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生


【摘 要】綜合實踐活動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規定開設的必修課程,也是新課程實施以來,教育工作者研究與實踐的重點內容。物理學是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物理比例知識點作為初中物理教學的重點難點,以綜合實踐活動為輔助,在切實實踐、體驗中,提高學生的比例推理能力,既可以激活思維,又可以讓學生對比例問題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提高分析、實踐能力。為此,本文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為輔助,以培養學生比例推理能力為目標,針對初中物理教學進行了策略探究。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初中物理;比例推理;教學分析
一、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有效問題,培養比例推理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比例推理能力,促進思維發展是關鍵,要知道,在解比例題,分析比例知識點的時候,需要學生結合物理規律進行層層探索,在這一過程中考驗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而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是以學生為主,通過教學引導,在切身參與的過程中,使其對問題本質進行探索分析,更加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例如,在教學解析有關浮力比值問題的時候,如:一個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圓柱形容器,內裝密度為ρ的液體,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金屬塊A浸沒在該液體中(A與容器底未接觸),金屬塊A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1,將木塊B放入該液體中,靜止后木塊B露出液面的體積與其總體積之比為7:10,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金屬塊A放在B上面,使得木塊B剛好浸沒入液體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2,若已知金屬塊A的體積與木塊B的體積之比為13:20,求金屬塊A的體積。
在教學的時候,為讓學生對這一比例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可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為其準備圓柱形容器、彈簧測力計、金屬塊、木塊等,讓學生根據問題和題意中所給出的關鍵信息進行實踐活動,然后設計有效問題。在問題引導的基礎上,利用綜合實踐活動,在動手操作、問題探索的過程中,提高比例推理能力,讓學生在解比例題的時候有一個明確的入手點,會分析、會推理,從而增強綜合實踐活動開展質量,提高比例推理能力。
二、利用綜合實踐活動,培養自主探究,提高比例推理能力
在初中物理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教學中,要善于激發學生的自主參與興趣,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自主、主動地參與學習。為此,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候,可以以一個明確的項目為主,讓學生小組圍繞項目進行自主探索,然后就比例問題進行解析分析,在自主實踐、主動分析的過程中,提高比例推理能力,激活思維。例如,在教學《歐姆定律》時,為讓學生認識電壓、電流、電阻之比的關系,提高推理能力,可以以“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項目為主題,讓學生小組根據這一項目核心,作出猜想和假設,思考“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電阻有什么關系?”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內容。通過自主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在實踐探索、數據記錄分析的過程中,增強比例推理能力,使其能夠根據數據之比分析出電流、電壓、電阻的比的關系,從而提高對歐姆定律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三、利用綜合實踐活動,實現化繁為簡,增強比例推理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對于比例之類的物理知識,很多學生都會呈現出有心無力的學習狀態,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大多數物理比例問題繁瑣,有時候根本連題都讀不清楚。而綜合實踐活動在物理比例教學中的應用,既可以促使習題化繁為簡,又可以提高解題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可見其運用的意義所在。例如,在教學解析這一電路問題時,如:
如圖1所示的電路中,A、B、C是三個阻值相同的電阻,電源兩端的電壓為U,試求:開關K在斷開和閉合兩種情況下,電阻A消耗的電功率之比?
在解析這一問題的時候,可以以實踐活動為輔助,為其準備相應的實驗教具,讓學生根據圖示和題意,進行實驗探究。在此過程中,可以為學生進行提示引導,如在開關斷開的時候,電阻A和電阻C即通過的電流如何?在開關閉合的情況下,又是一種怎樣的情況,將問題轉化為綜合實踐活動,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化繁為簡,讓學生對這一比例問題的推理程序有一個清楚地認識,從而提高解題質量和解題能力,在實踐活動分析、動手探索的過程中,培養邏輯思維、推理思維。
四、結束語
利用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初中生比例推理能力,不僅可以調動學習積極性,還可以促進思維發展。為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綜合實踐活動的應用價值,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通過設計有效問題、激發自主探索興趣、化繁為簡巧解例題等,提高學生對物理本質的認識,加深對物理比例問題的理解,從而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申晶晶.試析初中物理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方法與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17):66-67.
[2]李寶銀.初中物理科學推理教學的研究[J].物理通報,2020(09):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