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小學生;情緒管理;心理輔導課;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25-0054-04
【作者簡介】吳凡,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星灣學校(江蘇蘇州,215021)教師,一級教師。
【設計理念】
五年級學生的心理發展尚未成熟,他們處于情緒多變的敏感期,容易沖動,自我控制能力較弱。本課通過繪本閱讀、色彩涂鴉、情境體驗等活動,引導學生了解情緒的多樣性,識別自己的情緒,學會通過換個角度看問題的方式來調節情緒。
【教學過程】
一、感知情緒:微笑嘴角
教師:同學們,我們來玩一個叫“項鏈套圈”的小魔術。請先用左手食指和大拇指將項鏈拎起來,接著用右手捏住鐵環,將鐵環套到項鏈中,看看會發生什么?
學生:我一松手,鐵環就掉下去了。
教師:可是,神奇的魔術師能將鐵環和項鏈纏在一起,這是怎么回事呢?請跟著視頻中的魔術步驟講解再來試試吧。
教師播放視頻,學生活動。
教師:你的鐵環掉下去了嗎?請說說你的內心感受。
學生1:我成功了,鐵環沒掉下去,我挺開心的。
學生2:我覺得非常難,即使有步驟講解,也無法做成功,有些沮喪。
教師: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體驗情緒。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心理課堂,與情緒做朋友。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引導學生體驗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引出本課的主題。
二、認識情緒:繪本故事
1.多彩的情緒。
教師:我們每天都會經歷不同的情緒,但有時候我們只會用簡單的詞匯來表達豐富的內心體驗。這也是繪本故事《我的情緒小怪獸》中小女孩莎莎頭疼的問題。莎莎的腦海里住著一個迷糊的情緒小怪獸,小怪獸的職責是分類和保管莎莎的情緒。
PPT展示繪本圖片,圖片內容:大小不一,形狀各異,材質不同的紅色、黃色、藍色、黑色的點。
教師:這些五顏六色的點就是莎莎的情緒。
2.情緒知多少。
教師:這些五顏六色的點代表什么呢?請同學們根據顏色,說說自己感受到的情緒。
學生1:紅色是生氣,黃色是快樂,藍色是難過,黑色可能是害怕。
學生2:雜亂無章的線組成的點表示情緒很激動,圓滑的點表示情緒比較穩定。
3.情緒大分類。
教師:今天,情緒小怪獸起床后感覺心里怪怪的,心情亂亂的。發生了什么呢?我們來聽聽。
播放音頻:哎呀,又弄得一團亂啦?你得學會怎么整理才行。
教師:每一天,莎莎的情緒都被小怪獸整齊地擺放在一起,可是今天……
播放音頻:你把不同的情緒——快樂的、傷心的、生氣的……全部混在一起了,才會覺得怪怪的!你要把它們一個個分好,放進不同的罐子里。
教師:同學們,你們愿意和我一起幫助小怪獸分類整理情緒嗎?
PPT展示活動規則: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將活動單中的16種情緒分成4大類,分別涂上紅、黃、藍、黑4種顏色,并給這4種顏色命名。
教師發放活動單(見圖1)。
學生活動并在組內討論、交流分類依據。
教師:小組討論后,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1: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情緒的分類也各不相同。
學生2:涂的顏色不同,我用紅色代表憤怒,而有的同學則用紅色代表喜悅。
學生3:分類后,給顏色取的名字不一樣。
教師:有標準答案嗎?
學生:沒有。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經驗和對情緒的體會不同。
教師:情緒的種類有很多。無論用什么詞語來描述情緒,都包括了高興、憤怒、悲傷和恐懼這4種最基本的情緒。
教師:請說說自己對喜怒哀懼的理解。
學生1:黃色是喜。高興的時候,我的眼睛都是亮閃閃的,我會哈哈大笑,手舞足蹈并且與朋友分享我的快樂。
學生2:紅色是怒。憤怒的時候,我的情緒很強烈,像火山爆發一樣。我想用大吼大叫、用力跺腳的方式來發泄我的不滿。
學生3:藍色是哀。悲傷的時候,我會很難過,整個人無精打采,有時候還會哭泣。我希望有人能陪伴我、安慰我。
學生4:黑色是懼。恐懼的時候,我想躲起來,有時會瑟瑟發抖。說實在的,我并不喜歡這樣的自己,感覺沒有信心。
播放音頻:每種情緒都對應不同的顏色,只要小怪獸把它們放到不同的罐子里,莎莎就會覺得好多了。你看,都整理好啦,多棒啊!
教師:簡單的喜怒哀懼可以引發出很多復雜的情緒,我們要學會識別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讓學生明白人的情緒雖然多種多樣,但最基本的情緒是喜怒哀懼。
三、合理表達情緒:情境大考驗
1.頭腦風暴。
PPT展示校園情境圖:小豪被同學小蘇撞到了。
教師:請同學們寫一寫“我的想法”和“我的情緒”,并在組內分享。
學生1:他一定是故意的,我很生氣。
學生2:他可能在想別的事情,不小心的。我比較平靜。
教師:為什么相同的情境會讓人產生完全不同的情緒?
學生:因為每個人對事件的想法不同,情緒自然也就不一樣。
教師:事件只是引發情緒的間接原因,而我們對事件的不同認知會產生不同的想法,也會帶來不同的情緒體驗。
2.情境表演。
PPT展示情境表演卡(見圖2、圖3)。
教師邀請幾名學生根據卡片的內容表演。其他學生充當觀察員。
學生表演。
教師:你們更認可哪種情境中的情緒和行為反應?
學生:情境B。
教師:如果有一天,你被人撞到了,會不會生氣呢?如果生氣,你認為小豪的哪些方面是自己不認同的?
學生:可能會生氣。但是,生氣也不能隨意打人。
教師:情緒沒有好壞之分,但是由情緒引發的行為及行為的后果有好壞之分。我們要用健康、合理的方式來表達情緒。什么是健康、合理的表達呢?
學生: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或物品。
3.生活中的情緒。
教師:我們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請思考,你最近遇到了哪些煩心事?當時你的想法是什么?情緒又如何?
教師發放任務單(見圖4)。
學生完成任務單,教師收集學生遇到的情境并展示(見下頁圖5)。
教師:遇到這樣的煩心事,你會有什么不一樣的想法?讓我們以積極的心態換個角度看問題。
學生1:弟弟年齡小,不懂事,我也是這么長大的,要耐心地教導他。這樣一想,我就沒有那么生氣了,心里平靜了很多。
學生2:考得不好時,我會告訴自己還有更大的進步空間,下次一定能考得更好,加油!頓時感覺斗志昂揚。
學生3:吃一塹長一智,感謝老師的批評和提醒,下次不會再忘記了。這么想就沒那么難過和委屈,心情也在慢慢好轉。
教師: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調整情緒。讓我們以積極的心態重新思考“你的煩心事”。
學生重新審視自己的煩惱,嘗試改變想法和情緒。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讓學生明白情緒沒有好壞之分,但行為和行為后果有好壞之分,引導學生探究如何更好地管理情緒。
四、總結提升
教師:最后,老師想給大家推薦兩本書,當我們遇到不好的情緒時,可以探尋新的方法幫助自己管理情緒。
PPT展示繪本《生氣湯》《杰瑞的冷靜太空》。
設計意圖:通過推薦繪本,讓學生自主閱讀,探究更多的管理情緒的方法。
【教學反思】
本課以情緒為主題,一方面讓學生體驗情緒的多樣性,另一方面讓學生學會管理情緒的方法。通過涂鴉活動,利用色彩的聯覺感受帶領學生體會多樣的情緒。接著,結合實際將情緒ABC理論以“事件—想法—情緒”的模式潛移默化地融入校園生活中,引導學生調整想法并練習以積極的視角看待問題,從而改變自己的情緒。課上,筆者不斷地追問,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探索,學習情緒管理的技巧,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效果。本課的不足之處:課堂環節設計得較為飽滿,留給學生表達的時間不充分。課后,還有學生向筆者提出要說說自己的“煩心事”。因此,還需要在時間結構上進行調整,留給學生更多的交流時間。
【點評】
這是一節以繪本為依托設計的情緒體驗與管理的心理輔導課,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特點:
1.教學目標明確,內容層層遞進。教學設計始終圍繞情緒展開。小魔術“項鏈套圈”、繪本故事《我的情緒小怪獸》與情境大考驗,從簡單地識別情緒到辨析情緒與行為后果,最終引導學生學會管理情緒的方法。學生在體驗活動中將情緒理解得更為透徹。
2.課堂形式多樣,學生體驗感強。活動安排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身體活動與情緒色彩的涂鴉做到了動靜結合,調動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讓學生始終處于“情緒場”的課堂環境中。
3.注重課外延伸,提高教學實效。教學過程中,教師擔當引導者,從問題入手引導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學會管理情緒的方法。
(點評嘉賓:張磊,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星港學校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