表述相關的英語知識。譬如常見的幽默英語俚語“chicken”,從字面上來看,指的是“雞肉”,其實說的是膽小鬼。如果學生在閱讀時能很好地把握原作者幽默的語言風格,那么他們在續寫時才有可能延用這種幽默風格,使得文風一致。
再比如,講授“Body language”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尋找關于body language(身體語言)的資料,向學生提問:“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body language mentioned in this article? ”“What body languages do you know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countries? ”這些問題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概括不同的身體語言在不同國家的含義,從而進行中西文化的對比。毫無疑問,這樣的思考可以幫助學生用英語思維去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從而有助于學生形成英式思維,并拓展學生的視野。
六、深度學習,為思維而教
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一名優秀的老師不僅要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瀟灑的談吐、引人入勝的講授能力,還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生潛力的開發,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塑造學生的個性。為此,教師在課堂上必須要給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動口、動腦、動手,培養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學習。
要實現“為思維而教”,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通過有效預習,學生能自主掌握一部分新知識,同時對另一部分知識心存疑慮。解決學生的疑問是教學的起點,沒有疑問的課堂是低效的課堂。如果一名教師不知道學生的問題,那么課堂只能是演繹推理的教學。如果教師講解的內容是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那么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受到質疑。所以,教師應該以學定教,因材施教。為了讓學生動起來,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能學”“我會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形式多樣的活動,比如表演、討論、游戲和考核等,讓學生的學習有目標、有興趣、有責任。
以2020年1月浙江省英語高考讀后續寫真題為例,在學生閱讀之前,老師可以先提出幾個問題,比如故事的敘事視角、故事的發生背景、文章中出現了什么沖突或者難題、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只有當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時,他們的閱讀才不會浮于表面,才能抓住文章的內核。在學生動筆續寫之前,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幾分鐘討論時間,讓他們商討續寫段落已經給出的首句暗示了什么信息,哪些核心問題必須在續寫里回答。如果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英語水平比較差,教師可以抓住一些關鍵詞引導學生思考。比如:續寫第一段提示詞中的“sweet”是否預示了Poppy的回應?如果是,那么應該怎樣在續寫中展現“sweet”營造的家庭氛圍呢?
七、結語
總而言之,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教師應該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回歸教育本質,以學生為主體,為深度學習而教,為思維而教。開展讀后續寫是培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師需要注重創設續寫情境,激發學生的續寫興趣;盡量豐富讀后續寫所使用的文本類型及話題,在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同時,提升他們的理性思維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綜合能力;通過讓學生自主討論和查閱資料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外,教師應該加強課堂上的文化滲透,將學生培養成既熱愛祖國文化又擁有國際視野和思維的世界公民。
參考文獻:
[1]劉月霞,郭華.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理論普及讀本)[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
[2]趙雪翠.讀后續寫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19(24):199-200.
[3]吳吉華.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的策略探討[J].英語廣場,2019 (12):131-132.
[4]羅麗琴.讀后續寫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證研究[D].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9.
[5]何霞.讀后續寫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9.
[6]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16(5):79-86.
[7]程曉雨,李保強.歐盟新動態:更新核心素養,培育全球公民[J].上海教育科研,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