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昭紅
摘 要:近幾年,中國對教育領域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提出了基于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標準之下的核心素養理念。在此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的理念與教學也隨之進行革新,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進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更要加大口語教學的力度,從而實現學生在獲得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掌握實際應用能力。初中階段是人生發展成長的關鍵階段,學生在這一時期能否獲得優良的思維能力、文化品質,對未來的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在實際教學進程中秉持新課改的理念,重視學生的英語思維培育與英語素養的形成,培養出全面發展進步的人才。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英語;口語教學
一、 引言
初中階段的學生心智還未完全成熟,其理解能力與學習能力也都較為欠缺,在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很可能因為復雜多變的單詞和語法而感覺力不從心。因此,教師應該著重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幫助學生形成英語思維,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將核心素養與口語教學有機結合,在提升學生英語成績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英語教師在口語教學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學生無法有效形成英語思維,也降低了英語課堂的效率。基于此,下文將對口語教學現狀進行說明,并對以核心素養為基礎的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有效措施進行分析,旨在為初中英語教師提出些許教學建議。
二、 基于核心素養的口語教學重要意義
(一)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
初中英語的單詞數量較多,并且需要學生掌握的英語語法較為復雜,對于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還不完全成熟的初中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困難。并且,大部分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傳統,英語課堂氛圍比較枯燥沉悶,這就使得初中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只是抱著一種敷衍了事的想法,為了應付家長、應付考試,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其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也就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如若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進程中,將核心素養為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在進行口語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英語思維培養,學生就能吸收掌握復雜的英語知識,進而提升英語課堂的效率。學生也會在英語學習中養成優良的學習習慣,增加學習熱情。
(二)增加學習自信心
英語作為一門日常交流溝通所用的語言,這一學科在本質上是為了人們的生活實際而進行服務的。也就是需要進行表達的。而英語口語的表達基礎就是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其自尊心極強,部分學生因為英語學習能力較差,使得其在英語學習進程中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而不敢進行口語的表述,從而限制了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但是,教師在英語口語教學中以核心素養為基礎,可以確保教師的教學方式具有新穎創新性,并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了大幅提高,英語學習成績自然也會得到提升,學生也就會在英語學習中變得更加自信。
三、 英語口語教學現狀
由于初中英語口語教學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在現階段依然面臨許多問題,基于此,應盡快做出改善。
(一)認識不全面
在初中英語的學習過程中,不論是教師或者學生,都沒有充分全面地意識到在英語學習中口語學習的重要性。英語這一學科本就是初中基礎課程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同時,英語也是一門服務于人們生活實際,以語言為主的學科。與實際生活的關系較大,這也就需要學生經過學習從而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現階段,初中的英語教師還沒有完全意識到口語的重要性,學生也沒有將自己掌握的英語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并且,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忽略了學生之間能力與學習的差異性,應用統一教學、統一考核的方式,沒有針對學生的特性開展教學。學生也為了應付課堂、應付教師,而將大量的時間與大量的精力消耗在理論知識學習中,忽略了與生活實際相關聯的英語口語。這就導致學生所學習的知識與實際脫節,學生的英語思維無法形成,英語口語教學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理念落后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標準之下,初中英語教學的理念也逐漸發生變化,由過去的應試教育理念逐漸轉變為如今的英語學科素養培育提升。但是,部分教師卻沒有完全將教學理念進行轉變,依舊在實際教學中應用過去的教學思維,保留傳統教學思想。沒有將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作為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帶有應試教學的殘留。英語教師沒有關心學生是否全面深刻地掌握英語知識的內在,只是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否提升。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下,學生的學習創造力與英語學科素養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部分英語教師沒有認識到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對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否良好也不甚在意。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沒有順應時代的發展進程,也不注重新科技與互聯網的應用。英語課堂整體氣氛乏味沉悶,英語教學無法發揮出有效性。
四、 教學策略
(一)豐富教學內容
時代的快速發展變革,使得過去的機械式教學法已經不能符合現階段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學習能力為基礎,豐富英語教學的內容,并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培育具備核心素養理念的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實現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但是,初中階段的學生不具有完善的英語口語學習環境,學生與教師僅僅將口語學習當作一個固定的任務,沒有認識到英語口語在學習之外的重要意義,學生也缺少相對應的主動性與自主能動性。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豐富自身的教學方式,針對學生的個人興趣與個人愛好展開深入的調查,實現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進程中,將個人興趣為入手點進行學習活動。同時,教師在英語課堂中還要適當應用多媒體與互聯網技術,通過科技手段導入課程。例如,在學習“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這一課程時,教師就可以先通過信息科技,多媒體技術,將聚會的圖片或者視頻,通過多媒體向學生播放,并讓學生在觀看完視頻或者圖片以后,展開激烈的討論。教師也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如:你在聚會中想要做些什么?等,通過這些手段,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就可以趁此機會進行課程的深入,并開展教學,同時,教師還可以點名讓學生在講臺上用英語表述自己的想法。這樣一來,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就能得到顯著的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也會得以提升。