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科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理念在教學中的廣泛運用,學習的成績不在是評價的唯一標準,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科素養的培養,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段落教學對語文閱讀的有效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當前的小學中間級閱讀教學中,教學質量停滯不前,主要原因是忽視了分段教學的重要性。本文將針對小學中年級閱讀中的段落教學的作用以及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中年級閱讀? 段落教學
引言:
小學階段是學習的始發階段同時也是打基礎與培養能力的關鍵階段,在小學階段的學習過程中,語文是基礎學科,閱讀在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中占有很高的地位,能夠促進學生理解分析能力,同時中年級閱讀也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不僅是對低年級知識的鞏固與提升,同時也是為高年級的學習做鋪墊。對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段落教學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促進中年級閱讀能力的提升。
一、中年級段落教學的作用
在閱讀的教學中,教師不難發現,閱讀就是大面積文字的堆積,如果文章的體裁新穎,趣味性還會強烈一些,學生讀起來也會更加感興趣,反之其興趣便會大大地降低。分段可以將內容進行拆分,避免內容的堆積,從而提升學生閱讀的興趣。在做閱讀題的過程中,對于文章主旨的把握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小學階段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還不是很強,因此在對文章主旨的把握上并不是很正確。閱讀能力不僅指能夠識字進行閱讀,更重要的是對文章的理解、分析、把握的能力,注重學生閱讀思維的培養,促進其語文素養得以提升。段落教學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促進其對文章內容的把握及深化理解。
二、中年級段落教學的現狀
素質教育理念在教學中的廣泛運用,促使教師轉變了教學的理念,創新了教學的模式。段落教學在小學中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同時教師也提高了重視的程度,但是仍存在著一些問題,總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段落教學空泛,重點不明
段落是課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教師為了將段落教學理念很好地應用到教學之中,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增加了閱讀訓練的數量,針對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進行訓練。從而導致增加了數量降低了質量,訓練的重點也不明確,在訓練的過程中將每一部分都當作是重點來進行訓練。這種做法使得段落教學變得空泛,訓練的重點也不夠凸出。
(二)教學方式相同,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
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此小學分段閱讀在中年級進行開展。中年級主要包括三年級和四年級兩個年級,兩個年級學生的年齡不同和所學習的知識內容也不同從而導致其發展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所處的年級不同學習任務以及內容也是不同的,但是有些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忽視了其認知水平具有差異性之一問題,對段落教學沒有進行分層,在訓練的過程中也沒有依據由簡到繁的順序進行,從而使得學生在掌握的過程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無法很好地促進閱讀水平的提升。
三、中年級段落教學的策略
依據授課的現狀以及小學中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認知的水平,總結出以下幾點提升段落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依據文本的特點,明確重點
如果都是重點那就等于沒有重點。有效促進閱讀水平的提升明確重點是關鍵。但是在當前的授課過程中,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注重量的積累而忽視了質的重要性,將每一篇課文都當作是訓練的重點內容,從而使得學生在閱讀訓練的過程中無法抓住重點,使其理解和分析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升。對此在授課時,不能把每一篇課文都當作是訓練的重點,要依據文本的特點,明確重難點。
以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大青樹下的小學》為例,本篇課文的作者是昊然,課文的主要內容是通過描寫邊疆的一所小學,反映了孩子們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本篇課文就比較適合進行分段式教學,在授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每一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進行總結和概括,并最后總結出,第一自然段:寫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學生在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第二自然段:鈴聲響了,“我們”的小學開始上課了;第三自然段:講學生們課上認真讀書,課下盡情玩耍、游戲的學習生活;第四自然段:講大青樹下的小學的確是一所令人難以忘懷的學校。引導學生對段落的內容進行整合,例如第二、三自然段主要是對校園生活進行了描寫。于是課文可以劃分成三個部分,來學校、在學校學習、難忘的學校。促進其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促進閱讀水平的提升。
(二)依據差異性,進行分層教學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其學習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的差異,所以在理解分析以及認知水平上都具有一定的差異,常態化的教學模式會使其在方法的掌握上出現問題,同時也會提升授課的難度,降低教學的質量。對此,在授課的過程中應依據學生發展的差異性,進行分層教學,從而促進課堂教學質量以及效率的提升。
以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鄉下人家》為例,本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課文真實地展現了鄉下人家普普通通的田園生活,說明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贊美了鄉村生活的美好,表達了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之情。在對本課文的內容進行講解時,要依據四年級學生的特點進行分段教學。四年級的閱讀能力較三年級有所提升,因此在授課時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各段落內容進行總結和概括,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可以根據段落大意對課文進行分層,例如課文的一至二自然段主要對鄉下人家的總體風貌進行了描寫,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進行分段教學,這樣的話學生能夠更容易掌握課文的中心思想,從而促進閱讀能力的提升。
結束語:
總而言之,由于小學中年級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都有待提升,對于閱讀的學習會有些吃力,因此在教學中采用段落教學法,能夠與中年級學生的認識特點相吻合,能夠有效地提升其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促進思維的提升與拓展。但是在當前的閱讀教學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教師要順應素質教育的發展,革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重視段落教學的重要性,促進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質量與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程亮亮.如何開展小學中年級閱讀教學評價[J].文學教育(下),2019,0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