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遠飛
【摘 要】 中考化學在整個中考學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雖然總分只有60分,但是卻絲毫不影響其分值的含金量。筆者長期擔任初中化學教學一線工作并從2018—2020年連續三年參加遵義市中考化學評卷工作。本文筆者就自己在評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基于自己的思考,在本文中對中考化學考試試題的特點和學生的答題情況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就教學過程中怎么針對性地解決相應問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備考建議。
【關鍵詞】 中考? 閱卷? 科學探究? 情感態度? 核心素養
我非常榮幸在2018—2020三年都參加了遵義市中考化學閱卷工作,遵義市化學中考模式以升學主,命題形式為化學、物理合堂分卷,總分150分,1—17題為化學部分,滿分為60分。這幾年的中考模式是基本穩定的,這有利于初中的化學教學,有利于穩步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荚噧热葑⒅貙A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時體現了化學科關注科學探究,聯系生產、生活實際的風格,利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尤其是2020年的中考尤為突出,化學科更關注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發展,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施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起到了正確的導向作用。
現將2018—2020三年中考化學評卷中的體會做如下分析;
一、試題特點
遵義市的化學中考試卷設置與貴陽市一樣,都是與物理合卷,總分150分,化學占60分,略有不同的是貴陽的卷面共8頁,而遵義的卷面一共10頁。
二、試題分析
1. 以考綱為導向,立足教材,側重學以致用。試題特別注重考查了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及未來社會所必需的基礎內容,而且從應用入手,緊密聯系社會生活實際,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切入點,以日常生活和社會建設所用到的化學知識為背景,融入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運用最基礎的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這些試題為學生體驗化學與科學、技術、社會、生活的緊密聯系創設了豐富多彩的生產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促使學生體驗化學的應用價值,感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體現了“生活中處處有化學”,有助于學生建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意識,這也是化學課程的重要功能。如2018年試題3關于材料、食物、化肥等知識認識,試題17關于“碳酸鈉的制備”的認識;2019年試題5關于“安全常識”的知識,試題11中關于營養元素和材料等的認識;2020年1題考查學生基本常識“什么物品能帶上公共交通工具”,試題11關于認識營養物質及物質的分類 ,試題15關于廢舊的金屬制品為原料制取金屬鋅和銅,真正體現了環保節能,試題17植物所需的營養物質及土壤酸堿性的測定和酸性土壤的改良方法。
2. 緊扣雙基,注重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學課程的基本容,是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基礎,是學生適應現代社會及未來社會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載體。試題容考查知識面寬、覆蓋面大,減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試題將化學的基本知識放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學生對問題情境的分析和解決的過程,來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考查了學生的化學基本素養。如元素周期表中數字的含義,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有關溶液的綜合計算題等。
3. 注重實驗,考查科學探究能力。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其中科學探究的能力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重要內容。加強實驗考查的力度,有利于培養學生利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實驗操作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如果考生平時注重探究,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相反,平時只知道背“實驗”的考生,肯定會面對試題束手無措。
三、學生答題情況:
2018年我改的第11題第五小題,學生由于基礎不牢,對化合價及化學方程式的理解不夠,將氫化鈣中氫元素的化合價寫成+1,氫氧化鈣寫成CaOH、CaOH2等,化學方程式書寫不完整,不是沒有配平就是沒有標明氣體符號,這個小題并不難,但學生答題的情況并不好。
2019年我閱的是第16題考察的是有關粗鹽的提純,(1)操作b是過濾,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而很多學生的答案是攪拌;(2)加入Na2CO3溶液除去的離子是Ca2+,學生的答案有Na+、 Ca+ 、鈣離子,學生審題不仔細,離子符號書寫不規范;加入NaOH溶液,是氫氧化鈉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Cl2+2NaOH=2NaCl+Mg(OH)2↓。(3)濾液中溶質的主要成分是NaCl,這里強調主要成分,很多學生的答案還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2020年我閱的是17題的(1)和(2)和13題,(1)對17題難度并不大,學生審題不清導致答題錯誤,題目要求從告知的實驗用品選擇達到實驗目的即可,并不是說所有的用品都要用到,PH試紙和PH計的使用區別不了,自來水和硬水混淆,對實驗步驟的表述不準確,不清楚,語言邏輯混亂等。13題主要考察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這道題設計的非常好,應該是一道中等難度的題,但是學生完成的不理想,這里考察的是根據什么現象證明燃燒條件之一有氧氣,很多學生的解答是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這不能證明紅磷沒有燃燒是因為沒有氧氣,紅磷沒有燃燒還可能是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所以這里必須要體現沒有通氧氣時白磷沒有燃燒,通入氧氣后白磷燃燒。水能滅火的原理,學生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門,如水降低了著火點,降低了火等。
四、對今后在教學中的思考
1. 強化基礎、注重應用。
中考考查的內容都源于學生所學習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不僅是試卷上60%的容易題,也是更高層次學習的基礎。基礎不牢,要進行科學探究活動那是無源之水。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我們應進一步落實“雙基”,把握好化學知識與技能的教學目標。對于化學概念教學,一是要強化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使學生深入理解其實質,以便在分析判斷具體問題準確運用概念;二是加強相關概念之間聯系與對比,特別是易混淆的概念,要通過具體的問題使學生把握其區別與聯系,例如對于元素化合物知識教學,一是要注意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將化合物知識融入現實社會生活之中,既體現化合物的知識,又展現其實用性的價值;二是要加強遷移性的訓練,要通過設置一些新的、末知的化合物,采用信息題的方式,訓練學生應用元素化合物規律性的知識。
2. 重視實驗探究和和創新意識
化學教學中化學實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學生學習和運用化學實驗技能和科學探究方法離不開實驗活動。化學課程標準還要求學生必做八個基礎實驗。我們在化學教學中,要重視實驗教學,要認真做好演示實驗,積極組織好學生實驗,盡量想辦法讓學生多動手做實驗,通過化學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和實際操作能力,應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等?;瘜W實驗能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能力,創造能力以及生存與發展的能力打下了基礎。我們不能嫌麻煩和費時費力而少做或不做實驗,只是講實驗。否則,學生感性認識不夠深刻,只憑想象,遇到問題沒有一定的思路和解決的方法。還有部分學生對于實驗現象的描述模糊不清,顛三倒四。因此,我們在實驗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用科學、準確、簡練的化學語言描述實驗操作的方法、實驗的現象,并依據實驗現象得出合理的結論,力求書寫規范,確保不要因為書寫不規范而丟分。
3. 關注學生的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強化育人功能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育人。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課程的目標之一,體現了化學課程不應是單純的學科知識教育,應當把化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作為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的載體,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對推進現代社會文明和科學技術進步所做的貢獻,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使學生在面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時,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學的決策,使化學成為讓學生的身體、智慧、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社會適應性全面提高與和諧發展的教育。在教學中,一是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善待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讓每一位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去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化學世界,積極探究化學的奧秘,形成持續的化學學習興趣,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二是轉變單純傳授知識的做法,要挖掘教材中聯系學生生活、社會、環境和科技發展的內容,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以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 李焱,王榮橋,張小莉.2020年中考化學復習備考研究[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20(3): 5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