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香
摘 要:“吃出綠色,吃出健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綠色食品以及食品的安全,也越來越關注;在綠色植保被提出后,我國的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保障了農民的經濟效益,為現代化農業產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現狀
分類號: S66
農作物的病蟲害,對于農作物的產量及其品質帶來極大的損害,傳統的農藥防治效果不但單一,而且對于周圍的環境及植被系統破壞性很大;而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結合,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及植被系統,又符合農民對于經濟效益的需求。
一、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的概述及意義
病蟲害綠色防控是促進農作物安全生產,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為目標,采取生態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學用藥等環境友好型措施來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為,實施綠色防控是貫徹"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重大舉措,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兩型農業,促進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生態安全和農業貿易安全的有效途徑。
傳統的病蟲害防控技術,是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噴灑農藥來對病蟲害進行抑制,但隨著農藥不斷的使用,病蟲害體內會產生抗體,對化學藥劑的適應性增強,是農作物的產量下降,同時,由于農藥殘留也影響了農作物的質量,不利于區域經濟的發展。同時,大量的化學藥劑的使用,對周遭的生態環境以及植被系統造成很大的影響,打破了生態系統的平衡性,對周圍的土壤造成了污染。而綠色病蟲害防控技術,利用病蟲害的特性及生態系統中生物鏈關系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既很好的抑制了病蟲害的增長,降低病蟲害的爆發率,同時又保護了周遭的環境,維護了生態系統的平衡,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及品質,對于區域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當前綠色防控技術使用情況
我國目前對于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技術,主要是采用農業防控技術,物理防控技術及生物防控技術三種技術來進行病蟲害的防控。
1.農業防控技術
農業防控技術,就是培育抗病蟲的品種,合理的布局,培育健康的種苗,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在田間管理上,合理的水肥管理,注意田間的排水減輕病害發生;事實的清除病殘體,減少病菌的侵染源,秋季深耕細作,使越冬的蟲源減少,配合中耕進行除草,清理田間埂邊雜草,減少病蟲越冬越夏;通過此類措施,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降低病蟲害的爆發率。
2.物理防控技術
物理防控技術主要采用色板誘殺,殺蟲燈誘殺,性誘劑誘殺,食餌誘殺及阻隔技術。色板誘殺就是利用害蟲的趨色性,利用粘膠板進行對害蟲的誘殺。例如利用黃色粘膠板誘殺蚜蟲,粉虱,葉蟬,斑潛蠅等害蟲。殺蟲燈誘殺主要利用害蟲的趨光性,實施對害蟲的捕殺。目前我國使用的主要有電擊式殺蟲燈和風力式殺蟲燈兩種。殺蟲燈誘殺適用于糧食,蔬菜,果樹等作物,可以誘殺鱗翅目,鞘翅目,同翅目,雙翅目,直翅目等多種害蟲的成蟲,一盞燈能有效控制30到50畝地的害蟲,操作方便,成本低。性誘劑誘殺就是利用昆蟲的性外激素,利用誘捕劑進行誘殺。
3.生物防控技術
主要是利用生物鏈上的生物關系,及生物藥劑的使用進行對病蟲害的防控,利用生物鏈是指對病蟲害的天敵昆蟲,依據其捕食性及寄生性對病蟲害進行防治。生物藥劑防治農作物病蟲害,在使用生物制劑時,要做到用藥的精準,用藥選擇環保型農藥,其一般具有安全,高效,低毒,農藥殘留極低等特點。
三、影響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發展的因素
1.對綠色防控理念認知不足
由于多年來使用傳統技術進行病蟲害防控,而且多數年齡偏大的農民從事農業生產,文化水平偏低,接受能力差。受習慣影響,對化學農藥盲目排斥,對綠色防控不理解,對綠色防控技術抱懷疑態度,即使接受并使用化學農藥,常常對劑量進行加大,即使生產成本增加,又影響了綠色防控的實施;為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帶來層層阻礙[1]。
2.得不到種植戶積極響應
多年來的生產習慣及傳統觀念,對于綠色防控興趣不大,很少人愿意接受并使用綠色防控技術。綠色防控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夠,而生產投入較高,更加使種植戶不愿意參與到綠色防控工作中來。
3.綠色防控發展受環境影響
各級政府對于農業生產重視不足,因此,對于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支持力度不夠,未能出臺有關病蟲害綠色防控方面的優惠補貼政策,未能給予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者予以補貼,未能給綠色防控技術生產企業進行扶持;同時,對于病蟲害綠色防控,沒有專項資金的支持,病蟲害綠色防控的應用面積較少,無法取得顯著的效果,使示范推廣工作造成困難。同時,由于沒有相關的經費,也無法進行綠色防控技術的培訓。由于對農業生產的不重視,因而對于病蟲害綠色防控的宣傳力度不夠,使綠色防控的推廣環境氛圍不成熟,為綠色防控的可持續性發展帶來阻礙。
4.未形成綠色防控產品的品牌效應
病蟲害綠色防控的投入比傳統技術的投入較高,但是其產品在市場中卻無法獲得應有的經濟效益,產品流通市場通道不暢,產品與市場的形成無法有效進行對接,這些都是因為綠色防控產品未能形成一個品牌,同時,利用品牌效應對市場進行影響,使優質的產品獲得同等的價格,因而取得足夠的經濟效益。
5.技術適用性差,推廣模式單一
我國目前的綠色防控技術,很難在實際生產中進行應用,綠色防控技術本身還不夠成熟,適用性不強。一些技術在實際生產中應用,成本較高,管理要求較嚴,效果并不顯著,與傳統的化學用藥防治相比,并不占優勢,使技術的推廣受到了較大的阻礙。同時在技術上推廣,只是單一的進行示范展示,示范面積較小,無法取得顯著的效果。
四、病蟲害綠色防控發展的建議
1.政府介入,加大支持力度
病蟲害綠色防控,目前只是農業部門在進行技術的推廣與工作的開展,只是在農業部門內部傳播,社會上還無法形成應有的認知。綠色防控作為一個新鮮事物,各級政府部門應當納入到議事日程上來,加大對其的支持力度。積極做好宣傳與引導工作,使農作物生產者真正認識到綠色防控的優勢及意義,使社會上對于綠色防控及其產品有良好的認知,提高綠色防控產品的知名度[2]。
制定病蟲害綠色防控推行的相關優惠政策,對相關的企業進行政策上的扶持
與傾斜,擴大生產綠色防控產品規模,降低生產成本。對采用綠色防控技術進行病蟲害防治的種植戶給予資金及相關實物的補貼,使農作物生產者的參予意識得到提高,積極主動的采用綠色防控技術防治病蟲害。建立起相關的食品安全檢測系統,對農產品進行檢測,依據農產品殘留指標制定市場準入機制。
2.綠色防控技術的開發與創新
技術上的支持是綠色防控技術推廣與發展的前提,技術上的開發與創新才可以推動綠色防控的持續發展。首先政府部門要對從事綠色防控技術產品生產的企業提供政策上的優惠,鼓勵其開發出適用性強的產品,對綠色防控技術的研發單位予以經費的支持,而研發人員應加快腳步,從技術的適用性入手,進行技術的研發與創新,使綠色防控技術向成本低,適用性強方向發展。利于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和可持續性發展。
3.多種模式進行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
目前我國的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模式比較單一,因此,對于推廣模式,應當切合各地實際的特點,進行推廣的創新工作。除原有的示范區推廣外,還可以讓農作物種植戶組成合作社,為其提供一定的經費及其技術,擴大綠色防控的推廣面積;積極發展訂單農業,讓企業與種植戶簽訂合同,政府協調,三方按比例合資,形成產,供,銷一條龍,促使農作物種植戶使用綠色防控技術,防治病蟲害。舒淇推廣的速度[3]。
4.暢通銷售渠道,打造綠色農產品品牌
加大市場的開發力度,暢通銷售渠道,使市場功能得到強化。建立起市場信息中心,無公害檢測中心,儲藏和配送等硬件設施進行建設,使市場服務功能得到提高和完善。打造銷售隊伍和銷售渠道,發展農村經紀人,全方位,多渠道的去開拓市場。可以在網上進行銷售,擴大銷售渠道,同時可以發展綠色防控農產品的訂單農業,保證綠色防控農產品銷售渠道的暢通。與此同時,要注重品牌效應,為優質的綠色防控農產品注冊商標,并在電視及媒體上進行宣傳,提高其知名度,拉動綠色防控農產品市場的覆蓋率,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5.開發農產品深加工,形成產業化
更高的經濟效益會使更多的農業生產者參加到綠色防控中來,因此對綠色防控的農產品市場進行研究,根據目前國際及國內市場的需求,發展綠色防控農產品的深加工產業增加綠色防控農產品經濟效益的附加值,使綠色防控農產品形成產業化,使綠色農產品的經濟效益得到提升,促進綠色防控的開展與發展。
五、結束語
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事關我國農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同時也滿足現代人們對于食品安全的需求,對植被系統及環境意義重大;要加大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政府,種植戶及社會三方達成共識,促進綠色防控工作順利的開展,確保綠色防控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儲為文. 我國植保機械化發展短板與提升對策分析[J]. 中國農機化學報,2021,42(01):46-51
[2]高吉良. 浙江省植保“最后一公里”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 浙江農業科學,2016,57(12):1968-1969+1973
[3]劉金偉,楊進,秦玉金,劉學儒. 揚州綠色植保現狀及發展對策[J]. 江蘇農業科學,2012,40(06):114-115+172.
(萊陽市古柳街道辦事處農業技術推廣站? 山東萊陽 26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