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
【摘 要】隨著智慧校園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對教師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在實踐中需要教師具備更高水平的綜合素質來滿足實踐發展的需要,尤其是農村地區,自身信息技術發展水平相對比較低,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信息技術使用率比較差,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本文主要是對智慧校園環境下提升農村地區中學數學教師信息化素養相關內容的簡單分析和探究,希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對提升數學教師信息化素養產生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智慧校園;農村中學;數學教師;信息化素養
新時期信息技術與教育有機融合對教學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尤其是在教學變革方面產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農村地區作為經濟水平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其教育文化水平發展也比較低,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智慧校園建設的過程中農村地區中學存在發展水平比較低的問題,不利于教學的持續進步和發展,對教育平衡發展有著不利的影響,需要我們認真分析原因,從多個方面入手,找到相應的解決策略,提升教師信息技術素養,為數學教學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智慧校園相關介紹
智慧校園是教學變革的重要內容,是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機融合的產物,在實踐分析之后我對其相關內容作如下介紹:
(一)智慧校園具體內涵
智慧校園以信息技術為依據,以促進教學進步為目的,以計算機、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為主要方式,通過提供一種環境全面感知、智慧型、數據型于一體的管理系統,并且可以對教學實際情況、教學管理情況進行實時分析的一種智能環境。通過信息技術的使用對學生的生活、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實時分析各個階段學生發展的現狀,找到學生學習、生活不足之處,及時使用相關措施調整,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智慧校園積極作用
智慧校園是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機結合的產物,在實踐發展的過程中新的信息技術在使用的過程中對教學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教學方式和模式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課堂教學氛圍得到積極的轉變。同時智慧校園實時觀測學生發展動態,有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發展不足之處,及時尋求相應的策略予以調整,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智慧校園對教學管理變革也有著積極的影響,幫助學校管理者及時調整管理方針,實現更好的管理。
二、智慧校園背景下農村中學數學教師信息化現狀分析
智慧校園背景下對農村中學數學教師個人綜合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需要教師具備更高水平的信息化素養來滿足實踐發展的需要,但是我們發現目前不少教師個人信息化素養水平達不到實踐要求,比如說不少教師在使用信息化技術設備時候存在不少的問題,不能充分挖掘信息技術設備的積極作用,在具體實踐中不能有效的發揮智慧校園系統的作用,不利于教學的變革和發展。此外,部分教師仍然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在具體實踐中對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使用不夠全面,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不利于教學的持續進步和發展等等。這些方面問題的存在都不利于智慧校園的全面建設和應用,不利于教學變革與進步。
三、智慧校園環境下提升數學教師信息化素養策略分析
智慧校園在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具備相應的教學素養,以此來為教學發展變革提供正確的支撐,在對教師個人信息化素養水平現狀進行全面分析之后,我認為提升教師個人信息化素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宣傳力度,掃清思想障礙
學校在建設智慧校園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學校已有的宣傳手段和方式,對智慧校園相關內容進行全面的宣傳,使得教師充分認識到智慧校園的積極作用,以及自身與教學實際需要存在的差距,為教師提升個人信息化素養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比如說在講授《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教師可以借用幾何畫板,在課件中度量出直線與圓心之間的距離,同時在固定直線位置的前提下,將圓2向直線緩慢移動,過程中觀察兩者的關系,即可得出滿足直線與圓位置關系的條件。
(二)加大培訓力度,提升教師素質
學校在新時期要高度重視教師隊伍素質建設工作,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培訓活動,提升教師信息化素養水平。比如說在講《變化的魚》時,利用計算機制作動畫區演示,是學生從課本靜態的畫面中迅速轉到課件的動態中,并且結合變化規律的教師講解和講題,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內容的理解。
(三)建立相關制度,形成制約機制
在新時期學校在建設智慧校園的過程中需要有完善的規章制度作為支撐和保障,在整個實踐中我們發現相關的規章制度比較欠缺,需要我們不斷的完善和補充,比如說新時期出現的激勵制度,充分利用精神或者物質獎勵激發教師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要對制約和監督機制進行全面的完善,利用高效的制約機制,對教師形成一種約束。此外,利用監督和制約機制,對學校相關的支持政策予以規范,保證各項策略落到實處,防止出現流于形式的問題。
(四)加強交流互動,實現資源共享
智慧校園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手段,為教師學習提供了一種新的手段和方式,教師和教師之間可以利用智慧校園模式對教學經驗進行分享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既可以豐富教師個人教學方式,還可以幫助教師熟悉智慧校園,從而對教師信息化素養也是一種提升。比如說在講授《平移變換、旋轉變換、對稱(翻轉)變換》的過程中,利用網絡學習優秀動畫的課件,在講授相應的內容時進行演示,就能達到學生直觀理解的效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五)創新培訓方式,提升培訓效率
面對智慧校園的新要求,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培訓方式,旨在提升教師個人信息化素養。在整個實踐的過程中我認為要對培訓方式進行全面的創新,采用新的培訓模式,提升培訓效率。比如說在培訓的過程中可以開展信息技術知識大比拼活動,通過教師之間的知識競賽,來幫助教師更加全面的學習信息技術知識,通過轉變培訓的方式,激發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升培訓的質量和效率,切實提升教師信息化素養。
四、結束語
智慧校園是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對校園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教師,作為教學的重要參與者,在教學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對新的形勢,要積極轉變個人思想態度,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多種形式的教學培訓活動,努力提升個人專業素質以及綜合素質。同時教師個人要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終身學習,在實踐中多方面學習,涉獵信息技術相關知識,不斷提升個人信息化素養,為智慧校園的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撐和方向保證,推動數學教學不斷發展變革,實現教學模式的全面創新。
【參考文獻】
[1]魯璐.信息化環境下初中數學教學的策略探析[J].新課程(中學),2019(07)
[2]黃益宏.初中數學與多媒體技術的整合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4(02)
[3]妥寶榮.試論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03)
[4]楊煒學.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試題與研究,2018(18)
[5]楊丹丹.探究初中數學教學下微課的構建與應用[J].新智慧,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