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俊雯
【摘 要】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互聯網與各種新型科學技術的研發創新,給市場上的各個行業都帶來了超乎尋常的影響。互聯網環境下衍生的新媒體,為我國教育領域創造了新的教學形式,為當下的學生獲取知識提供了更多樣化的途徑。初中時期,地理這門課程的教學存在一定難度,將新媒體教學與初中地理進行結合,是一種時代的發展趨勢。筆者在本文主要探討了新媒體教學的類型,與其對地理課程帶來的價值,并根據自身經驗提出有效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初中地理;現代新媒體;教學設計應用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教育部門對學生的教學要求越來越嚴格。互聯網新型科學技術應用在教育領域當中,可以為其注入新的血液和養分,將其與初中地理教學的結合,是改善教學困境,為學生構建高效地理課堂的重要途徑。現代新媒體教學需要經過教師的精心設計,才能發揮其巨大的教學價值。文中正是基于這一點,圍繞初中地理現代新媒體教學策略的設計和應用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希望為有關教學人員帶來幫助。
一、現代新媒體教學的基本認識
(一)現代新媒體教學的概念和種類
伴著21世紀的發展,我國在科學技術方面得到了更大的創新。一些新型科技產品的研發促進了一系列衍生物的出現。現代新媒體教學,便是將當下各種高端科技的設備應用在教育行業當中。這種新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形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新媒體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書面和紙質版的知識呈現形式,主要將原有的文字內容,轉化成了更豐富多彩的圖文、視頻、動畫等形式,以新型媒體諸如投影 、多媒體、影視、電腦設備等媒介傳播。常見的現代新媒體教學主要是“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給人們的聽覺、視覺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體驗。
(二)新媒體教學在初中地理中的應用價值
和傳統的教學形式不同,新媒體在初中地理中的應用,結合現代新媒體所具備的開放性、實時性、趣味性等特征,充分地凸顯出了自身的價值。這種知識呈現的新型方式,是初中地理教學質量提升的轉折點。
1.激發學習熱情
眾所周知,地理知識枯燥乏味,在學習環節,老師總是以傳統的教學形式,即根據教材內容講解文字知識的方式帶學生學習。文字的難以理解性讓學生長期在這種環境下失去了學習興趣。而新媒體恰好彌補了該部分的不足之處。新媒體教學形式的多樣性,知識呈現的豐富性,讓地理這門課程變得與眾不同,這種新奇的學習形式,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此打造更活躍的地理課堂環境。
2.突出教學重點
新媒體教學可以以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呈現地理知識,而地理教材中涵蓋著我國各個地區的地理結構,氣候分布以及各種地形的形成等等。原有的文字教學很難讓學生理解這部分內容,而這些視頻教學方式,卻可以采用更為形象直觀的方式,為學生帶來趣味易懂的地理知識內容,直接地突出了地理課程中的教學重點,便于學生更好學習地理知識。
3.強化教學效率
在各種不同的新媒體教學方式下,老師可以借助電子教學設備,提前將教學中的內容和重要知識點做好教學課件。這樣便能節省課堂時間,讓地理教學效率得到提升。同時,老師也可以把教學課件或者有關學習資料放在學習網站上,新媒體環境下,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學習地理知識。
二、初中地理應用現代新媒體教學的有效路徑探索
現階段,互聯網科學技術下誕生的新媒體教學形式和途徑多種多樣,每種都發揮著不同的教學作用。要提高現代新媒體教學為初中地理帶來的價值,教師自身在改善教學觀念,加強對新媒體技術學習的基礎上,要根據地理知識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習慣,科學地規劃地理教學,打造更高效的初中地理課堂,促進初中地理與現代新媒體發展共同進步。
(一)合理應用圖文視頻,為學生構建地理教學情境
眾所周知,原有的地理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都根據教材內容誦讀理論性的文字知識,而地理課程自身的抽象性,以及其與實際生活和社會環境密不可分的特征,讓學生在這種學習環境下很難理解地理課程內容。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科技的進步推動了教育的發展,老師要合理地應用圖文和視頻的形式,采用這兩者為學生呈現出更具備直觀性的地理畫面,強化地理課堂的情景感,以此便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改善他們對地理的理解和認識。
例如,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海陸的變遷》這節地理課程內容,一般來講,學生自身的想象力有限,他們很難去通過文字描述想象海陸的具體變遷過程,與其變遷的現象和原因等等。但是借助多媒體技術,應用有關的圖片對比,視頻的動態播放等形式,便能讓學生處于一定的學習環境下,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好奇心,由此便是導入新課的有效手段。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視頻與圖片,提出各種疑問,比如“海陸是不斷變遷的,那么我們腳下的大地,以及生活下的大洲等等,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嗎?”以這樣的問題展開討論,活躍課堂氛圍,深入探討地理知識。
(二)根據所學習的內容,制作優質的地理教學課件
前面提到過新媒體教學的常見形式之一便是微課,微課的特點是短小精悍,主要將重要的教學內容制作成短小的視頻形式,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料,這種教學方式比較便攜,其教學效率也很高。那么,教師可根據所學習的地理知識內容,為學生制作更優質的教學課件,有效地融合地理的難點與重點,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
比如,《中國的自然環境》的認識,與我國的地勢和地形密不可分,可將影響自然環境的主要內容,以及各個地區的地勢地形特征以PPT或者微小視頻的形式制作成教學課件。學生可以根據這些教學課件,更高效地掌握教學的重點內容。但由于學生個體存在的差異性,要求教師對教學課件的設計,要合理地規劃和分配難點與重點知識。
(三)創建網絡學習平臺,促進學生們進行不斷交流
在當下的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覆蓋范圍十分廣泛,學習的渠道也比以往增添了很多。地理知識學習是一種需要長久積累的過程,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僅僅通過地理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老師可以借用網絡環境為學生構建學習平臺,將地理的各類學習資料與試題上傳在網絡平臺中,并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要充分利用網絡進行學習交流。這樣一來,不僅讓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也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不斷溝通,實現對初中地理教學質量的優化,更讓學生能夠順應新媒體環境的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理是初中階段一門較為重要的學科,對地理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提高他們對周圍環境的觀察能力。將新媒體教學形式與初中地理教學進行結合,有效地降低了地理的學習難度,提高了教學的效率,也為學生帶來更為豐富多彩的課堂環境。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與互聯網時代的飛速發展,初中地理要創造更高效的教學效果,離不開對新媒體和網絡的應用。作為教師,要與時俱進,秉承著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積極學習各種新的教學技術,充分實現地理與現代化教學形式的結合,為學生打造更高效的初中地理課堂,從而推動我國教育事業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曲曉琦.新媒體新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12(09):159-160.
[2]盧芙蓉.新媒體助力高中地理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9(20):117-119.
[3]潘曉兒.新媒體新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20(09):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