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芬
摘 要:寫作教學作為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學生形成聽說讀寫四項技能、提升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具有重要價值。語文教師要優化教學內容,轉變教學模式,通過融寫作于閱讀、積極應用多媒體技術、讓寫作回歸生活、開展微習作等方式,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語文課程;寫作教學;寫作能力;提升;以讀促寫;多媒體;微寫作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5-0058-02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語文課程越來越重視語文實際應用方面的教學。一般而言,語文是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文字的能力和語言知識及文化知識的統稱。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寫作教學作為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學生形成聽說讀寫四項技能、提升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具有重要價值。然而,由于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理解能力都較弱,語言功底也不深厚,容易出現作文千篇一律、似流水賬、缺乏真情實感等問題。為此,語文教師應針對這些問題開展寫作教學,以切實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
一、融寫作于閱讀,以積累促寫作
知識水平與閱讀積累尚且不足的小學生,通常詞匯量較少,語言貧乏。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日積月累的大量的閱讀對于豐富學生的語言,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學生只要大量閱讀,不斷積累名言名句,豐富自己的知識底蘊,就能逐步提高寫作能力和水平。
教師應在閱讀課堂上引導學生學會高效閱讀,以閱讀促進寫作。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日常閱讀中養成隨手摘抄好詞好句的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只有動手摘抄,才能加深對好詞好句的印象,逐漸使用詞與文風向高級化、深度化、具有吸引力的方向發展。以四年級語文課文《海上日出》為例,課文的首句“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有大亮,周圍很靜,只聽見船里機器的聲音。天空還是一片淺藍,很淺很淺的。轉眼間,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道紅霞……我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里。”看似平淡的話語,不僅營造出一種寧靜朦朧的環境之美,顯示出作者超強的思維能力與語言功底,還體現出景物描寫手法的細膩多變。“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終于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真紅得可愛。”這段話使用了擬人修辭手法,生動描繪了日出的可愛與美麗。學生如果能夠巧妙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就能提升寫作水平。學生通過大量、持續、細致、高效的閱讀積累,并學習文章的寫作技巧,必能提升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
二、提高寫作興趣,保持寫作熱情
小學生擁有極強的好奇心、想象力與創造力,這對于寫作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利。但是,小學生的興趣來得快,走得也快,正所謂“三分鐘熱度”,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創新寫作教學模式,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首先,教師應采取創新性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參與寫作課堂的積極性。在傳統課堂上教師先講解寫作技巧,然后給出題目讓學生自行寫作,這樣的課堂氣氛壓抑,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為此,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搜集豐富有趣的教學資源。比如開展描寫景物的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搜集相關景物的圖片或視頻,并通過多媒體播放給學生看,使學生在親臨現場般的體驗中獲得審美感受與寫作欲望,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其次,教師應將課堂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寫關于父親的文章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說起自己的父親,同學們想用什么詞匯來形容他,或者想到了爸爸為你做過的哪些難忘的事情”,讓學生大膽發言、積極討論,在思維碰撞中習得詞匯、開拓思維、積累素材,最重要的是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與保持,對保證寫作教學順利開展、提升寫作學習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努力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以激發和保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使學生從心理上敢于寫作、樂于寫作。
三、拓展延伸寫作,回歸實際生活
語文寫作源于生活,最終也應歸于生活。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來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生活閱歷,發揮學生多種感官的共同作用,讓學生以真聽、真看、真感受來提高語句描述與情感表達的質量和力度。
拓展延伸寫作的一種重要方式是“續寫”,續寫主要應用于記敘文寫作。續寫必須與文章內容相符合,這就需要學生先仔細閱讀文章,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將自己與作者合二為一,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故事接下來可能的發展脈絡。續寫非常考驗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學生筆下也有一千種續寫結果。如果想讓自己的續寫不落窠臼、與眾不同,學生既要進行大量的閱讀積累,又要仔細閱讀文章,通過細節推理情節發展脈絡。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就會得到明顯提升。教師應對學生的續寫持肯定態度,以保持學生的寫作興趣。另外,對于任何形式的寫作而言,生活都是起點與終點,教師要鼓勵學生回歸生活、體驗生活,從生活中積累素材,通過不斷經歷和體驗創作出極具個人生活特色的文章。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親近自然,如秋天瓜果飄香的時候出去采風,鼓勵學生在大自然的熏陶下將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文字記錄下來,不辜負生活的慷慨饋贈,從生活出發提升寫作能力。拓展延伸寫作,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使學生回歸生活,并在生活的體驗中獲得美的感受與寫作的欲望,對保持學生的寫作熱情、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四、推動“微習作”,減輕寫作負擔
很多學生害怕寫作文,而篇幅短小、內容精悍、耗時少的“微習作”能夠減輕學生的寫作負擔,引發學生的關注。所以,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融入寫作教學,讓學生練習“微習作”。
“微習作”內容廣泛,發條說說、寫篇日記都可以成為“微習作”的方式。為了幫助學生從“微習作”入手提高寫作能力,教師需要為學生確立寫作流程。仍以課文《海上日出》為例,考慮到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寫景散文,文章運用了比擬、反問等多種修辭手法,教師可以讓學生借鑒這篇課文的寫作手法寫一篇100字~200字的小作文。學生需要先透徹理解這篇課文,掌握其修辭手法和寫作技巧,再由“點”出發,選取具有鮮明特征的景物,構思這篇“微習作”的文章框架,最后完成寫作。按照此流程寫成的“微習作”,雖然篇幅短小,但是內容翔實、目標明確,學生只要多進行微習作訓練,就會逐漸提高對語言的掌控力,進而提升寫作能力。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微習作訓練,讓學生掌握寫作流程與寫作技巧,既會減輕學生的寫作負擔,又會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思路和方向,對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有重要作用。
五、結語
總之,語言功底的夯實和文采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寫作能力的培養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大量閱讀,借閱讀促寫作,采取創新性教學手段提升學生參與寫作課堂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寫作源于生活又回歸生活,在生活的體驗中獲得美的感受與寫作的欲望,練習微習作,為學生寫作提供思路和方向。這樣,學生的寫作激情與活力必將得到激發,通過經年累月的努力,學生的寫作水平便如同蚌殼內的沙粒終將變成珍珠,在陽光下光彩熠熠。
參考文獻:
[1]馮冠群.以讀促寫,提高學生習作水平[J].小學教學參考,2020(16).
[2]呂雪珂.新課標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8.
[3]鄧立波.談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作文教學[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
[4]薛猛,張丹.新課標下小學作文教學研究[J].皖西學院學報,2009(01).
Research on Composition Teaching Strate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Wang Yufen
(Xiguan Primary School, Minqin County,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Chinese course, writing teaching is of great value for students to form the four skill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nd to improve their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and Chinese comprehensive quality.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optimize the teaching content, change the teaching mode, and stimulate and maintain students' writing enthusiasm and improve their writing ability and level by integrating writing into reading, actively applying multimedia technology, returning writing to life, and developing micro exercises.
Key words: Chinese course; writing teaching; writing ability; improvement; reading to promote writing; multimedia; micro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