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花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而數學學科作為一項基礎學科,對學生未來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教育人員需要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在此過程中,生活化教學的合理應用能夠保證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具有更高的主觀能動性,教育人員必須對其加強重視。文章首先分析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各項問題,然后進一步研究生活化教學的內涵和應用價值,最后以此為基礎,綜合探究生活化教學具體實施策略,分別從教材文本、課堂教學、數學作業、教學評價四個方面展開具體論述,希望能夠為其相關人員的具體工作提供更為豐富的理論依據,使其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與學生現實生活實現有機結合。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實施路徑
一、 引言
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時,科學應用生活化教學能夠確保課堂教學有效結合學生現實生活,確保學生能夠對其課堂內容進行合理內化,進而確保學生更為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強化學生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使其能夠更為高效地解決數學問題,教師需要對其教學活動進行深入研究。為了對其教學方法具有更為明確地認知,特此展開本次研究,希望能夠進一步保障課堂教學效果。
二、 生活化教學
在小學階段具體實施數學教學活動時,數學教師如果想要確保更為高效地開展生活化教學,需要深入挖掘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數學素材,確保學生能夠對其課堂所學知識進行合理內化,科學應用課堂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以此為基礎,小學數學教師在具體開展課堂教學時,需要進行生活化情境的合理創設,用在課堂教學各個環節合理融入生活化理念,與此同時,還需要對學生進行生活化作業和生活化習題的合理設置,確保能夠有效提升學生數學應用能力,使其可以基于數學角度分析生活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對其進行更為有效地解決。而在我國目前,部分數學教師并沒有認識到生活化教學應用的重要價值,依舊應用傳統教學方式,雖然能夠迅速提升學生解題能力,但是無法保障學生數學素養。
三、 小學數學教學現存問題
首先,在傳統課堂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具有較高枯燥性和乏味,在以往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時,大多數教師是直接向學生灌輸課堂知識,然后引導學生不斷練習重復題型,對其加深記憶。該種教學模式的長期應用會使學生產生一定程度厭學情緒,對學生進一步發展具有很大程度的不利影響。其次,在傳統數學教學過程中,教育人員普遍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是被動接受,教師在具體進行課堂教學時,完全跟隨自己的思路展開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缺乏重視,同時,師生交流相對較少,學生無法提出自己的問題,無法保障課堂教學效果。最后,學生大多缺乏生活意識,在此過程中,生活意識具體是從生活中積累總結出的,而小學階段學生由于年齡較小,經歷過的事物具有較高的局限性,對生活的認識也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教師在具體實施生活化教學時,不可避免會存在一些生活案例,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進而使學生對其課堂所學內容缺乏理解,進而使教師對生活化教學缺乏正確的認識。
四、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生活化教學的應用價值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科學應用生活化教學能夠實現學生數學思維水平的有效提升,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在此過程中,首先,能夠提升學生數學思維,通常情況下受到心理因素和年齡因素的影響,學生的社會閱歷相對較淺,但是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相對較強,小學教師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以此為基礎合理應用生活化教學,進而保障課堂所學知識能夠有效結合學生現實生活,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其次,學生在具體參與課堂學習時,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具有較高的基礎性價值。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中合理演進生活化教學,能夠使學生夯實數學基礎,實現學生良好數學思維的有效形成,確保能夠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對學生數學素養的科學培養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最后,在小學階段開展數學學習時,科學應用生活化教學能夠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全面考察,對學生個性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高度明確生活化教學的重要價值,對其相關工作的有效落實進行深入研究。
五、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實施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文本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改革的全面推廣,使其數學教材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調整,具有更為豐富的生活化內容,為其生活化教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對于學生而言,應用是其學習數學的主要目的。現實生活中對其進行合理應用,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更大的樂趣,進而使其能夠主動探究數學知識。數學教師在具體進行生活化教學時,需要從教材文本中深入挖掘生活元素,然后開展具體教學活動,在此過程中,數學教學活動需要有效結合學生生活實際,確保學生具有更為豐富的學習體驗,使其能夠更為系統地探究數學知識,有效解決數學問題。例如在具體開展百分數的相關內容教學時,教育人員需要深入研究教材文本,分析學生現實生活與課堂內容之間的連接點。在我國目前,電子化產品的普及,使學生對電腦產生了較高的興趣,大部分學生都可以熟練操作電腦,基于此,教師在開展具體教學活動時,需要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安裝電腦程序的視頻,在視頻中,學生可以看到電腦數據的安裝進程從1%到100%,然后安裝完畢。在此過程中,可以使學生對百分數具有更為深刻的認識,科學應用該種導入方式,能夠使學生對百分數學習產生更高的興趣,進而使其認識到在現實生活中百分數的普遍性,實現學生學習體驗合理豐富,確保學生能夠對其進行合理應用。
(二)優化數學課堂教學
首先,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教育人員需要確保課堂語言的生活化,確保能夠實現教學難度的有效降低,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數學和現實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通常情況下,數學語言和我們生活中應用的語言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具有較高的抽象性和枯燥性。當同時使用生活化語言和數學化語言表達一句話時,數學化語言可能會使學生難以理解,而生活化語言的合理應用,能夠使其數學教學難度有效降低,確保學生更容易接受課堂內容。基于此,教師需要基于學生心理特征,興趣愛好和認知特點等心理需求,科學應用生活化語言,確保學生對數學概念具有更為深刻的理解,使其在數學學習中得到更大的收獲。其次,需要進行生活化情境的合理營造,通過心理學研究發現,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時,如果課堂知識能夠接近學生現實生活,則學生的接受程度相對較高。基于此,教育人員在開展具體教學活動時,需要深入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現實生活,合理構建生活化情境,確保學生進一步明確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進而使其對數學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