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摘要】學前階段的教學活動作為人的一生學習生涯的基礎階段,對人的思維方式及性情、習慣等都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近幾年不僅在幼兒園內加大了美術教學的力度,在校外也有不少教育機構對兒童美術方面的知識進行了培養,還豐富了美術教學的教學手段,使美術課堂效率更進一步提升,本文對學前教育專業幼兒美術課堂教學的各種手段及影響展開了討論。
【關鍵詞】學前教育;美術課堂;教學方案;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7-0145-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方面的追求也在不斷提升,近幾年家長尤其增加了對兒童教育的培養,幼兒的教育也越來越受到更多家長的重視,這就對幼兒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師也根據幼兒的不同特點加強了對教學活動方案的調整,其中在幼兒美術教學中,不僅能夠激發幼兒對這門學科的興趣,促進幼兒思維的發生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這種方式也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美術課堂更具效率,從而帶動教學水平的提升。
一、幼兒美術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美術教學在幼兒成長及發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美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會嚴重拖慢教學效率,這就需要幼師針對當前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本段落將對幼兒美術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做出分析。
(一)教學方式單一
雖然教育部門加強了對教育手段的整改力度,但在幼兒階段的美術教學中教學方式還比較單一,尤其是在發展比較落后的地區這一現象的存在更加明顯。多數幼師的思想還停留在美術教學便是教導幼兒進行繪畫,但其實手工制作、雕塑、模型等都屬于美術的范疇。但當前幼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通常以繪畫為主,而忽略了其他的美術形式,使幼兒在美術課堂上無法得到真正的鍛煉,手工制作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都得不到提升。
(二)教學缺乏趣味性
除了教學活動比較單一外,當前幼師在制定教學活動的事,還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幼兒的思想比較活躍,對于生活中一切事物都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不少教師還是利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來開展美術課程,比如教師以講授為主,卻忽略了與兒童的互動,以及兒童的實踐能力?;蚴且越處熓痉稙橹鳎儆捎變焊鶕處熕L制的圖案進行模仿,這種方式雖然能夠鍛煉兒童的繪畫能力,但是卻忽略了兒童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使得美術課堂無法發揮出其真正的作用,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二、提升幼兒美術課堂效率的途徑
由于美術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嚴重阻礙了教學水平的提高以及幼兒的全面發展,這就需要有時根據幼兒的特點對教學活動及方案做出調整,本段落將對提升幼兒美術的效率提出改善方案。
(一)加強與幼兒的溝通
幼師要通過美術教學,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更需要加強與幼兒的溝通與交流,使幼兒能夠真正參與到美術課堂中。幼師在展開教學活動時,還要加強對幼兒的觀察與了解,及時發現幼兒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并根據幼兒的理解程度調整教學方案及進度。在教學活動中,要以幼兒為主體,提高幼兒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另外,幼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起到引導作用,比如,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幼師應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可以以生活中的事物為引導,從比較簡單的事物入手,要求幼兒畫出蘋果、香蕉等水果,或是為幼兒提供橡皮泥,引導學生使用橡皮泥捏出水果、動物或是幼兒喜歡的玩具等。在這一過程中,幼師一定要注意保證幼兒獨立完成自己的作品,盡量避免幼師參與到幼兒的制作過程中,但在幼兒制作過程中,要保證幼兒的安全,避免幼兒在制作過程中出現將墨水涂到身上、衣服上或是誤食橡皮泥等情況的出現,在班級內進行巡視,發現此類狀況出現后要及時糾正幼兒的失誤,以此來引導幼兒按照正確的方式進行實踐。
(二)增強幼兒的實踐能力
在幼兒美術教學開展過程中,不僅可以在室內展開教學活動,還可以帶領幼兒走向操場或校園內的各地,使幼兒深入觀察生活中的各種事物的特征。這一階段的兒童好奇心比較強,對于生活中的各種事物都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在校園觀察過程中能夠有效激發兒童的興趣,與大自然建立友好的交流能夠提升兒童的觀察力,以及對大自然的了解。幼師要擺脫傳統死板的教學方式,可以運用幼兒園中的樹木、葉子、樹枝等起到活躍課堂氛圍和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的作用。在對校園進行觀察的過程中,幼師可以引導幼兒對于校園中的花、鳥等事物的觀察,在幼兒的繪畫過程中,幼師可以對幼兒進行引導與指正,但不能提出過多的意見,因為雖然幼兒的思想還不夠成熟,但對于生活中的各種事物都有自己的理解,幼兒在繪畫過程中反映出來的不僅僅是自己的繪畫水平,還有自身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每個人對生活中事物的理解都不相同,幼師可以通過幼兒的繪畫作品來分析幼兒的心理狀況及理解能力,從而制定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來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
(三)培養幼兒對美術教學的興趣
雖然美術教學以自身獨特的吸引力極大地提升了幼兒對教學活動的興趣,但由于當前美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得幼兒對這一科目的興趣有所降低,這就需要幼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做好引導工作。首先要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選擇幼兒比較感興趣的事物進行舉例,并作用多種教學方式展開教學。同時,因為幼兒的理解能力有限,在作畫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與參考事物不符的現象,幼師針對這一現象,應對幼兒進行鼓勵,并表現出對幼兒畫作的認可,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另外在幼兒作畫過程中可以向幼兒進行提問,比如為什么會選擇這一參考事物,又為什么以這種形式來表現。
(四)豐富教學手段
在幼兒園的學習階段是幼兒學習、模仿能力最強的階段也是最善于觀察的階段,幼師要把課堂合理充分應用起來,通過收集不同的校園自然物來加強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學習能力,讓幼兒通過觀察和欣賞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大自然植物來增加自己的見識,積累自己的日常知識。幼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和課堂活動時要選擇合適的自然物,要選擇在幼兒年齡和心理接受范圍之內的自然物,不僅能夠讓幼兒能夠在學習的活動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也能夠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幼兒的感悟能力。例如在課堂中幼兒可以根據不同的自然物讓幼兒進行對應的繪畫和操作。在上課之前,幼師可以提前告知幼兒下一課堂所要需要的簡單物品,讓幼兒在家中可以自行收集,在課堂上讓幼兒進行展覽分享。另外還可以結合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來豐富教學手段,比如網絡課程的運用,可以在班級內播放手工制作的視頻來使幼兒學習手工制作的方法及過程。幼師還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種事物來進行教學。幼師可以要求幼兒在下一次課堂中展示多樣色彩的自然物,讓幼兒把收集到的色彩多樣的自然物帶到課堂中展示之后進行二次創作。在課堂中幼師可以根據學生所帶來的物品讓學生發揮想象力進行二次創作。幼兒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可以將種子放置在透明的盒子中,把盒子里面放上五顏六色的小燈泡,用種子和燈泡制作而成的燈可以起到良好的裝飾作用。
綜上所述,美術課程在幼兒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提升幼兒的繪畫審美能力,還能夠使幼兒的創造力及想象力有所提升,使幼兒得到全面的發展。據研究表明,人們在平時思考過程中多使用右腦,美術等教學活動能夠有效促進幼兒的左腦的發育,使幼兒在智力方面也能得到同步提升。本文對當前學前教育中幼兒美術課堂進行了分析,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方案,希望能對當下幼兒美術教學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責編 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