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策
【摘要】校企合作是指學校與企業建立的一種合作模式。在學前教育專業中,校企合作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校企合作能更好地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培養出更符合市場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本文針對現下學前教育專業人才需具備的能力以及如何搭建校企合作模式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關鍵詞】校企合作? 學前教育? 應用型人才? 一體化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立項課題(編號:XJKX19B373)。
【中圖分類號】G64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6-0036-02
隨著教育水平的不斷發展,社會競爭逐漸激烈,特別是在教育行業,大中專院校等教育院校為了更好地尋求自身的發展,應注重教育的質量,同時可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更加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提高人才的競爭力。校企合作能更好地適應市場對教育人才的需求,同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能培養出更具有實用性的、市場所需要的教育人才,同時,校企合作是一種“雙贏”模式[1]。校企合作,做到學校與企業信息、資源共享,學校利用企業提供設備,企業也不必為培養人才擔心場地問題,實現讓學生在校所學與企業實踐有機結合,讓學校和企業的設備、技術實現優勢互補,節約教育與企業成本,是一種“雙贏”模式。通常來講,校企合作分為四個模式,包括學校引進企業模式,勞動和教學相結合、工學交替模式,校企互動式模式,“訂單”式合作[2]。
一、學前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應具備能力
(一)專業知識能力
學前教育是指家長或幼師利用各種方式、實物進行有計劃、系統且科學地對孩童的認知能力進行引導的一種方式。學前教育的對象都是3~6歲的兒童,他們基礎的知識以及相關的學習能力還不夠完善,所以在對兒童進行教育中,對于教師的要求較高,在學前教育中,相關人才需滿足開展學前教育中所需要的“唱、跳、寫、畫”等能力,同時要滿足幼兒的興趣以及學習的能力,在對幼兒進行教育中,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要有足夠豐富的基礎技能,不僅是通過教育給幼兒樹立一個正確的形象,更是在教育的過程中滿足幼兒的學習興趣,將專業所學的知識真正運用到教學中去,更好地為幼兒提供教育服務[3]。
(二)高素質
其中高素質包括了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很好地處理各種突發情況,二是具有高尚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三是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等。學前教育的對象都是年齡很小的兒童,他們對于事物以及善惡的分辨能力都不夠完善,所以幼師的素質會在言傳身教中無時無刻的影響著兒童,這就要求幼師本身有一個較高的素養,能在平常的教學中給兒童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同時幼師擁有一個較高的素質不僅能很好地給兒童樹立正確的榜樣,還能更好地為學生提供相關的教育質量。幼師在教學中注意自己的儀表儀態,杜絕濃妝艷抹,注意站姿和坐姿,體態挺拔,站立自然,挺胸收腹,語言親和有趣。
(三)創新能力
學前教育的專業應用型人才應是真正能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在生活中對幼兒進行照顧,在學習中對相關知識進行傳授,所以在對幼兒進行教育中要求學前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應具備創新能力,能夠最大程度地優化課堂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的方法,能夠針對學生的特性以及時代不斷的發展需要,轉化教學模式,不斷融入新的、高質量的教學內容,真正意義上為學齡前兒童的發展提供幫助[4]。在這個過程中,幼師應該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教學的方式應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不同幼兒之間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面向全體幼兒,熱愛幼兒,堅持積極鼓勵、啟發誘導的正面教育。
二、搭建學前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的方式,能夠更加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提高學前教育人才的競爭力。校企合作能更好地適應市場對教育人才的需求,同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能培養出更具有實用性的、市場所需要的教育人才。
(一)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方式
在以往的學前教育中,對于人才的培養更看重理論知識的培養,出現了重理論輕技能的現象,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質量水平的不斷提高,為了能向社會傳輸更具有高質量的優勢,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發展的需要了,所以為了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的需要,高職學校應加強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方式,比如在教學中,引入企業的相關資源,優化資源配置[5]。
(二)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對于學前教育人才的培養更注重是相關理論知識的傳授,針對相關案例詢問解決的辦法,教學的課程比較廣泛,但這其中理論類課程更多,針對市場對相關學前教育人才所需要的專業技能了解不夠深入,學前教育的人才在教學中沒有更加針對性的學習方案,屬于“廣撒網”式學習。導致在市場競爭中不僅缺乏相關的經驗,同時在具體的問題解決上認識不夠全面,甚至出現所需要的專業能力不夠的情況。所以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應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式,增添選修課的比例,以引進的企業教育資源增加實踐課程比例,加強對學生進行實踐性的教學,同時相關的企業可以根據對相關人才的需要制定相關的課程,不僅能很好地培養專業所需的人才,學校更能豐富教學的內容,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進行相關課程的選修,學生能學到更具有競爭力的相關技能和知識。同時通過校企合作加強第二課堂的建設,在第二課堂中,具體內容針對企業所需要的相關實踐能力設定,學生能有平臺更好地將自己學到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并在實踐的過程中找到自身的不足,在實踐中找到自身理論知識較薄弱的地方,在之后的學習中能更好地進行查漏補缺。在課程的實施中,應該充分地運用一些體驗性較強的方式將“教、學、做”做到全面融合,體現課程實施的一體化;同時,做好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做好物質保障。學期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的是能夠適應學前教育的工作要求,建立校內實訓基地,能夠增強傳統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多元性,這樣的方式能更好地讓學前教育的學生感受到實地教學的工作氛圍,能更好地促進幼師對工作性質的認識以及相關技能的學習。
(三)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能更好地為學前教育人才提供實踐的基地,對于他們來說,理論知識的積累是知識量的積累,要達到質的飛躍,就需要將所學的知識真正運用到生活中去,但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學前教育中專業人員很難有相關的機會去實踐,所以校方可以聯合企業建立校外實習實訓的基地,不僅能更好地給學生提供實訓的基地,還能在通過實踐教學,針對市場對學前教育人才的需要,學習相關的知識技能,更能符合企業對學前教育人才的需求。學校也能憑借更好的資源優勢對學前教育專業人才進行相關的教學活動,培養出更多的專業應用型人才,不僅能更好地為企業儲備人才,也能促進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學習的積極性,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和物質保障,真正實現學以致用[6]。
(四)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深入交流
在校企合作中,學校應該加強與企業之間的交流,比如定期開展雙方交流互動的活動,從企業所需到貼合企業創新型人才,開展講座與交流研討的活動,在交流中得出更全面的教育方向,對于校企雙方來說,很容易造成企業只負責提供實踐機會,學校只負責提供人才的局面,這樣的合作沒有達到真正的意義,所以在進行合作中,學校與企業之間應加強深度的合作交流,對于企業來說,能學到更新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對于學校來說,能更好地了解到市場以及企業對學前教育人才的具體需求,開展更有價值的精品課程。
三、總結
校企合作能培養相互更具有競爭性的綜合應用型學前教育人才,對于學校與企業和學生來說,這是一種“三贏”的模式,學校能更好地整合教育資源,提供更具有競爭力的畢業生,企業也不必擔心學前教育人員的質量問題,所接收的學前教育專業人員更符合市場以及公司發展的需求,對于學生來說,更能適應市場需求,更好的就業。通過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方式、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深入交流方式也能更好地搭建學前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校企合作模式。
參考文獻:
[1]李爽.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學前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8,1(1):243.
[2]李鳳林,姜大偉, 高偉,等.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應用型本科食品類專業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以吉林農業科技學院食品工程學院為例[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9,28(1):6.
[3]譚金惠.校企合作機制下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山海經:教育前沿,2019,1(8):435-435.
[4]呂博.校企合作模式下應用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9, 34(1):85-87.
[5]覃聰聰,譚紅.基于“園校合作”辦學理念下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活動設計[J].發明與創新·教育信息化,2018,1(5):22-23.
[6]黃晶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基于“校-園”合作視角下[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8,1(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