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剛要》中,明確的提出了課程內容要貼近學生實際,反應社會需要,促使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得到發展。而數學是與現實生活聯系最為密切的學科,現代社會技術發展,離不開數學原理支撐,本文以小學六年級數學為研究對象,對基于生活化視角的小學數學教學做出相關研究,希望能夠更好地為學生的數學學習發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生活化視角? 小學六年級? 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5-0102-02
六年級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積累,同時伴隨著知識學習內容難度的不斷加深,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教師可以嘗試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利用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基于生活化視角開展教學,這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化解知識學習難度,并促使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得到更好地提升。
1.基于生活化視角的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意義
基于生活化視角的數學教學,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數學概念和數學定理,通過運用生活實例的方式加以解釋,從而讓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中進行學習,在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從生活視角出發進行教學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六年級是中小學銜接的重要階段,相較于過往的知識學習,六年級數學知識難度有明顯的跨越,而通過基于生活化的視角來進行數學教學,將復雜、難以理解知識,通過生活化的場景設置或者生活元素的導入,幫助學生降低理解困難,有助于促進中小銜接[1]。此外,基于生活化視角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感覺數學更加親切,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新鮮感,促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積極傾向,而這對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發展也是大有助益的。最后,基于生活化的視角來進行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有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提升,與常規教學方式相比,基于生活化視角的數學教學,讓數學知識的應用性功能全面體現,學生可以在生活實踐的過程中,更好地內化知識,加深數學學習的深刻認識,從而促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發展和提高。
2.基于生活化視角的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策略
2.1內化數學教學生活化觀念
教學觀念指導教學行為,并對教學效果產生影響,在基于生活化視角的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中,若是想要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要準確地把握生活化教學的實質,樹立正確的生活化教學觀念。首先,教師要革新傳統教學觀念,在新課標中,明確地提出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定量刻畫和定性把握,并不斷加以抽象概況和廣泛的應用的過程。基于對新課標理念的解讀,教師就應該認識到,學生的數學學習不能僅限于書本,而提高學生的成績,也不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本質目的,尤其是在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教學當中,這一階段是學生數學思維品質和良好數學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只有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適用性,讓學生學會從生活的角度去思考數學問題,才能更好地助力學生的數學學習發展[2]。因此傳統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是行不通的,教師必須要與時俱進,不斷地革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將單純的知識講授,變為有意義的生活構建,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學生數學長遠學習發展。其次,提升教師的生活化教學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對教學質量有著絕對性的影響,因此在基于生活化視角的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當中,教師要明確自身六年級教師的責任,加強學習,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教學設計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學監控能力,以此將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在六年級的數學課堂中得到更好地落實。
2.2合理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數學與生活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數學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而情境是溝通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之間的橋梁,在基于生活化視角的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景,巧妙地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與生活實例嫁接在一起,以此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更好地提升,具體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創設情景。首先,在導課環節創設生活化情境。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之初,就結合所講授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情境,以此快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一種“課未始,趣先行”的教學效果,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從而為本節課程的進一步探索奠定基礎。其次,在新課講授中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在小學六年級的教學當中,面對很多復雜難以理解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生活情景創設的方式,從而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例有效地聯系在一起,為學生嫁接理性向感性過渡的橋梁,這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突破學習重難點,從而為高效的數學課堂構建提供保障。
2.3教師有效把握教材與生活關系
教材是課程教學的依據,同時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在基于生活化視角的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老師一定要準確的把握教材與生活之間的關系,確保不偏離教材的同時,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以此更好地為數學課堂增添活力,此本文提出以下幾方面的建議。首先,搜集與學生高度相關的生活數學教育素材。大量的研究顯示,教學內容越接近學生的生活體驗,就更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接受,因此在基于生活化視角的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在結合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確保所選擇的生活素材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緊密相關。如教師要明確學生的認知水平與能力和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在日常生活當中,教師要多親近學生、研究學生、觀察學生,立足于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興趣愛好,去搜集與學生生活性相關性強的生活素材,并與教材有機融合,這樣才能夠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其次,挖掘教材,尋找生活化教學素材。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有時其實不比舍近求遠,要善于運用教材中的生活化素材資料的優勢,從而更好的組織教學。最后,合理整編,活用教材。雖然教材的編寫是在無數教育專家的精心設計下編制的,已經趨于合理,但是教師還是應該認識到“教材只是一個例子”,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不能夠一味的照本宣科,以來教材。教師應該立足于教材的同時,合理的結合時代發展情況,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創編,這樣才能夠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2.4重視數學生活化作業布置
作業是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內容,通過作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內化知識,檢查學生課業學習的不足。但在以往的教學當中,對于作業布置多是采用題海戰術的方式,這不僅為學生增添了很大的壓力,還容易激起學生的厭煩情緒,并未實現良好的作業效果,很多學生對于作業都是敷衍應對,草草了事。而在基于生活化視角的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化的作業布置,可以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以此打破傳統的作業布置格局,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作業完成中。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與數學知識有關的社會調查性的作業,以此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現代社會發展之間的聯系性;在或者,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數學應用操作作業,如計算教室面積、計算家庭日常花費等[3]。通過生活化的作業布置,讓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多接觸社會、感受數學的創造性運用,這對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
2.5善于運用生活化教學評價體系
評價同樣是小學數學教學當中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具有對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做出調控的作用。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地發揮出教學評價體系的作用,但很顯然,傳統的數學評價以測試分數為主,過分地強調知識性,答案是唯一的,這樣的評價體系是不符合新課標理念的。因此在基于生活化視角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還應該通過生活化的評價體系構建,更加科學的考查學生,配套輔助教學。具體而言,在生活化的評價體系當中,評價內容不僅要關注到學生的智力因素,還應該關注學生一些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評價,一是學習積極性、學習態度、學習意志等方面的數學學習情感評價,看學生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生活化的教育活動當中,是否可以努力地克服學習困難;二是對學生行為習慣的觀察,小學六年級的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數學習慣的關鍵階段,因此在基于生活化的評價體系當中,教師還要將良好的行為習慣作為重要的評價內容。
3.總結
數學與生活聯系緊密,尤其是進入六年級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可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建議在基于生活化視角的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內涵,內化數學教學生活化觀念,有效地把握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生活作業的布置、生活化教學評價體系的運用,實現數學教學生活化,更好地助力學生數學學習發展。
參考文獻:
[1]蔡雁.基于生活化視角的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思考[J].新課程,2020(16):78-79.
[2]劉宗清.基于生活化視角的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思考[J].中華少年,2019(12):84.
[3]張貴萍.打造生活化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以蘇教版小學六年級教材為例[J].教師,2018(8):59-60.
作者簡介:
寧瑞山(1970年9月-),男,漢族,甘肅武威人,武威市涼州區九墩鎮九年制學校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