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婷
【摘要】阿壩藏羌自治州是四川三大少數民族聚居地之一,因地處高原山區,地理環境復雜,地質災害頻發,使其交通、經濟、醫療、教育發展緩慢。而師資力量薄弱是影響該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結合該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現狀,提出交互式、集中式相結合的遠程直播教育模式,以期解決現階段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促進該地區職業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民族地區? 職業教育? 遠程直播
【中圖分類號】G7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9-0172-02
職業教育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需要的背景下孕育而生,對于提高當地人民的文化水平,促進經濟發展意義重大。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研究課題也被列入國家重大科研課題,研究認為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傳承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的三大社會服務功能[1]。但由于各方面條件制約,少數民族地區的職業教育也面臨了諸多困難,如何在困境中找到出路,盡快完成其社會服務功能,是研究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提出[1]:展開民族地區教育對口支援工作,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建立開放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等措施是發展民族職業教育的目標和途徑。
1.阿壩州職業教育現狀
阿壩州地區職業教育起步晚、發展慢,截至目前全州高等職業學院僅 1 所,并且該校于2018年成立,各方面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著諸多困難。
1.1教育投資主體單一
職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經濟支撐,同時其發展也能進一步促進當地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阿壩州自然資源豐富、歷史文化濃厚、民族特色鮮明,這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內部資源,而政府、社會的大力支持則是其發展的外部資源。高水平的職業院校需要大量的經濟投入,軟硬件設施都需跟上發展的步伐。阿壩州地區交通環境惡劣,地質災害頻發,政府財政涉及面廣,可調配經濟較為緊張,而職業教育得到的財政支持十分有限。其發展面臨著經費保障不到位、投資主體單一的困境,所需的基礎設施設備以及實訓場地稀缺,嚴重阻礙雙師型教師及技能性人才的培養。因此職業教育的轉型需要從投資主體開始,促成校企合作、校企融合等新的辦學模式。
1.2師資力量薄弱
阿壩州地區經濟發展緩慢,形成了“引人才難,留人才難”的局面。教師的學歷水平普通較低,職業院校教師中碩士以上人才所占比例較小,博士更是屈指可數。教師隊伍里高級職稱人數較少,青年教師人數較多,雙師型教師培養模式還未形成。為了解決人才問題,政府出臺一系列引才行動,但因經濟、交通、醫療等發展未跟上,很難吸引急需人才、特殊人才的加盟。阿壩職業教育具有濃厚的民族文化特色,肩負著文化傳承的任務,培養具有傳承性、技能性人才是助推該地區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因此迫切需要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能型教師助力。如何引進經驗豐富的技能型人才,形成老帶新的合理的師資結構是該地區職業教育面對的重要問題。
要走出職業教育發展的困境,需要在社會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大膽改革創新,利用一切可用資源,開拓新道路。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已成為大多數人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手段,近幾年興起的網絡直播使各種信息得到了及時的交互,而遠程教育已經成為現代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標志。在互聯網平臺上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形成更具活力的教育局面,為解決人才困境打開了新的局面。
2.網絡直播教學模式的特點
2.1突破時空界限
與課堂教學相比,網絡直播教學具有跨時空性、交互性和即時性等特征。網絡直播教學模式大致分為交互式直播、集中式直播教學,兩者都是依托互聯網實現信息化教學的模式。網絡直播教學只需通過信息網絡技術平臺,即可進行正常授課和交流,不受空間的限制,而網絡直播教學課程內容可以錄制,學生能隨時觀看,不受時間的限制。同時搭建網絡直播平臺,可以實現與其他院校及行業專家的合作,實現教育資源最大化共享,緩解民族地區職業教育師資缺乏的困境。
2.2交互式直播教學的特點
所謂交互式直播教學,即學生通過優質教育資源平臺進行遠程學習。課程可以根據需要靈活安排,教學活動不分場合隨時進行,只需要配置手機、電腦等相關設備便可實現與師生交互。傳統面授課堂需要和教師面對面交流,而大部分少數民族學生性格偏內向,不太愿意表現自己,加上自身教育基礎較差,在課堂上表現更加不自信,課堂教學常會出現回答問題不積極、交流討論不充分等問題,影響學習效果。網絡課程教學可以讓平時羞于在課堂上表現的學生更加大膽,利用公共平臺讓課堂氛圍更為輕松。交互式直播課程教師與學生地位也發生新變化,教師成為了學習活動的被評價者。當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能夠立刻提出自己的疑惑與需求,教師也能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以及評價,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實現有效的教學反饋。
2.3集中式直播教學的特點
所謂集中式直播教學,即搭建與其他院校、企業等擁有優質教學資源機構的合作平臺,通過視頻實時直播課堂教學過程,兩地學生同步聽課,需要統一安排時間和地點,但學生更有身臨其境的課堂體驗感。這種直播課程需與其他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配置專業的網絡直播設備,通過實時直播實現教育資源共享,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目前,四川少數民族地區部分中學也通過這種形式開展直播教學,比如甘孜州高級中學與成都七中聯合共建的網絡實驗班,通過實時直播七中的課程,實驗班的教學取得很好的成效[2]。
3.網絡直播教學模式的不足
3.1交互式直播教學的不足
交互式直播教學最大的優勢在于時空靈活、師生實時互動,而最大的不足是無法監督學生的學習效果,師生無法面對面,僅通過各種通訊手段教師無法判斷學生是否認真聽課,學習全靠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監管難度很大。對于學習自覺性不高的學生而言,交互式直播可能不會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3.2集中式直播教學的不足
集中式直播教學是實時直播課堂教學,但課堂上學生無法與遠程的教師進行互動,課堂參與度降低,課程教師也無法關注學生的反應,會忽視遠端學生的學習效果,影響其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學習氛圍較差。因此直播課程時仍需教師的管理,教師需要實時地進行課堂評價,并組織教學互動過程,讓學生能真正參與到課堂中,同時還需對學生課后練習以及考試進行教學反饋,這些工作仍然需要引進相關專業的人才來進行。
3.3網絡承載力有限
“互聯網+教育”模式目前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很多技術手段還未完善,互聯網的時效性更需要數據平臺的大力支撐[3],而直播教學對于網絡的時效性要求很高,一旦直播中網絡出現卡頓或設備故障,教學過程將無法繼續,勢必會造成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浪費。為了達到更好的直播效果,學校也需增加財政預算,購買更先進設備,使用更高效的網絡平臺。職業院校除了加快對信息技術的軟硬件設施建設外,高校還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社會贊助來搭建直播教學平臺,以滿足直播教學的正常運行。
4.建立交互式-集中式相結合的直播教學模式
交互式直播教學模式是目前發展最迅速的教學模式,效果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4],其投入相對較小,靈活性較強,十分適合阿壩地區的職業教育,但需進一步加強直播教學監管,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才能讓直播教學發揮作用。而集中式直播教學更容易進行教學監督,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根據課堂表現直接反饋。但是投入相對較大,靈活性不強。兩種直播模式可相互結合,在投入充足的情況下與其他院校建立聯合培養教學試驗點,保證優質教育資源的穩定性,同時為了滿足難以引進的特殊專業的教學需求,可以采用交互式直播教學模式,建立與特殊人才的合作,能夠避免時空帶來的限制,為我們的職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無論哪種直播教學模式都不能忽視學校教師的培養,需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專業技能水平,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教學模式也將成職業教育發展的趨勢,教師也需提高線上線下的教學技能,才能為學校的長遠發展做好準備。
5.完善直播教學監管手段
互聯網時代信息豐富且復雜,網絡監管力度不夠,不良信息也會給學生成長帶來負面影響,開展網絡直播一定要選擇適當的平臺,并進一步完善直播教學監管。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創新教學質量監管體系,實現學生學習實時動態監測,保證課程的開設質量[4]。直播教學還需加強教師的監督和評價,教師需通過合理方式,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給學生以準確的評價,以規范引導學生的網絡學習行為。
參考文獻:
[1]張曉霞.西南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的困境與出路——基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視角[J].職業教育(下旬刊),2019,18(8):78-83.
[2]高瑩.遠程直播授課模式在民族地區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9.
[3]劉佳,陳良,智慧,國慶.少數民族地區職業院校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研究初探[J].中國民族博覽,2020(20):77-78.
[4]孟亞玲,黃祥德.論直播教學對高校的影響——從遠程教育視角看高校直播教學[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22):192-19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