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雪
【摘要】建立在生活化教學思路之上的數學授課模式可以保證小學生獲得良好的數學實踐能力,引導小學生通過數學實踐探索,獲得豐富的數學學習體驗。具體在實行生活化數學教學策略時,小學數學教師要認識到數學核心素養對于學生的重要影響,并結合小學生的數學思維特征來設計數學授課思路。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要點
數學核心素養的基本含義是小學生具備自主探索數學基礎內容的能力,能夠運用獨立思維來解決數學學習中的各種問題,并且要求小學生熱愛數學,擁有良好的求知態度。從根本上來講,生活化教學的舉措具有培育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實踐意義。目前面臨著數學課改,小學數學教師有必要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來推進數學教學,為小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數學探索思路,結合真實的數學生活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數學探索興趣與數學學習熱情。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對于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必要性
數學核心素養的本質是小學生具備自主的數學思維意識以及良好的數學實踐能力,能夠將所學的數學基礎內容應用在解答各種數學問題的過程中。由此可見,數學核心素養具有較高層次的數學學習要求,旨在鍛煉小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1]。從當前的數學教學整體實踐狀況來看,培養數學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數學授課的基本目標。數學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上不僅需要為小學生講授基礎的數學定理內容,而且應當啟發小學生獨立獲得數學知識,使小學生運用數學思維來進行科學判斷[2]。
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高低,決定了數學自主實踐能力的強弱。生活化的數學授課模式突破了傳統的數學教學思路,將生活場景內容滲透于數學課堂中,能夠達到激發小學生探索熱情的效果,激活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思路。因此,采用生活化的數學教學策略有助于小學生逐步形成較高層次的數學核心素養。
充滿生活氣息的數學課堂將會讓小學生感到數學學習中的濃厚樂趣,啟發小學生從全新角度來看待數學學習過程。小學生對于充滿生活氣息的數學知識探索過程將會表現出強烈好感,不會感到厭倦與單調。并且,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還能啟發小學生對于特定的數學問題展開獨立思索,有益于鍛煉數學實踐探索的重要能力。從數學核心素養提升的角度來講,數學教師必須要運用生活化的授課方式來活躍數學課堂,激活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探索思路。數學教學如果脫離了生動與鮮活的數學課堂情境,則會導致小學生在接受數學知識時表現為被動性,很多小學生甚至感到數學課堂充滿了壓抑的氣氛。由此可見,創造生活化情境對于活躍數學課氛圍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基本實施思路
首先是結合日常生活實例。日常生活實例對于小學生具有較為親切的吸引力,能夠幫助小學生消除在數學課上的壓抑與緊張情緒,引導小學生在放松的情緒與狀態下接受數學知識。因此,為了活躍數學課堂整體氣氛,數學教師就要善于選擇貼近生活場景的實例,啟發小學生回憶并且聯想生活場景,感覺到數學知識距離自己并不遙遠,從而能夠主動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其次是激活數學探索思維。數學探索思維是小學生必不可少的數學核心素養。但是很多小學生在數學課上并沒有達到比較活躍的數學思維狀態,而是傾向于僵化的數學解題思考過程。小學生受到僵化與簡單的數學思維約束,很難靈活解答數學題目。數學教師要激活學生的數學探索思維,就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運用有趣的生活場景來吸引小學生進行探索。
再次是增進師生溝通。小學生在數學課上希望獲得教師的關注,希望得到教師與同學的贊賞。數學教師如果忽視了小學生的情感需求,容易導致小學生出現反感數學課的不良心理,不利于生活化授課模式的順利推進[3]。為此,數學教師有必要在數學課上提高對小學生的關注程度,開展師生互動,使小學生在課堂上集中精力,防止出現不良的學習情緒。
三、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具體實踐策略要點
(一)培養小學生對于數學課的濃厚熱情與興趣
很多小學生對數學課具有厭倦和畏難情緒,根源在于小學生懼怕解答繁瑣的數學題目,缺乏深入思考數學問題的熱情。生活化的授課方式更加有助于激活學生的數學實踐思維,培養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強烈興趣。這是由于生活化場景往往容易被小學生感知與理解,能夠降低數學題目探索難度,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4]。
數學教師在運用生活化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過程中,應當側重于對小學生數學實踐思維的培養。數學教師應當摒棄直接給小學生既定答案的教學模式,不斷鼓勵學生針對特定的數學生活化問題展開深入的師生交流,引導小學生嘗試獨立解答數學問題。
例如:“小明在媽媽的帶領下來到銀行存款,現在已知建設銀行的定期儲蓄利率比例為2.85%的兩年定期儲蓄利率以及3.85%的三年定期儲蓄利率,小明媽媽打算在建設銀行存入5000元錢的兩年定期存款,等到這筆存款到期以后,要求同學們算出小明媽媽將會獲得建設銀行給予的存款利息數額。”這樣的生活化場景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具有緊密的關聯,可以啟發小學生展開生活聯想,引導小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來完成自主的數學探索過程[5]。
數學課程包含很多枯燥與抽象的數學基本定理公式,而小學生年齡較小,多數無法做到獨立理解與分析抽象性很強的數學基礎知識。在此種情況下,小學生就會感到自身不具備獨立探索數學知識的能力。為了幫助小學生在根本上轉變認識,數學教師必須要善于運用生活化的情境來啟發小學生,豐富并且活躍小學生的數學探索思維。小學生在有趣的生活場景啟發下,對于數學探索學習過程將會充滿信心,有利于形成喜愛數學課程的良好心理。
(二)合理布置課余的數學探索實踐任務
小學生在課余時間如果能深入探索數學知識,則有助于運用放松、愉悅的情緒狀態來對待數學學習。因此,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應的課后實踐探索任務,要求小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找所需的數學學習材料,啟發學生運用敏銳的數學思維與視角來解決生活問題。小學生經過啟發與鍛煉,對于生活化的數學知識體系將會形成更加深刻的感受與認知。
例如在學習行程問題時,數學教師首先可以為小學生布置如下生活應用題:“小紅的家距離學校比較遠,因此小紅必須每天乘坐公交車上學與放學。經過測試發現,小紅乘坐公交車到達學校平均需要20分鐘,并且已知小紅的家距離學校4.5千米。要求小學生計算出小紅乘坐的公交車平均每小時可以行駛多遠的距離?”
經過分析可知,這道題要求學生計算公交車的平均行駛速度。對此,數學教師可以要求小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實際測算來探索距離、時間與速度這幾種變量之間的關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自主求解。小學生在完成上述課余探索任務時,對于行程問題就可以形成較深的印象,成功達到了激發深入思考數學問題興趣的效果。
(三)為小學生創設數學實踐探索的場景
創設數學情境是活躍數學課堂氣氛,確保數學授課實效的核心要點。數學教師借助網絡平臺,可以為小學生創設豐富多樣的授課情境,引導小學生在新穎的場景中進行深入的探索。數學課堂效率取決于教師的授課方式、小學生的探索熱情以及師生密切配合的效果[6]。數學教師若能將信息化的授課手段合理運用于數學教學中,將會達到激活學生數學思維的良好效果,使小學生對于數學圖形與數學定理、公式等做到充分了解,加深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印象。小學生在數學教師的引導下,能快速融入到數學學習情境中,激發數學探索興趣。
數學教師應當善于將動手實踐環節融入數學課,借助網絡媒體激發學生的動手實踐興趣,鼓勵小學生獨立展開數學知識探索,并且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來探索與思考身邊的生活化數學知識。小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踐,對于數學知識內容將會轉變固有的印象,有利于數學綜合實踐素養的快速提升。數學學習興趣構成了小學生自覺深入探索與思考數學知識的基本動力。小學生在數學課上處于充滿學習熱情與興趣的良好狀態,能夠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
例如在探索六邊形的基本圖形屬性時,數學教師可以啟發學生聯想印象中的六邊形物體,激活學生的數學探索思維。小學生在數學教師的思維啟發下,回憶起蜘蛛網、雪花及其他的六邊形物體形象,從而按照自身的思維方式來描述六邊形的基本圖形屬性。這種創設情境的做法能夠充分激活小學生的數學探索思維。
四、結語
經過分析可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旨在調動小學生的數學探索熱情,最終達到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效果。因此,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課上,教師在選取教學實例時,必須注意結合學生的真實生活體驗,啟發小學生運用貼近日常生活場景的思路來探索各種各樣的數學問題,讓小學生充分認識到生活場景與數學內容的關聯,提高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科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胡秀杰.生活中的數學 數學中的生活——淺析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應用[J].新課程,2019(43):88.
張秉鋒.有效課堂,重在興趣——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培養的策略探析[J].新課程,2019(43):199.
郭耿浩.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8(79):53-54.
趙曉玲.“情境教育”四大核心元素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實踐[J].試題與研究,2018(26):32-33.
王桂霞.探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模式[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7(10):39.
張小云.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思考[J].考試周刊,2017(3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