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惠科
【摘 要】 達爾克羅茲體態教學法是三大音樂教學法之一,主要是由體態律動、視唱練耳和即興創造三個部分構成的。小學階段的音樂老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使用達爾克羅茲體態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音樂感知能力,從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以對于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使用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法,是很值得任課老師去進一步進行探究和實踐的。
【關鍵詞】 達爾克羅茲體態教學法? 小學音樂課堂? 方法策略
達爾克羅茲教學法是全世界都很著名的音樂教學方法,其三大組成部分都有著其獨到的學習作用。所以許多小學音樂老師都會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使用這一教學方法,從而讓學生可以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真正地學習到音樂知識。而不是讓音樂課堂教學流于形式,只是讓學生聽了熱鬧,音樂相關的知識卻沒有收獲。
一、體態律動教學法的應用
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就是讓學生在聽歌的時候,可以通過動作對音樂中的要素進行表現,學生通過對音樂所表達的情感的理解,將音樂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律動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一種有趣而且新穎的學習方式,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認識和文化程度都比較低,所以過于枯燥的內容小學階段的學生是無法接受的。但是律動這種感官上的教學很容易就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興趣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音樂這樣的科目,如果學生不感興趣,那么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接受程度就會非常低。這種體態律動的教學還可以讓老師和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互動,所以達爾克羅茲的體態律動就非常適合在小學的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
在傳統的音樂課教學中,老師比較重視學生跟唱和對知識的灌輸,本來學生對音樂是很感興趣的,但是這樣長時間的課堂教學模式會消耗學生對音樂課的喜愛和興趣。長此以往,學生就不再喜歡音樂課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音樂老師為了改變這種現狀,積極地將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引入到小學的音樂課堂教學中,形體律動和音樂相結合,既增加了音樂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還很好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體態律動教學法的使用策略
(一)感受音樂的節奏
節奏是音樂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通常比較慢的音樂節奏可以表現出嚴肅悲傷的情感,比較快速的音樂節奏則可以體現出熱烈歡快的情感,所以如果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通過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對音樂的節奏進行感受,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欣賞水平,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和內涵。
比如在學習《阿里里》這首民族歌謠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在原地隨著節奏的快慢控制身體進行不同幅度的擺動,讓學生感受歌曲的節奏快慢以及節拍強度。或者在欣賞《富爾加纖夫曲》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在教室中進行漫步行走,來深入地感受纖夫的沉重感。這樣的教學氣氛顯然是輕松的,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還可以引導學生放松自己,更好地表達自己。通過一系列的動作和律動體會歌曲所傳達出的情緒。
當然,學生在進行體態律動的時候,老師是一定要介入的,老師是學生的行為指揮,當音樂的節奏比較快,表達的情緒比較激昂、慷慨或者憤怒的時候,老師就要引導學生加大身體擺動的幅度和力度。如果歌曲所傳達的情緒比較寧靜、柔軟的時候,老師就要引導學生感受這種情緒,放慢身體擺動的幅度。不能完全放任學生自己去感受音樂,雖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是老師仍然具有主要的引導作用。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許多問題和偏差,所以老師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就要更加關注學生的行為,不斷地對學生的行為進行修正和引導,從而讓學生在正確的方向中進行自主感受音樂的魅力。
(二)通過律動感知強弱
音樂主要是通過節奏和旋律進行結合來進行情感表達的,所以旋律與節奏之間存在著非常緊密的關系。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來為學生展示旋律中音的強弱,比如老師可以通過向上拍手的形式來展現音樂中的強拍,用兩只手向下拍手來表示弱拍,用一只手來表示次強拍。這些肢體動作可以讓學生對音樂中的節奏和強弱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學生也可以更加直觀地通過動作看到音調的強弱變化,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理解強弱拍,掌握音樂中出現的強弱拍。
(三)律動學習,強化樂感
學生在欣賞音樂的時候,如果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音樂進行適當的律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會利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或者對音樂內容的感受與理解。比如當學生聽到一個比較高的高音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向上舒展自己的身體;如果聽到的是中音,則可以選擇將手平放到胸前,去感受音樂中的中音部分;當聽到低音的時候,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微微地向下傾斜自己的身體,來感受音樂中的低音部分。還可以讓學生自然放松自己的手臂,去感受音樂節奏的改變以及音頻的快慢。在學生欣賞完音樂之后,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詢問學生通過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進行學習之后,對于所欣賞的音樂有什么樣的感悟,或者對音樂所傳達的感情是如何理解的等等問題。幫助學生梳理自己的思路,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可以更好地對音樂內容進行感知,進而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和深入,以及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小學階段的音樂課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音樂老師開始不斷地革新教學方法,以期為學生提供更好、更高效的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在我國目前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滿足了素質教育的要求,還滿足了目前與時俱進的教育觀念。
參考文獻
[1] 陳瑤.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育學模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
[2] 甄建穩.達爾克羅茲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科學,2018 (0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