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旺盛
摘 要:智慧課堂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復雜的數學知識,符合新課標對初中數學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師應當加強研究,認真設計教學環節,合理進行課堂提問,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初中數學;智慧課堂;構建
數學是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在中考占有比較大的比重,通過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夠全面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初中數學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會遇到比較多的困難。智慧課堂屬于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學生在這種教學方法之下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的潛能,運用個人的知識儲備解決問題,實現數學學習興趣的全面提高,有效的解決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各種問題,為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深入研究,制定合理的智慧課堂構建方案,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 創設教學情境,提高課堂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智慧課堂重要的特點是具備比較強的發散性和靈活性,學生的思維跟隨題目不斷變化,實現學習能力的全面提高,比如在講解整式加減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用若干個木棒拼出一排由三角形構成的圖形,如果需要拼出圖形中兩個或者三個三角形需要多少根木棒,如果拼成四個或兩個長方形需要多少根木棒。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轉換圖形種類和需要的數量,也可以對木棒的數量做出一定的限制,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通過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以此來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水平,加深記憶。這種教學模式改變了以教師為核心的灌輸教學體系,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深入的思考,學生可以充分體會到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生興趣。
同時,教師需要積極創設高效多樣性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發現數學基本規律。數學是抽象性和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教師在課堂上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具體的數學模型,有效的解決各類數學問題。比如:直角三角形ABC中,∠B=90°,BC=6,AB=9,將三角形進行折疊,BC的中點D與A重合,MN為折痕,求BN的長度,這道題目屬于折疊問題,學生在初次接觸時往往無法掌握題目的正確解法,此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了解題目的基本情況,學生可以通過對不同類型圖形的折疊和反復練習發現解題的方法,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全面增加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 建立互助合作的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教師在每一節數學課前需要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使學生能夠對課堂內容有基礎的認識。課堂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勇敢發言,描述自身在進行預習的過程中了解到的知識點,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補充,使學生能夠明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比如在講解二次函數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預習,明確二次函數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的要素,在課堂上合理設置問題,幫助學生回顧所學過的各種函數,學生在理解二次函數的基本定義后可以進行相應題目的練習,比如x軸與拋物線y=x2-2x-3相交于A、B兩點,求解AB的長度,此題目主要考查學生對一元二次方程與二次函數的掌握程度,學生通過分析和計算很容易可以得出答案。在課堂上,教師應當注重學生之間的互助合作,全面激發學生的潛力,實現智慧課堂的有效構建。比如在講解概率這一內容時,計算硬幣拋在空中落地后正面向上或向下的概率,很多學生會直接說出50%的答案,教師此時可以提出問題,如果向空中拋出數千次,能否保證概率是50%。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互助討論,得出問題的結論,這個過程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三、 精心設計分層教學,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智慧課堂的核心是合理的課堂提問,教師在課前需要合理進行問題的設計,確保提出的問題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同時需要以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和生活實際提出各自問題,合理設計問題的難度,增強問題的探索性。教師需要合理把握提問的實際,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合理設置問題的數量,加強問題之間的聯系,保證問題的全面性。學生在回答問題后教師應當及時進行點評,對于回答錯誤的同學多加鼓勵。初中生由于年齡特點,性格不夠穩定,為此,教師需要充分掌握學生的特點,為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難度,加強對學習困難學生的指導,對于成績優秀學生進行適度擴展,實現全體同學的全面提高。在分層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每一組成員主要依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成績等指標確定,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在每個組中選擇一名組長,以此來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同時每個組的成員不應當是固定不變的,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提升到更高層次的小組中。
四、 積極利用微課,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
微課是在信息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全新教學輔助手段,教師在這種模式之下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呈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時可以適當豐富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及時將不同知識點的視頻內容發布到網絡平臺中,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微課的教學模式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能夠對不理解的知識反復學習,加深印象,實現學習水平的全面提高。教師在利用微課進行教學時需要全面提高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合理的創設教學情境,全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在課后積極思考各種數學問題,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比如在講解平行線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平行線,同時結合動畫視頻,向學生展示門窗邊框、斑馬線等內容,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五、 借助動手操作,重組課堂學習動力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由于教學思想的限制,大多使用灌輸式教學方式,學生知識的學習比較被動,教師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知識的講解,但是卻沒有重視學生動手操作。有的教師認為這方面只會浪費課堂時間,對教學任務的完成有所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無法有效的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事實上,在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較高的思維能力,教師通過有效的講解可以深化理解相應的知識,有效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通過學生有效的動手實踐,把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實踐,在課堂上學生則會主動探究,實現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師在講解三角形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動手對三角形內角和外角定理進行驗證。學生在課堂上對三角形進行剪裁,進行相應的擺放,通過相關擺放最終形成一個平角,那就是180度,最終得出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的結論。同時,學生還可以剪裁下來三角形內角和不相鄰兩三角形的內角,通過同樣的方式求出三角形內角之和。學生經過自己的動手了解,通過動手分析,對知識予以驗證,實現數學思維的生長,獲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