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武
【摘要】小學數學知識具有概念性、規律性以及邏輯性,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具有較高難度。為了最大程度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就應當逐步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增加數學知識的直觀性和生動性,簡化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基于此,本文介紹數形結合的應用,提出幾點應用方法。
【關鍵詞】數形結合思想? 小學數學? 應用原則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6-0103-02
在全新的教育形式下,數學學科的教學應當及時進行改革和創新。因此,教師需在數學計算和概念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靈活運用以形助數和以數解形等思想,同時還需要運用畫圖等方式,使學生能夠明確圖形關聯和數量關系,逐步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接下來,筆者結合多年的施教心得,就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探究,展開討論,與同行切磋,一同交流、收獲教學心得。
一、應用到數學計算和概念教學中
小學階段的運算較為簡單,主要是乘除法和加減法。相對于乘除法來說,加減法是基礎和關鍵所在。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教師就可靈活運用數形結合思想,使學生能夠在加減法的基礎上更好地理解和運用乘除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要引入乘法的概念,那么就可結合教學內容設置有趣的教學情境,運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激活其興趣。如,教師可加入一些買氣球、玩具的生活問題。在提出問題后,學生需運用加法知識完成題目的計算,而隨著計算量的不斷增加,學習難度也在不斷提高中。此時,教師就可引入乘法的概念,借助直觀、形象的方式使學生準確理解乘法的概念,使學生靈活運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小學生尚未積累充足的閱歷,理解能力也存在局限性,解題過程中也將會受到較大限制。很多數學概念較為抽象和復雜,學生難以準確理解和掌握。此時,教師就可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運用直觀的圖形進行演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最大程度提高教學效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算和計算內容至關重要。要想真正鍛煉學生的運算能力和計算能力,教師就需運用數形結合思想,使學生能夠準確地理解算理與運算理念。教師可讓學生運用幾何圖形的方式將計算問題中的數字展示出來,使計算問題變得更加簡單明了,使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計算方法。
二、應用在以形助數中
在數形結合思想中,數軸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載體。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就需引導學生學習、了解和觀察數軸,準確把握數軸的特點,使學生發現數與點之間的關聯,更好地理解數的順序特點、大小特點,學會運用直觀圖形解決數學問題。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以形助數擁有十分廣泛的應用范圍,并且學生的思維正從形象思維向著抽象思維的方向發展,以形助數的應用可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小學數學題目中通常是關于量與量關系的,題目中會出現一些具有較強抽象性的數字,而這會導致學生的思維變得混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題目的難度。此時,教師就需引導學生認真分析題目內容,準確畫出題目中對應的線段,從線段中發現已知條件之間的關聯,從而更加順利地解決問題。教師必須要重視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將抽象復雜的數量關系轉變成直觀形象的圖形和符號。在此過程中,學生思維的發展將會更加協調,并且,這樣既能讓學生在應用數形結合思想中體會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還能讓學生掌握多樣化的解題方法,全面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顯而易見,小學數學施教過程中,數形結合思想應用在以形助數中,降低了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提升了學生數學學習的理解能力,為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公式定理中應用以數解形
在小學階段,數學學科中的幾何圖形都是較為簡單的[1]。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靈活運用公式定理,使學生能夠準確把握圖形結構的關系,使學生能夠在動手操作、拼湊剪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將原本零散的數學知識轉變成系統的知識體系。教師也可運用面積模型,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圖形轉化,掌握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整個推導過程,更好地理解圖形的計算方法,不斷增強學生的空間觀念。在教學有基本圖形的內容的過程中,教師需重視數的融入,避免過于重視形。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是為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圖形可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但圖形也會影響到數學知識的難易程度。所以教師在滲透和應用數形結合思想時,需始終遵從最優化原則。
四、靈活運用有趣的畫圖活動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需引導學生運用圖形解決問題,如線段圖、折線圖、扇形圖、條形統計圖等[2]。這些圖形的應用可增加數學問題的直觀性,還能使學生在繪圖的過程中更快更好地解決問題。如,教師需重視折線統計圖的應用,將數據的變化、大小等直觀地呈現出來,而這可讓學生認識到數形結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需引導學生逐漸突破思維定式和思維局限,使學生能夠學會將題目中的內容轉變成直觀的圖形,并借助畫圖的方式分析問題,挖掘出更多的隱形數據和顯性信息。如此,教師便會很快全面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
五、巧用數學繪本是對數形結合的完美詮釋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才真正開始系統地學習數學,他們對數學認識和學習還沒有一定的興趣,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教與學的效果。數學繪本從根本上抓住了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緊密聯系了學生生活,深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讓學生體會到原來我們熟悉的生活中有許多有用和有趣的數學知識,從而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靈感、智慧以及探索意識的源泉。作為數學老師,日常施教過程中,巧用數學繪本,就可以完美詮釋數形結合思想,老師在教學中要結合低年級學生知識量、識字量的有限性,還有他們喜歡動手的特點,引導學生發現數學,通過對數學繪本的觀察,也能夠自主創作一定的數學繪本,把無限的數學知識融于故事的情節中,加強學生學習,深化學生對數學的理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數學,使學生發現數與形之間的關聯,更快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并且使學生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得到培養,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為后續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六、幫助學生明確數量關系、圖形聯系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知識點與實際生活之間存在十分緊密的關聯;小學數學教材中的難點內容之一就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3]。小學數學中涉及到非常多較為復雜、隱蔽的數學問題,容易導致學生的思維較為混淆,難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準確找到突破口。此時,教師就需滲透數形結合思想,使學生能夠借助圖形關系解決數學問題,使題目中的數量關系變得更加清晰明了。例如,在教學有關果園問題時,題目中就會出現梨樹、桃樹數量之間存在倍數關系等問題,需要學生計算其中某一種果樹的數量。在剛接觸此類型的題目時,學生非常容易被數字關系所迷惑,無法順利解決問題。此時,教師就可引導學生運用圖形關系明確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快速找到問題的正確答案。
在小學數學的知識體系中,幾何圖形是其中至關重要的內容,圖形之間也存在較為緊密的關聯。但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生難以準確把握圖形之間的聯系和規律[4]。此時,教師就可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引導學生總結和歸納圖形性質,發現圖形之間的關聯。小學階段的幾何圖形涉及到線組成面、點組成線以及面組成體等要點,這些知識的難度較低[5-6]。如果教師運用單純的語言方式進行教學,那么學生將難以形成準確理解,也會對課堂教學效果產生較大影響。此時,教師就可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為學生展示更加直觀的動態圖形,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鍛煉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在完成視頻的播放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講解其中隱藏的理論知識,最大程度提高教學有效性。
七、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學生因其年齡尚小,不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而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學生難以準確理解和掌握。要想讓學生牢牢掌握數學知識,教師就需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簡化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作為一名富有擔當意識的教師,必須要把數學教學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認識到數形結合思想滲透的重要性,使學生能夠快速理解數學知識,學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需將數學問題、幾何圖形等有效融合起來,運用多媒體技術、畫圖等多種方式,使學生發現數與形之間的關聯,靈活轉換數與形,更快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全面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潘曉琴.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探究[C].2020年中小學素質教育創新研究大會論文集.2020.
[2]馬燕芳.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實踐探究[J].考試周刊,2019(46):100.
[3]張雪敬.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實踐探究[J].中華少年,2019(19).
[4]張文藝.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9(8).
[5]王文平.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5).
[6]廖丹.小學低段數形結合思想方法的課堂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